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B.癌细胞只有原癌基因没有抑癌基因
C.基因突变可能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癌细胞易分散转移
2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RNA-DNA杂合链调控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重组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从而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同源重组(如图1)是减数分裂的核心事件。程序性DNA双链断裂(DSB)是同源重组的起始,DSB可被细胞内一系列蛋白质识别并切割,最终产生一段约822bp的单链DNA末端。单链DNA末端在单链结合蛋白的保护和引导下入侵到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继而细胞会以同源染色体的双链为模板合成DNA,最终形成两个被称为霍利迪连接体(HJ)的四链DNA中间体。每个HJ都有两个剪接位置(①和②)来进行DNA的拆分,若两个HJ都在同一个位置剪接(都在①或都在②),则得到两个非交换的DNA,即DNA分子重组点两侧基因未重新分配(如甲),若两个HJ一个在①处剪接,另一个在②处剪接,则拆分得到交换产物,即DNA分子重组点两侧基因重新分配(如乙)。

最新研究表明,细胞中RNA-DNA杂合链数目异常会引起同源重组水平下降,使减数分裂出现严重缺陷。RNA-DNA杂合链有两种产生方式:一种是顺式产生,即转录的RNA没有及时与DNA模板分开;另一种是反式产生,即游离的RNA重新与DNA模板链结合。RNA既可结合DNA单链也可结合双链DNA中的模板链(如图2)。

THO复合物可以协助RNA转运至细胞核外,核糖核酸酶H能够特异识别并切割RNA-DNA杂合链中的RNA链。研究者发现THO和H的双突变体酵母菌细胞中RNA-DNA杂合链增加、减数分裂异常。抑制双突变体的DSB产生单链DNA时,几乎检测不到RNA-DNA杂合链;相对于野生型,在双突变体中重组相关蛋白在DSB处的富集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RNA-DNA杂合链过度减少也会导致减数分裂缺陷。
(1)同源重组发生在_____期。
(2)DSB是DNA分子的_____键断裂形成的,入侵链相当于DNA合成的_____
(3)图1中左侧和右侧HJ均在②处剪接得到甲,_____处剪接得到乙。同源重组不一定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交换,原因是_____
(4)根据文中信息,双突变体酵母菌细胞中RNA-DNA杂合链增加的原因是_____;推测RNA-DNA杂合链过多导致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是_____
(5)RNA-DNA杂合链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减数分裂的进行,这体现了生命的_____观。
2023-03-30更新 | 9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3 .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伴随航天员一起返回的还有上千件植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其中,来自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培育的100克、3000多粒新构建的水稻恢复系——“川恢970”,具有穗大、抗病、高配合力等特点。科学家希望通过航天诱变,获得米质更好、穗子更多、产量更高的“川恢97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遨游一番后,萌发的种子除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外,还可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_____(至少写出一种)。
(2)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但据科学家推测,每1000粒种子只有10粒会产生变异效果,表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特点。
(3)通过航天诱变后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获得米质更好、穗子更多、产量更高的“川恢970”,理由是_____
4 . 植物的雄性不育(花粉败育,但雌性器官仍然发育正常)一般分为核不育和质核互作不育两大类。类型一:核不育。根据核不育的原因又可分为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和环境诱导的核不育两种。类型二:质核互作的雄性不育。即雄性不育受到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基因的共同控制,当细胞质不育基因SA存在时,核内必须有相对应的隐性不育基因aa,即个体基因型为SA(aa)时才表现为雄性不育。根据控制雄性不育质核基因的对数可以分为主基因不育和多基因不育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类型一中的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即花粉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基因的显隐性控制,与细胞质基因没有关系。假定某植物开单性花,其雄性不育由基因R控制,取一杂合雄性不育植株与另一可育植株杂交得到F1,将F1进行自由交配,预测F2雄性不育植株与雄性可育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类型一中的环境诱导的核不育,即花粉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基因在特定环境下的表达产物控制。同一植株,在一定条件下花粉可育,在另一特定条件下花粉不育。“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最为典型的实例,其育种过程如图1所示。

①假定有温敏雄性不育植株M、N,且M的雄性不育起始温度低于N的,在制备杂交种子时,考虑到温度的日间波动,最好选用植株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来制种。
②图1中,杂合子F1表现出优于双亲的生长状况,也叫杂种优势,但我们一般不继续将F1自交留种,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在长日照下,小麦光敏雄性不育系仍有超5%的自交结实率,为制种带来了一定困难。现有纯合的光颖和毛颖小麦若干,毛颖(P)对光颖(p)为显性,请利用小麦颖的相对性状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解决上述问题:___________
(3)类型二中的主基因不育,指一对或两对核基因与对应的不育细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在这种情况下,显性的核基因能使对应细胞质的不育基因恢复正常。假定某水稻品种为主基因不育型,其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S、N和细胞核基因A、B共同控制,植株中出现SA(aa)或SB(bb)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的都可育。根据图2杂交实验回答:

①预测F2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的比例为__________。若将亲本恢复系的基因型换成SASB(AABB),F2的表型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
②预测正交SANB(AAbb)♀×NASB(AAbb)♂和反交NASB(AAbb)♀×SANB(AAbb)♂子代的育性:正交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
5 . 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了小麦的一对4号染色体。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叉互换。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不育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中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比例是________
(2)F2与小麦(hh)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
(3)F2蓝粒不育株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如果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分配,最终能产生________种配子(仅考虑T/t、E基因)。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________
(4)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变异。
(5)F4蓝粒不育株和小麦(HH)杂交后单株留种形成一个株系。若株系中出现:
①蓝粒可育∶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非蓝粒不育=1∶1∶1∶1。说明:________
②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说明________。符合育种要求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针对图中所示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一所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B.图二所示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C.图三所示细胞中出现A、a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四所示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022-07-29更新 | 453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向14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7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着丝粒分裂,使染色单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8 . 据图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图甲表示某遗传病的正常人和患者的相应部分碱基序列,据图判断,是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产生了致病基因,该变异方式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含基因B和b,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或染色体互换。若某植物的花芽发生了乙变异使花色由白色变为红色,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生殖方式遗传给后代。
(3)图丙中的①发生的生物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②发生的生物变异类型通常是_____________。这两种变异类型中,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的互换,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9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色素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现以三个白花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影响花色的色素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结构)中。
(2)实验一中,品系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F2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实验一、二F2红花植株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植物体细胞中b基因多于B基因时,B基因的表达将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其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组成如图3(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现欲判断一基因型为iiAABbb粉红植株的突变类型,可选用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类型1;若杂交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类型2。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容易发生基因重组
C.图丙细胞中1与4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图丙细胞表示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2022-06-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第三次教学诊断检测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