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16 道试题
1 . 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共有四种表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基因,2位点为a基因,某同学认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互换。
①若是发生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②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某同学欲对上面的假设进行验证并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用该黑色小香猪(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表型。
结果预测: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互换。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2 . 现有两个小麦纯合品种,一种性状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种性状为矮秆(d)不抗锈病(t),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要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为杂交育种,①代表杂交
B.F1的表型是高秆抗锈病
C.③的处理方法是筛选和连续自交,直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F2矮秆抗锈病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3 . 人们常常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来获得多倍体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导选材时应选细胞分裂旺盛的材料
B.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时,抑制了纺锤体形成,使着丝粒不分裂
C.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时,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D.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过程中,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只用于解离过程
4 .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型作物,我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创新育种是解决粮食品质和产量的重要途径。马铃薯野生种是二倍体,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块茎繁殖,普通栽培种为四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下,作物或种子可以高频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将马铃薯野生种种子该环境处理后,再大田种植,发现—植株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为确定该植株突变性状的产生原因是染色体变异还是基因突变,最直接的方法是_____。经过处理的种子种植后若没有表现出不一样的性状不能直接舍弃,原因是_____
(2)马铃薯野生种幼苗用_____(试剂)处理能获得四倍体马铃薯。生产中常用四倍体作为栽培种,因为它具有特点_____(答2点即可)。四倍体属于新物种,理由是_____
(3)将基因型为Ff的植株的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同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正常情况下,花粉粒和花瓣细胞发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4)马铃薯具有杂种优势,生产用品种都是杂合子(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子),通常用块茎繁殖。马铃薯红皮(A)与黄皮(a),黄果肉(B)与白果肉(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要用红皮白果肉和黄皮黄果肉的生产用种选育出红皮黄果肉新品种,设计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实验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及说明,写出含亲本在内的三代,不用书写配子)。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下图为生物体变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为染色体片段颠倒引起的变异
B.图②和③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图④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图⑤中染色体组加倍,是三倍体
6 . 糖原累积病是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发相关酶活性异常的一类疾病。目前发现有Ⅰ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Ⅱ型(相关基因用B/b表示)等多种类型。如图为某家族的糖原累积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型糖原累积病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1)据相关信息及已学知识判断,糖原累积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相关细胞内可能存在差异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糖原的结构
②相关酶的空间结构
③相关基因中的碱基序列
④相关酶的活性
⑤相关tRNA的种类
⑥相关RNA序列中的信息
(2)图为Ⅱ-1体内部分物质转换的过程。(其中“(-)”代表抑制作用)。据图分析,Ⅱ-1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

   

A.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糖原

(3)基因检测发现,与正常人相比,图9中Ⅱ-1体内GAA酶的第912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密码子:5'-CCG-3')变为亮氨酸(密码子:5'-CUG-3')。据此测,Ⅱ-1体内决定亮氨酸的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为:5'-_____-3'。
(4)据图及相关信息判断Ⅱ型糖原累积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A.“X”或B.“Y”或C.“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是_____(A.“显性”或B.“隐性”)遗传。
(5)据图判断,正常情况下,下列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Ⅱ-3传递给Ⅲ-1的是_____。
A.   B.   
C.   D.   

(6)若图中Ⅱ-2和Ⅱ-3获得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B的概率都是16%,根据已学知识推测,Ⅲ-1患两种糖原累积病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碱基对替换B.染色体交叉互换
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自由组合

某种鸟类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白色个体不含显性基因。A、a和B、b基因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羽色的代谢控制机理如图乙所示。

   

(7)图甲中的A、a和B、b两对基因_____(A.“遵循”或B.“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甲所示基因型的鸟其羽色为_____色。
A.蓝色   B.黄色   C.绿色   D.白色
(8)由图甲和图乙分析可知,蓝羽鸟的基因型应有_____种(A.“1”或B.“2”或C.“3”)。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7 . 亨廷顿氏舞蹈症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病,患者脑部神经细胞退化,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研究发现该病的形成与HTT基因有关,HTT基因位于人体4号染色体短臂上,正常基因的编码链上携带10~34个CAG重复序列,致病基因的编码链上携带40个以上CAG重复序列。据题干信息分析,“亨廷顿舞蹈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8 . 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上一个氨基酸被替换,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
B.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是否发生改变判断是否患病
C.基因突变能引起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也能引起基因数目改变
D.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9 . 狮子鱼一般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的深海环境中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的基因组中,缺乏大量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丢失”,一定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B.特殊极端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的适应性基因进行选择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下图所示为水稻(基因型为)进行育种获得的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种育种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
B.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C.处理2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原理为抑制纺锤体形成
D.植株和植株的概率都为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