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9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2016-11-26更新 | 705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八中高三上学期11.18定时训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2 . 突变型果蝇2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隐性基因bw(褐眼)和e(黑檀体),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用bw+和e+表示。如图甲果蝇是染色体正常的褐眼黑檀体果蝇,乙果蝇是2、3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的野生型易位纯合子果蝇,甲果蝇与乙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野生型易位杂合子果蝇,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能存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B.甲、乙果蝇产生的配子均能存活
C.F1测交后代中野生型和褐眼黑檀体比例为1:1
D.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有4种表现型

3 . 鹌鹑(ZW)到了繁殖期,颈后部有的会长出长羽冠,有的长出短羽冠,长羽冠受显性基因G控制,即使携带G基因也只在成年后的繁殖期才表现出来。现有一繁殖期表现出短羽冠的雄性和一繁殖期表现出长羽冠的雌性鹌鹑杂交,繁殖出一雄一雌两只幼体。对四只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电泳结果如图示(对应个体标签丢失且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羽冠基因G/g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理论上,子代幼体中雌性短羽冠鹌鹑和雄性短羽冠鹌鹑在数量上表现为_________
(2)F1中雌雄鹌鹑相互杂交,子代繁殖期出现雄性短羽冠的概率为_________
(3)鹌鹑的喙有黄色(F)和褐色(f),取多对短羽冠褐喙雄鹌鹑与长羽冠黄喙雌鹌鹑杂交,F1雄性均表现为长羽冠黄喙,雌性均表现为长羽冠褐喙。

①上述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几个生物兴趣小组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偶然间发现F1雄性中出现一只褐喙。小组成员猜测以下三种可能:F基因所在染色体出现了缺失;出现了性反转;出现了基因突变。请你设计最简单实验进行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果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导致。


(4)研究发现鹌鹑突变基因D2和D3分别位于10号染色体的位点1和位点2,如图所示。已知双突变纯合子致死且突变基因D2会明显提高鹌鹑的产蛋量。位点1只含D2的蛋壳为青色,位点2只含有D3的蛋壳颜色成白色,其他的蛋壳成淡黄色(野生基因用D2+、D3+表示)。

①鹌鹑蛋壳表现为青色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育种工作者经处理得到了如图乙所示雌性鹌鹑,其一条10号染色体上含D3基因的片段缺失后与W染色体结合。该过程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利用图乙与图丙所示个体交配,可选育蛋壳为_________色的后代个体用于生产。

2023-04-24更新 | 8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四月信息联考卷(一)生物试题
4 . 苯内酮尿症(PKU)患者体内,因产生过多的苯丙酮酸,导致神经系统受到伤害。PHA基因控制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对某家系成员的 PHA 相关基因进行扩增,用Rsa1 酶切后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致PKU的根本原因是PHA基因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B.PHA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若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PHA基因与等位基因发生了互换,则生一个PKU患者的概率会增大
D.以上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5 . 已知某条染色体上有基因X和无遗传效应的片段 Y,现将某外来脱氧核苷酸序列Z插入该DNA片段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Z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基因X中,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若Z为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基因 X中,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若Z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片段 Y中,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Z为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片段 Y中,则发生了基因重组
6 . 人体造血干细胞中9号染色体上原癌基因ABL所在的片段,转移至22号染色体上BCR基因所在的区域,形成一个新的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使造血干细胞出现增殖失控而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B.造血干细胞中发生染色体变异引发ABL与BCR融合
C.BCR-ABL融合基因的遗传信息可以精确传给子代细胞
D.BCR-ABL融合基因在转录时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链
7 . 2019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卵子死亡”的单基因遗传病。许多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揭示其病因是PANX1基因发生突变,引起PANX1通道异常激活,主要表现为卵子发黑、萎缩、退化,导致不育。研究团队在4个无血缘关系的家系中发现的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且都导致“卵子死亡”。下图为其中一个家系的图谱,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及其父亲和弟弟含有致病基因,其他人不含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4种PANX1突变基因都致病,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多害少利性
C.PANX1基因存在不同种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若Ⅱ-6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2
8 . 某自花传粉植物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B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因而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细胞分裂分化不受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正反交子代性状及比例相同
C.两紫茎抗病性状植株正反交后代不一定出现性状分离
D.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不能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9 . 某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都相同
B.图中所示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癌变
C.成熟红细胞丧失细胞核和细胞器等,与其功能相适应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新陈代谢速率和物质运输功能提高
10 . 下图表示科研工作者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R型细菌菌体表面有多糖荚膜,S型细菌菌体表面没有
B.该实验证明了转化R型细菌为S型细菌的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和DNA均发生了不可逆的失活
D.该实验运用了基因重组的生物学原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