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59 道试题
1 . 某植物抗瘟病和易感瘟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抗瘟病为显性。对杂合子进行诱变处理,得到甲、乙两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已知含有1或2号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的受精能力降为原来的一半,不含R/r基因的个体不能存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让类型甲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抗瘟病植株约占3/4
B.让类型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易感瘟病植株约占5/23
C.正常杂合子植株减Ⅱ期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D.类型甲、乙的变异来源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突变
2023-02-08更新 | 144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2 . 小麦体细胞中有 21 对同源染色体, 科研人员将带有蓝色素基因 E 的长穗偃麦草 4号染色体替代了小麦的 4 号染色体, 从而培育出了纯合蓝粒小麦。减数分裂过程中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 4 号染色体不能联会, 随机进入配子, 小麦 5 号染色体上的 h 基因纯合可诱导它们联会并发生互换。某雄性不育小麦 4 号染色体上分别具有不育基因 T 与可育基因 t。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蓝粒不育株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 21 个正常的四分体
B.F2与小麦(hh)杂交的目的是获得纯合(hh)蓝粒不育株
C.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 43 条染色体
D.F4中的蓝粒不育株中有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
2024-03-07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3 . 生物体的大部分细胞都可分泌外泌体,它是内含生物大分子的小膜泡,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细胞的扩散转移与外泌体相关,为了给胰腺痛的合治疗提供方向和思路,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其中的单层膜细胞器包括___
(2)请写出题干中未提到的癌细胞的两个特点___
(3)肿瘤内部处于低氧条件下的胰腺癌细胞会分泌外泌体,内含一段小分子RNA(称为miR-650)外泌体可将miR-650传递给周围常氧条件下胰腺癌细胞N。miR-650可与胰腺癌细胞N中某些mRNA结合,从而导致这些mRNA被降解或其___过程被抑制。
(4)研究人员为了证明胰腺癌细胞N的迁移是由外泌体中的miR-650引起的,进行了以下实验处理:①将胰腺癌细胞N与外泌体混合培养至细胞刚长满培养板,②随后进行划痕试验:在培养板上均匀划两条直线,划线后,用培养液洗去两线之间的胰腺癌细胞N并在显微镜下拍照;然后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板在同一位置拍照,对比胰腺癌细胞N的迁移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写出该实验应设置的另一组的处理并预测其实验结果___
2023-02-07更新 | 39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4 . 某雄性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发生了如图1所示的变化(其中字母表示染色体,数字表示染色体片段),随后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结构,图2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可随机结合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已知部分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都会导致精子失去活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与C、B与D各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图1中发生的变异类型与唐氏综合征的完全相同
C.图2所示时期,该精原细胞中共含有2个四分体和8条染色单体
D.若图2中的A与B、C与D结合,则形成的4个精子都没有活性
2024-01-22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陵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图①②③④⑤是厚轴茶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依次出现的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图⑥是细胞异常减数分裂(箭头所指处呈环状)过程中某时期的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B.图②细胞处于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的状态
C.图③每个细胞中有1套遗传信息、1个染色体组
D.图⑥细胞发生的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
2024-01-22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6 . 图甲表示人类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原因,图乙是一个家庭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Hba代表致病基因,HbA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过程发生在____期,②过程表示____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β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
(3)镰状细胞贫血的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属于___性遗传病。
(4)Ⅱ-8的基因型是____,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
(5)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C突变为CTT,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会发生改变?___(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
7 . 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茎尖,因为其细胞分裂旺盛
B.图中四倍体植株的各组织细胞均含有4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也会用到图中的某些技术手段
D.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8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一类死亡率较高的卵巢癌。现有治疗手段仅对部分HGSOC患者有效,且易产生耐药。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
(1)由于HGSOC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表面_______减少,导致其极易在体内扩散,晚期常伴有腹膜转移。抑制晚期转移进展是HGSOC患者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
(2)IFNe是一种干扰素,具有抗微生物感染作用,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研究人员推测IFNe可能存在抗肿瘤活性,作出此推测可基于下列哪些事实____
a、IFNe仅在女性输卵管上皮细胞(HGSOC的起源细胞)中表达
b、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IFNe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
c、在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未检测到其他类型的干扰素
d、绝经后的妇女是卵巢癌的高风险人群,IFNe表达水平很低
e、敲除IFNe基因的小鼠肿瘤数量和转移发生率较高
(3)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ID8肿瘤细胞(卵巢癌细胞系),采用图1方式建立三种不同阶段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1分析,研究人员建立的“发展中(未形成)”“已形成”和“晚期具有腹膜转移”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模型。图2结果显示_________。研究结果表明IFNe具有治疗HGSOC的潜力。
(4)研究人员制备敲除IFNe受体基因的小鼠X,对X和野生型均注射未敲除IFNe受体基因的ID8肿瘤细胞建立模型,对部分小鼠注射IFNe进行治疗。治疗组的小鼠X肿瘤数量、肿瘤转移率均低于不治疗组的小鼠X,但显著高于治疗组的野生型小鼠。检测发现野生型小鼠接受IFNe治疗后,活化的免疫细胞增加,将其与ID8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会导致ID8肿瘤细胞裂解。据此推测IFNe抗HGSOC的机制_____
9 . 彩色棉与白色棉相比,在纺织过程中减少了印染工序,减少了环境污染。基因型为BB的植株结白色棉,基因型为Bb、b的植株结粉红色棉,基因型为bb的植株结深红色棉。育种工作者将一正常纯合白色棉植株经诱变后,可能发生如下甲、乙变异类型,从而获得彩色棉。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甲的变异类型是____,B和b的根本区别是____
(2)若用秋水仙素适时处理甲,则可获得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该四倍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
(3)已知基因B/b所在染色体都缺失的植株不育(不结果),欲探究F1粉红色棉的产生是甲乙哪一种变异类型,则将粉红色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单株种植,并严格自交,观察统计可育子代表型及比例。如果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则该变异类型为甲;如果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则该变异类型为乙。
10 . 水貂毛色有深褐色、银蓝色、灰蓝色、白色,受三对基因控制,其机理如下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过程②的原料是____,T基因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过程又称为____
(2)P基因突变为Pr基因导致Pr蛋白比P蛋白少了75个氨基酸,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Pr蛋白不能运输真黑色素,说明基因可通过____控制生物性状。
(3)P、Ps、Pr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白色水貂基因型有____种。
(4)研究人员利用3个纯系(其中品系3的基因型是HHttPP)亲本水貂进行杂交,F1自由交配,结果如下图2:

①实验二中,白色(品系2)的基因型是____
②实验一中,F2银蓝色水貂与F1银蓝色水貂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F2灰蓝色水貂自由交配,子代中灰蓝色水貂占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无法确定三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人员让实验二F1自由交配,若后代的深褐色∶银蓝色∶白色=____,则说明这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4-03-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