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及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引起染色体变异
B.基因中发生碱基改变,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的性状
C.低温处理可能使部分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D.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互换,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2023-06-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学科竞赛试题
2 . 蜂毒素是对癌细胞具有较强杀伤作用的一种多肽。科研人员在离体培养的肺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单位:g/mL),培养 48h后,检测并统计肺癌细胞的凋亡率(图1),以及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率(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发生癌变是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的结果
B.癌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可无限增殖,且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蜂毒素可用于研制癌症治疗药物,但还需进一步实验寻找最佳浓度
D.一定浓度蜂毒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可能与Bax基因表达增强、Be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2023-06-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3 .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不同的限制酶可将DNA中特定的碱基切割开)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常、X),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常、X)
(2)若甲病由正常基因突变导致,则基因突变是因为碱基对____________(增添、缺失、替换)
(3)II4___________ (是、否)携带甲致病基因,II8_______________(是、否)携带致乙病基因,两者________(是、否)均可能患待测遗传病。
2023-06-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4 . 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2023-06-21更新 | 1032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4年全国生物联赛广东省预选赛试题
5 . 基因通常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蓝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
D.新冠病毒的基因是该病毒的DNA片段
6 . 研究人员对甘蓝型油菜中的矮秆突变体ds—3进行了系列研究。ds—3与野生型(正常株高)杂交获得的F1株高介于双亲之间。F1自交获得的F2群体株高出现三种类型(如图1),统计数量比例符合1:2:1。未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研究者根据油菜染色体上某些特定的已知DNA序列(如M/m、N/n)设计了多对引物,提取上述F2群体中矮秆植株的DNA进行PCR,产物电泳后的部分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统计数量比例呈1:2:1说明甘蓝型油菜株高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B.预期F1与ds—3亲本回交获得的后代群体株高在48~126cm范围内
C.由矮秆植株中M/m序列的扩增结果可知突变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
D.单株丙出现Nn扩增结果的原因可能是7号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7 . 养鸡业中,母鸡的经济效益比公鸡好,但鉴别小鸡的雌雄存在一定困难。家鸡染色体上的基因B使鸡爪呈棕色,不含基因B的个体鸡爪呈粉色。遗传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母鸡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染色体未按实际大小比例画出),由此实现多养母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B.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可区分乙、丙个体
C.③过程中,丙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中有1/2为bbZWB
D.将突变体丁与bbZZ的公鸡杂交,可通过观察鸡爪颜色对子代进行性别鉴定
2023-06-03更新 | 40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8 . 在对某群体一组性状的基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甲、乙和丙均表现为正常,他们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经检测后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常人
1号染色体GTAGTCGTAGTC
16号染色体TTATTACTATTA
A.如果碱基所在的链为非模板链,则丙的1号染色体该基因片段转录成的密码子序列为CAG
B.甲、乙和丙体内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C.如果甲、乙和丙体内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甲与丙不适合婚配
D.甲、乙和丙表现正常的原因可能是碱基改变后并没有影响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结构
9 .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根据治疗乳腺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内分泌治疗(通过减少或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以阻止乳腺上皮增生)、化学药物治疗(即化疗)等。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口服、静脉和体腔等),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器官和组织。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脱发是最明显的不良反应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上皮细胞相比,癌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除此之外,癌细胞还具备特征有____________
(2)乳腺上皮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两类基因,请从原癌基因及其表达的角度分析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某中药成分是一种较好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依据题干信息分析,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
(4)化疗期间,“头皮冷却”(用冷却装置对头皮进行持续性冷敷)是预防脱发的最有效方法。从减少毛囊细胞内药物含量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10 . 他莫昔芬(Tam)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患者长期使用后药效降低。科研人员测定了初次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C)和长期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R)在不同Tam浓度下的死亡率(图1),以及细胞系C和细胞系R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结果表明,长期使用Tam的患者癌细胞对Tam产生了耐药性
B.由图2可知,与细胞系C相比,细胞系R的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C.长期服用Tam的患者,同时服用抑制有氧呼吸的药物可以使Tam的效果更好
D.患乳腺癌的大多为女性,由此推测雌激素可能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其凋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