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17 道试题
1 . 作物在成熟期叶片枯黄,若延长绿色状态将有助于提高产量。某小麦野生型在成熟期叶片正常枯黄(熟黄),其单基因突变纯合子ml在成熟期叶片保持绿色的时间延长(持绿)。回答下列问题。
(1)将ml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表型为______(填“熟黄”或“持绿”),则此突变为隐性突变(A1基因突变为al基因)。推测A1基因控制小麦熟黄,将A1基因转入______个体中表达,观察获得的植株表型可验证此推测。
(2)突变体m2与ml表型相同,是A2基因突变为a2基因的隐性纯合子,A2基因与A1基因是非等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同。A1、A2、a1和a2基因转录的模板链简要信息如图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基因相比,a1基因发生了______,a2基因发生了______,使合成的mRNA都提前出现了______,翻译出的多肽链长度变______,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丧失。A1(A2)基因编码A酶,图2为检测野生型和两个突变体叶片中A酶的酶活性结果,其中______号株系为野生型的数据。

     
(3)A1和A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ml的基因型为______,m2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将ml与m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个体的比例为______
7日内更新 | 137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吉林卷
2 . 土壤中的铁多以不溶于水的复合物(Fe3+)形式存在,植物根细胞能够吸收的Fe2+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双子叶和其他非草本单子叶植物根表皮细胞的质子泵分泌H+,降低土壤pH,以提高Fe3+的溶解性,并通过特定的阴离子通道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等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结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环状络合物,也称络合剂)与Fe3+结合,分布于根表皮细胞细胞膜表面的三价铁还原酶利用NAD(P)H还原螯合状态的Fe3+,产生Fe2+,同时加大了细胞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Fe2+转运蛋白对Fe2+的吸收,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2+通过Fe2+转运蛋白进入根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B.编码三价铁还原酶的基因发生突变,直接影响根细胞对Fe2+的吸收
C.Fe2+转运蛋白转运Fe2+的速率与细胞膜外H+和Fe2+的浓度呈正相关
D.三价铁还原酶和Fe2+转运蛋白的数量受植物自身铁离子数量和状态的调控
3 . 研究人员利用60Co-γ射线处理某品种花生,获得了高油酸花生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与花生细胞中的M基因有关,含有MA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与原花生品种无显著差异,含有MB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较高,从而获得了高油酸型突变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60Co-γ射线处理花生的方法属于人工诱变,具有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突变概率等优点
B.MA基因和MB基因都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两基因中的嘧啶碱基所占比例相同
C.MB基因中“A—T”碱基对的插入,可能导致具有活性的某种蛋白质无法合成
D.若直接在M基因的第442位插入一个“A—T”碱基对,则也可获得高油酸型突变体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会长出三倍体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株的培育过程中两次传粉的目的不同
B.四倍体母本上所结果实的果肉细胞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无子西瓜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D.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分生组织细胞没有经历完整的细胞周期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下图为二倍体生物的几种变异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②③所示变异类型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④中,B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的缺失导致DNA上基因数目减少
C.图①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其中B和b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发生图③所示变异的个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易位染色体能形成正常四分体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为三倍体,通常茎秆粗壮、子粒较大
B.④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子粒较小
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5∶5∶1
D.①②③分别有2、1、3个染色体组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图是小麦(六倍体)与玉米(二倍体)远缘杂交后利用染色体消除法产生小麦单倍体的育种过程示意图(图中关东107、白火麦均为小麦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火麦的花粉培育出的植株细胞内有3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B.图示育种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C.图示育种过程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自然条件下,小麦和玉米之间杂交可产生可育后代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百校联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8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突变的基因才能遗传给下一代
B.基因重组既可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可以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博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IB 型枫糖尿病患者由于支链α——酮酸脱氢酶功能异常导致氨基酸代谢异常,其体内氨基酸大量积累而使神经系统受损,尿液有枫糖浆气味。IB型枫糖尿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系中IB型枫糖尿病的遗传系谱图。
   
(1)下列关于支链α—酮酸脱氢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组成元素包含 P 、S
C.活性易受温度影响D.作用场所在细胞内

(2)据图分析,该家系中IB 型枫糖尿病是一种________性遗传病。
(3)该家系中一定是纯合子的是____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1号          ②2号            ③3号          ④4号
(4)5号个体也患 IB 型枫糖尿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为了确定5号个体是否可能患 IB 型枫糖尿病,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染色体分析          B.性别检查        C.基因检测          D. B超检查
基因检测发现1号个体该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编码链(编码链与模板链互补配对)发生了如图的改变。图如为1号个体该基因的碱基替换情况及部分密码子表。
   
(5)据图分析,引起IB 型枫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       
A.碱基缺失B.碱基插入C.碱基替换D.基因缺失

(6)与正常个体相比,1号个体内支链a—酮酸脱氢酶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具体是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甘氨酸            ②脯氨酸            ③精氨酸          ④丝氨酸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揭示miR-34a (一种RNA)对结肠癌的影响,为结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1)与正常细胞相比,结肠癌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       
A.不断分化B.无限增殖C.高度分化D.不能分裂

(2)在结肠癌细胞中不可能看到的结构或物质是(       
A.染色体B.细胞板C.纺锤丝D.赤道面

科研人员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表达miR-34a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M480 细胞,对照组用不表达miR-34a 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W480 细胞。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3)分析图1实验结果, 可得到结论miR-34a ___________ (A. 促进/B. 抑制/C. 不影响)细胞增殖;分析图2实验结果,可得到结论 miR-34a ___________(A.促进/B.抑制/C.不影响)细胞凋亡。
细胞一般都有寿命,最常见的死亡方式是细胞凋亡。图3所示为正常细胞凋亡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4)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特点的是(       
A.自主性B.被动性C.程序性D.受遗传信息控制

(5)据图3所示,细胞通过质膜上的 ___________ (A.抗体/B.受体/C.载体)与信息分子结合后,会促进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其中该基因表达过程中合成 RNA的场所和该RNA发挥作用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细胞质基质     ②细胞核     ③核糖体       ④内质网
(6)据图2和图3分析推测, miR-34a对Bcl-2蛋白的合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 (A.促进/B.抑制/C.不影响),从而起到治疗结肠癌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