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四倍体三浅裂野牵牛是常见农作物甘薯(又称红薯)的近缘野生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常用于甘薯品质的改良。请回答问题:
(1)三浅裂野牵牛体细胞中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
(2)科研人员对三浅裂野牵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下图为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

①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_____
②图A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_____;图C中_____彼此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图F中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的_____期。
(3)此项工作主要在_____(填“细胞”或“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为甘薯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2022-04-10更新 | 5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一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因为它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2)自然界中果蝇眼色通常是红色的。1910年遗传学家摩尔根进行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时,偶然发现了1只白眼雄果蝇,这只果蝇的白眼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若该果蝇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可产生________种配子。
3 . 果蝇的翻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是纯合致死基因;果蝇的颜色伊红、淡色和乳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e、t和i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亲本子一代
翻翅乳白眼翻翅淡色眼翻翅淡色眼:正常
翅淡色眼为2:l
翻翅乳白眼:正常
翅乳白眼为2:1
翻翅伊红眼正常翅淡色眼翻翅伊红眼:翻翅
淡色眼:正常超伊红
眼:正常翅淡色眼为1:1:1:1
翻翅伊红眼:翻翅
淡色眼:正常制伊
红眼:正常翅淡色
眼为1: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颜色的基因e、t和i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
(2)e、t和i之间的显隐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若只考虑颜色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3)甲杂交组合中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1中雄果蝇均为乳白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乙杂交组合中亲本雄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F1中出现了正常翅乳白眼雄果蝇。若再将F1中的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则F2中正常翅伊红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4 . 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B/b控制,翅长度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果蝇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统计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试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相关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只考虑体色遗传时,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____,所有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则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5 . 在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经济作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染(a)、高茎(D)与矮茎(d)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控制阔叶(B)与窄叶(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1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与F1相比,F2中D基因的基因频率 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雄蕊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获得大量植株,偶然出现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某农场拟通过一次杂交育种培育出一批在幼苗时期就能识别出雄性的植株,请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提供的植株有: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_______
2020高二·上海·学业考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6 . 人通过视锥细胞的视蛋白来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颜色,其中红视蛋白异常导致红色盲,绿视蛋白异常导致绿色盲,这两个蛋白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紧密连锁,且会发生如图所示的交换。

1.该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______________期。
2.图中可能导致的变异是(       
A.碱基对缺失B.染色体结构变异
C.碱基对替换D.染色体数量变异
3.含有图中染色体4的男性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红色盲的家系图
4.据图判断遗传病属于_______(显性/隐性)遗传病。

5.Ⅲ-8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生出红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患者性别一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一个患有该病的男性,想要生育正常的孩子,应采取___________的措施后再生育。
A.基因检测B.基因治疗
C.遗传咨询D.染色体分析
2020-12-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
7 . 果蝇是用于研究遗传学的模式生物,其四对相对性状中长翅(B)对残翅(b)、灰身(D)对黑身(d)、细眼(E)对粗眼(e)、棒眼(H)对圆眼(h)为显性。现有一批果蝇Q为实验材料,其四对染色体上的有关基因组成如左图。

(1)果蝇Q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
(2)果蝇Q与基因型为_________ (只写眼型)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棒眼性状又有圆眼性状。
(3)果蝇Q与棒眼细眼的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一定比例的圆眼粗眼、圆眼细眼、棒眼粗眼、棒眼细眼果蝇,请问在棒眼细眼子代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是__________
(4)如果让多只基因型(BbDd)的长翅灰身型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代的翅型和身长并不符合9:3:3:1的性状比例;让上述雌蝇与黑身残翅(bbdd)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仍不吻合1:1:1:1的性状比例。可见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要遵循该定律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这两对基因须位于_______________
(5)已知果蝇Q与基因型为BbDd的雌性果蝇杂交,两者减数分裂都能产生4种配子,且其比例均为BD∶Bd∶bD∶bd=1∶4∶4∶1,则其杂交子代出现的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在研究Q果蝇的突变体时,发现其常染色体上有一显性基因A(控制卷翅,a为正常翅)和显性基因F(控制星状眼,f为正常眼),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为探究这两种基因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基因型为AaFf的两只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后代表现型比例,即可判断。
结果预测:
Ⅰ.若基因相对位置为图甲,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Ⅱ.若基因相对位置为图乙,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星状眼∶正常翅星状眼∶卷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__________
Ⅲ.若基因相对位置为图丙,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微核形成所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
(2)某植物经有毒物质诱导后,若想用显微镜观察微核,镜检时应选择根尖________区,且处于细胞分裂____________期的细胞。镜检处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比特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烧杯编号ABCDE
焦油浓度(ug/mL)501002003000
平均微核率(‰)12.5514.9317.3220.143.58

(4)要制作洋葱根尖装片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5)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 6 号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 A(高茎)和 a(矮茎);9号染色体上有 B(有色)和 b(无色),D(糯质)和 d(非糯质)两对等位基因,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对相对性状在遗传过程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有高茎有色糯质、高茎无色糯质和矮茎无色非糯质三个纯合品系的玉米种子供选择,请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方案,验证图甲中 B(b)和 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片段不发生交叉互换。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形态异常的 9 号染色体,这条染色体的一端上带有一个染色体结,另一端附加了一段 8 号染色体的片段,形态如图乙所示。
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若要直观确认该变异的出现可采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双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作父本,与正常的隐性纯合个体(母本)进行测交,在后代中出现了 4 种表现型,比例为 4:4:1:l(不考虑基因突变)。其中三种个体的有关染色体的组成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参考图丙格式,画出第四种表现型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双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后代中出现 2 种表现型,比例为 1:1,那么若让上述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自交,在发生同样的上述变异情况下,后代中有色糯质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10 . 一海岛上某昆虫的翅根据长度可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飞翔能力越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海岛上的该种昆虫具有不同长度的翅,其根本来源是________
(2)海岛上的风力常常比较大,三种不同翅长的昆虫中,能在海岛上生存下来的是______昆虫,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生物变异的有害和有利______(填“是”或“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若干年后,科研人员对海岛上控制该昆虫翅长度的基因进行了测定,得出了“海岛上的昆虫发生了进化”的结论,判断依据是经过长期的________,该种昆虫种群的_______(填“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2024-06-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