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玉米(2n=20)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锈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过程①中,Fl连续自交3代,则产生的F4中纯合抗锈病植株占_______________。从F2开始逐代筛选出矮秆抗锈病植株,让其自交,并淘汰子代中的易染锈病植株,那么在得到的F4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2)过程②中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单倍体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最多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方法二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与方法一相比,采用方法二培育玉米新品种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
(4)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采用方法三培育玉米新品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2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生物试题
2 .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但其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地区种植难以存活.研究人员将纯种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两个抗寒苜蓿新品种(I号和Ⅱ号).下面是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

(1)上述选育新品种I号和Ⅱ号的方法是_____,苜蓿植株抗寒性遗传表明: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_____关系.
(2)实验一的F1植株可产生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子二代植株中,杂合抗寒苜蓿所占比例为_____
(3)新品种Ⅱ号的基因型为(基因用A、a和B、b表示)_____,实验二的F2代抗寒植株含有_____种基因型,在F2代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
(4)苜蓿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研究者在纯种紫花和白花杂交后的子一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白花苜蓿,请你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_____
_____
3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作物育种、生物进化有内在联系,阅读分析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出高产、抗盐碱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海水稻,在海南省大面积试种,据推算,海水稻将来可以解决两亿人的吃饭问题。
材料二:在19世纪中叶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A基因控制)、浅色类型(a基因控制)两种类型,浅色类型占大多数,后来由于工业发展,工厂排出的黑烟把树皮熏成黑褐色,黑色类型的桦尺蠖逐渐增多,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类型占大多数。
(1)利用高产、不抗盐碱水稻和低产、抗盐碱水稻杂交,再经过几代优劣留良选择过程。培育出高产、抗盐碱海水稻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育种,其原理是___________(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2)假设19世纪中叶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为AA 4%、Aa 6%、aa 90%,则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________(填“基因型”或“表现型”)。
2020-03-1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4 .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豌豆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两种。研究发现,皱粒豌豆的形成是由于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使该酶活性下降,淀粉合成受阻,最终导致淀粉含量少的豌豆失水而皱缩。皱粒豌豆的形成属于________(选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该实例说明了基因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基因b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结果:
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
①根据实验可判定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让这些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③在真菌感染严重的地区,A和b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上升”或“下降”),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
5 . 最近,山东淄博烧烤火出圈。烧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由人体消化后,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E表示物质,Ⅰ-Ⅲ表示物质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
   
(1)图1中小肠上皮细胞质膜由______构成基本骨架,通过______识别外界信息,又通过______实现物质的选择性吸收。(填写图1中物质编号)
(2)烧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后,其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则分别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肠道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其中,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是______(编号选填);方式Ⅰ和Ⅲ的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葡萄糖②氨基酸③甘油④脂肪酸⑤Na+⑥水
(3)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蛋白质承担了多样的功能,如转运、识别等,请从分子结构角度阐述不同蛋白质功能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烤虽美味,但食物烤制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属于______(化学致癌物质/物理致癌物质/生物致癌物质),故不宜多吃。
有些烧烤食物富含嘌呤,如海产品等。尿酸是嘌呤代谢终产物,血液中尿酸过多会引发痛风。“浆水”是中国西北地区用蔬菜制成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长期饮用可缓解痛风。其缓解痛风的原理如图2所示。
   
(5)下列关于发酵乳酸杆菌JL-3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不具有细胞核       ②含有内膜系统       ③由线粒体供能④该菌可利用嘌呤       ⑤低氧环境下可生存       ⑥发酵产物为乳酸和CO2
(6)“浆水”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钙、铁、碘等无机盐离子,举一例说明以上无机盐离子对人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据图2说明长期饮用浆水缓解痛风的原理,并就痛风患者的饮食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18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6 . 图一、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Ⅰ至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
(2)图二中丙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_____(填数字)期,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
(3)图二中甲、乙、丙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_____
7 . 某植物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组合A_BbA_bbA_BB或aa__
植物花颜色粉色红色白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是粉色的,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推测细胞中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膜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尝试绘制第三种类型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花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植株花颜色为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甲图所示。
若子代植株花颜色为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乙图所示。
若子代植株花颜色为粉色:红色:白色=2:1: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图所示。
(4)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则形成的植株为_____________倍体。
(5)若上述两对基因符合第二种类型,写出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
2022-06-29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知识清单)(浙科版) 专题05 遗传的基本规律
8 .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D为矮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堰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堰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抗白粉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阶段,______沿着______移动,氨基酸相继地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4)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____(用分数表示)。
(5)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____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2023-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7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刷题过关AB卷:生物的变异
9 . 如图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用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观察。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在显微镜下一定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细胞。
(3)正常情况下,f细胞的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若a细胞核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均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则g细胞中带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5)e细胞和f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正常情况下,如果h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
(7)若e、f已失去分裂能力,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2023-03-02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科模拟仿真卷( 二)
10 . 玉米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紫色玉米籽粒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

①决定红色籽粒的基因型有 ___种。
②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籽粒中紫色籽粒占_____
③玉米的白化苗是其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此事实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为_____
(2)玉米宽叶基因T和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l的宽叶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该宽叶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__
②为了确定宽叶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i表现型及比例为__ ,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宽叶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分析该宽叶植株乙出现的原因是由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未分离。
④若③中得到的宽叶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l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宽叶植株乙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个体中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
2016-11-26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四川广元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