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7 道试题
1 . 除草剂乙草胺能被棉花根系吸收,高浓度乙草胺抑制棉花细胞呼吸,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造成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图1为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棉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2为染色体桥形成模式图,染色体桥会在着丝粒移向两极时,在两着丝粒间的任意位置断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染色体桥形成于减数分裂后期Ⅰ,断裂于减数分裂后期Ⅱ
C.出现染色体桥的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存在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
D.乙草胺能使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时间延长,分裂期细胞减少
2 . 泛素化是指泛素分子(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类,从中选出靶蛋白分子,并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最新研究表明,核蛋白UHRF1在有丝分裂中催化驱动蛋白EG5泛素化,进而调控细胞周期转换与细胞增殖,该研究揭示了UHRF1调控有丝分裂纺锤体结构和染色体行为的新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UHRF1蛋白参与调控组装纺锤体和维持染色体正常行为
B.UHRF1蛋白缺失可能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被阻滞
C.TPX2确保有丝分裂后期EG5在纺锤丝上的正确分布
D.该研究为UHRF1作为潜在抗癌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2024-06-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3 . 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是由含3条21号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但有2%-4%的唐氏综合征患者为嵌合型,即正常胚胎发育早期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使患儿体内有一部分正常细胞,一部分细胞中含3条21号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嵌合型患者体内只有含45条和47条染色体的两种细胞
B.嵌合型患者胚胎发育早期分裂异常可能发生在减I后期或减Ⅱ后期
C.受精卵中含3条21号染色体的原因是其母本减数分裂异常所致
D.可以对孕妇进行羊水检查以确定胎儿的染色体组成
2024-06-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4 . 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不同类型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相对含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核DNA相对含量
B.a细胞所处阶段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C.c、d、e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D.b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 . 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B.纺锤丝形成受阻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也可实现彼此分离
C.减数分裂Ⅰ中黏连蛋白降解后非姐妹染色单体才能发生片段互换
D.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合成的黏连蛋白不会被保留到卵细胞中
2024-06-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银川一中2024届高考考前热身生物试卷2
6 . 下图1中甲、乙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柱形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为雄性,图1的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均分并分别移向两极
B.图2中的a、b可分别表示图1中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
C.若图1中乙细胞基因型为纯合子,则经过减数分裂后只产生1种配子
D.图2中a可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a、b、c中均不可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7 . 浙江大学研究组发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在分裂时存在“分配不均”现象:DNA无损伤的染色体移向一个子代细胞甲,而DNA损伤的染色体都被“隔离”到另一个子代细胞乙中,并倾向于发生细胞周期阻滞或细胞死亡。根据该发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较小的动物体细胞中更容易发生“分配不均”现象
B.“分配不均”现象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若细胞乙发生死亡,该过程中始终有膜封闭,不会引起炎症
D.染色体“分配不均”可以保证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8 . 某个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条染色体发生了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等臂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C.若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
D.若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出现异常
9 . 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培养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甲、乙、丙三组某种高等植物细胞,每个培养皿中均含有DNA复制所需原料A,短时间培养后(培养时间远小于细胞周期的任一时期)测定每组细胞中游离的A的含量和DNA总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测定的细胞,DNA总量以乙组细胞的平均值为1个计量单位

A.甲组细胞的核仁已解体、核膜已消失
B.部分细胞丙处于分裂期的前期,正发生联会
C.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部分细胞丙的赤道板
D.用秋水仙素处理乙组细胞,部分会停留在丙组时期
2024-06-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生物试题
10 . 图I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Ⅱ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而划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某细胞由甲状态变为乙状态
B.甲、乙、丙、丁细胞分别对应图Ⅱ中的a、c、b、d
C.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图I中丙细胞所示的时刻
D.图Ⅱ中c只能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乙细胞
2024-05-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月考(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