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1 道试题
1 . 太湖新银鱼、小齿日本银鱼、有明银鱼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属,其分布如下图。科学工作者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它们的线粒体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OⅡ基因Cytb基因
太湖新银鱼—小齿日本银鱼13.4126.57
太湖新银鱼—有明银鱼14.8924.32
有明银鱼—小齿日本银鱼13.5916.95
注:三个物种同一基因的基因序列长度相等;表中数据表示的是核苷酸序列差异百分比
A.自然条件下,太湖新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因存在着地理隔离而不会发生基因交流
B.三种银鱼中,太湖新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亲缘关系最近
C.三个物种的COⅡ基因和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COⅡ基因和Cytb基因常通过基因重组传递给后代,给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2 . 图为某药物处理后的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显微图像(图中箭头指向某断裂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充分漂洗是保障染色体染色成功的条件
B.图中所示细胞已经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断裂的染色体片段因无着丝粒可能会被遗留在细胞核外
D.分裂后的子细胞可能因基因种类与数量的减少而性状改变
3 . 水稻(2n=24)花为两性花,一株稻穗约200~300朵小花,花粉自然条件下存活不足5分钟。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研发的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以下是两种杂交育种过程模式图及三系杂交育种体系中与雄性不育有关基因分布表,细胞核基因R1对r1、R2对r2均表现显性,且仅有基因型S(r1r1r2r2)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请回答: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体系由保持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组成,保持系和恢复系能够通过自交进行自身品系的保持,而雄性不育系通过与保持系杂交维持雄性不育品系,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F1;两系杂交水稻,育种体系只需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雄性不育系在短日照或低温条件下可育,雄性不育系在长日照或高温条件下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F1


细胞质

细胞核

雄性不育基因

S

r1,r2

雄性可育基因

N

R1,R2


(1)水稻无法通过人工去雄的方法大量生产杂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
(2)三系杂交育种体系中,保持系基因型为_________
(3)为研究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基因型为S(r1r1r2r2)和N(R1R1R2R2)的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F2统计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注:雄性不育株结实率为0,雄性可育株结实率大于0)

结实率(f)分布范围

f=0

0<f<30%

30%≤f<70%

70%≤f<90%

90%≤f<100%

实测平均结实率

0

17.1%

61.2%

76.6%

90.5%

实测株数

3

16

22

14

2

子二代株数比例

1

4

6

4

1

①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R1(r1)和R2(r2)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
②写出F2中30%≤f<70%的植株的所有基因型_________
(4)两系杂交中光温敏水稻在不同条件下育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与三系杂交相比,两系杂交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
4 . 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无论雌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雌性的另一条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其上DNA碱基序列不变,但无法进行表达),而且这些细胞再分裂出来的子细胞,其巴氏小体都保持一样的失活状态。某种猫的雄性个体毛色有黄色和黑色,雌性个体毛色有黄色、黑色、黑黄相间色,控制毛色的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XB(黑色)和XO(黄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巴氏小体形成后会影响DNA聚合酶对DNA特定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B.黑黄相间色雌猫的同一细胞内不可能同时表达XB和XO
C.黑黄相间色雌猫的这种遗传现象属于表观遗传
D.若一只雄猫出现了黑黄相间色,则该猫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Y
5 . 兔子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毛色的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棕色→黑色,其中A基因控制棕色,B基因控制黑色。另外d基因纯合会抑制色素的产生,但因其基因频率非常低,一般不予考虑。现有纯合的白色兔子和纯合的棕色兔子若干(未考虑d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白色兔子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不考虑d基因)。
(2)某研究小组选取上述多对白色兔子与棕色兔子杂交,其中只有一个杂交组合,F1中除黑色个体外还出现了一只白色个体。他们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①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不考虑d基因);②双亲携带d基因,出现了d基因纯合。请帮助乙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是哪种原因(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三对基因均为杂合的黑色兔子雌雄若干只,让其相互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既然兔子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兔子毛色的三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一定是雌性
B.乙细胞和丙细胞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使得染色体加倍
C.若3与4发生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三个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
2024-04-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鱼类的肌间刺多影响食用体验。r基因是肌间刺形成的关键基因。研究者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对r基因进行编辑,构建了武昌鱼突变体F0代。检测其中54尾发现有6尾出现肌间刺缺失,缺失根数在7~43之间。将这6尾鱼互交得F1代,从5000尾F1中分离得到完全无肌间刺的鱼316尾继续互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基因组编辑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B.相对F1代,F2代肌间刺缺失的个体比例上升
C.人工选择使突变的r基因频率不断升高
D.基因组编辑使武昌鱼发生了基因重组
8 .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D.以上都不是
2024-04-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高一生物试题
9 .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杀虫晶体蛋白Cry具有杀虫毒性,但Cry蛋白存在杀虫谱窄、毒力有限等问题,制约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科学家通过定点突变,将Cry蛋白第168位的组氨酸替换为精氨酸后,Cry蛋白对烟草天蛾的毒性提高了3倍;将Cry蛋白第282位、第283位的丙氨酸和亮氨酸分别替换成甘氨酸和丝氨酸后,Cry蛋白对舞毒蛾的毒性提高了7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Cry蛋白改造需要重新合成新的基因
B.通过测定DNA的序列确定定点突变是否成功
C.根据Cry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只能推测出一种相应的mRNA序列
D.经改造后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Cry蛋白毒性提高这一性状不可遗传
10 . 普通小麦是小麦属的单粒麦(2n=14,染色体组记为A)、斯氏麦草(2n=14,染色体组记为B)和滔氏麦草(2n=14,染色体组记为D)这三个二倍体祖先种经过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育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六倍体普通小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
C.普通小麦的配子中含有21条非同源染色体
D.二粒麦和普通小麦均能通过自交产生可育种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