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5 道试题
1 .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水稻与矮秆(d)易染锈病(t)水稻培育矮秆抗锈 病水稻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上述水稻均为二倍体。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号要求的新品种
A.上图中雄配子有一个染色体组,经过③培育的幼苗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B.上图中④一般指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起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C.该育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经过程④获得的水稻为多倍体,一般表现为茎秆粗壮、种子较大
2022-07-2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细胞a和细胞b经过细胞融合形成细胞d,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d为杂交瘤细胞,则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后,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B.若d为动物细胞受精卵,则形成d的过程需要经过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两道屏障
C.若d形成无性杂种植株,则直接用PEG诱导a、b细胞融合为c
D.若d形成无性杂种植株,则其涉及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
2023-09-02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8月调研生物试题
3 . 野生猕猴桃(基因型aa)是一种多年生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突变株(Aa)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更丰富,下图是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以采用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处理种子,提高种子突变率,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③⑥过程可以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所得个体(AAaa、AAAA)均为纯合子
C.⑤过程所得个体(AAA)不育,原因是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④过程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即可获得(AAAA)
2022-07-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淀粉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淀粉体也含有自己的环状DNA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体中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C.植物根部的向地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特点
D.根的背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
2023-08-24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1讲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5 . 科学家发现了单链DNA的一种四螺旋结构,一般存在于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G-四联体螺旋结构”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该结构中富含G-C碱基对
C.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双链DNA中不一定相等
D.该“G-四联体螺旋结构”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2023-08-2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以及基因的本质
6 . 当前田间的栽培稻由“祖先”二倍体野生稻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驯化而来,研究发现,除了二倍体栽培稻,稻属还有其他25种野生植物,按照基因组特征又可以分成11类,包括6类二倍体基因组和5类四倍体基因组。CCDD基因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是将CC基因组水稻和DD基因组水稻的两套完整二倍体基因组进行融合,获得的植株具有天然的杂种优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野生稻经化为栽培稻的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减少
B.CC型野生稻与DD型野生稻杂交后获得异源四倍体稻
C.C或D可能代表一条染色体,异源四倍体形成中发生了进化
D.CC型野生稻与DD型野生稻形成的异源四倍体高度不育
2022-07-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都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根尖经解离处理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
D.用高倍镜寻找并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直接观察
8 . 埃博拉病毒为一种人畜共患的单链RNA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埃博拉病毒遗传物质中的嘌呤碱基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
B.埃博拉病毒可在小鼠的肝脏细胞悬液中大量增殖
C.可在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等内环境成分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
D.与HIV病毒一样埃博拉病毒也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023-08-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洛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如图为某女性4号和9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组成(图1)及其产生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相关基因组成(图2)。已知E基因控制面部雀斑,ABO血型基因(IA、IB、i)和髌骨发育不全基因(N)都位于9号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涉及的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产生该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同一时期
D.若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该女子与同基因型男性婚配,后代为无雀斑、A型血且髌骨发育正常的概率为1/16
2023-08-1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发生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D.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可能会重复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