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2 道试题
1 . “彩色小麦”(8n=56)是我国科研人员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利用普通小麦通过“三结合”(即“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而成,其蛋白质、锌、钙等含量均超过普通小麦,且含有普通小麦所没有的微量元素,种皮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也运用到“彩色小麦”新品种的研发中,培育出了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结合”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通过“三结合”育种方法获得某优良性状的种子种植后,子代可能不会表现出优良性状
C.通过单倍体育种最终获得的彩色小麦植株正常体细胞中含有28条染色体
D.通过多倍体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纯合子
2 . 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高度相似性,其RP2蛋白与人具有67%的序列一致性,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很突出。科研人员利用斑马鱼作为实验材料对RP2的生理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1)斑马鱼和人类基因和蛋白质的高度相似,在生物进化理论中可以作为支持____________观点的证据。
(2)敲除斑马鱼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RP2 基因部分序列,筛选得到突变型A和突变型B2个纯合突变品系(均为隐性突变)。对得到的突变基因测序,结果如图所示。
研究者认为,突变型_______(“A”或“B”)由于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所以适合用于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分析,差异更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在另一个纯种斑马鱼品系中发现了一尾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隐性突变个体,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通过一次杂交确定该突变个体是否发生了 RP2 基因的突变(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则这个突变个体发生了不同基因的突变;
_______________,则这个突变个体发生了RP2基因的突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可通过诱导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来进行育种,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育种的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育种问题:
(1)为了提高青霉菌产生青霉素的速率,可以利用诱导________(填一种变异类型)的原理得到拥有高产基因的青霉菌。
(2)小麦的品种中有抗病高秆小麦(AABB)和不抗病矮秆小麦(aabb)。高秆易倒伏,会导致产量降低。为了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抗病矮秆小麦,可以将上述两种小麦进行杂交:
①方法一:杂交后,再让子一代进行自交,从子二代中挑选________的个体进行________以获得目标品种。
②方法二:杂交后,取子一代的花药,进行________,得到单倍体幼苗;然后用________处理单倍体幼苗。该方法相比于方法一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4 . 细胞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与CFTR基因有密切关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通常具有慢性梗阻性肺部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和汗液电解质异常升高的特征。CF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FTR基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CFTR基因的特异性是指____________。CFTR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由CFTR基因到合成CFTR蛋白的过程称为______,其中过程①②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过程③是____________的过程。
(3)与正常的CFTR基因相比,异常的CFTR基因的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这一过程称为______,除此之外,可遗传的变异还包括______
2021-07-2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临床上造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导致的感染多见于烧伤,创伤等受损部位。由于Pa能耐受多种抗生素,常导致治疗失败。为解决上述问题,噬菌体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1)噬菌体能侵染Pa,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噬菌体侵染Pa时,其尾丝蛋白通过与细胞壁上的脂多糖结合进而吸附在Pa表面,不同噬菌体的尾丝蛋白不同,这就使得噬菌体的侵染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__
(2)研究者就噬菌体对Pa的吸附进行了研究。
①PA1和PAO1是Pa的两种菌株。研究者发现一种可同时高效吸附并侵染PAO1(原宿主菌)和PA1的变异噬菌体,对其尾丝蛋白基因测序,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野生型
变异噬菌体
据图推测变异噬菌体能同时侵染两种菌株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研究者配制培养基培养菌株PA1.培养基中除水、碳源外,还应包含的两类营养物质是________。接种前培养基需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野生型噬菌体侵染PA1后,细菌裂解,菌液澄清。研究者将澄清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基上有少量_________出现,从而获得噬菌体耐受菌PA1r。
与PAl相比,PAIr丢失了一段DNA序列,其中含有脂多糖合成的关键基因galU。为验证galU的丢失是导致PA1r耐受噬菌体的原因,请完善表格中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
组别1234
处理方法PA1+噬菌体______________敲除galU基因的PA1
+噬菌体
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接种噬菌体后,菌落消失接种噬菌体后,菌落无变化_______________接种噬菌体后,菌落消失
a.导入无关基因的PA1+噬菌体            b.PA1r+噬菌体
c.导入空载体的PA1+噬菌体               d.导入galU基因的PA1r+噬菌体
e.接种噬菌体后,菌落无变化             f.接种噬菌体后,菌落消失
③噬菌体与Pa有着各自的生存策略,二者在相互选择中实现_____________
(3)说明上述研究对使用噬菌体治疗Pa感染的价值: _____________
6 . 丹东光华塔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有80多年的生产经营史。主要以丹东垦区大米为原料,经糖化处理后发酵成大米酒作为醋母液,是我国生产历史最久、生产规模最大的塔醋,是我国唯一采用酒液循环发酵法酿造的白米醋,被誉为“中国塔醋第一坊”。
(1)醋酸杆菌可在细胞的______(部位)将醇类、糖类分解为醋酸。请根据材料,写出由醋母液酿制成光华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为选育耐酸度高、耐酒精度强的醋酸杆菌菌种,除了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外,还可通过______育种获得。扩大培养菌种时常使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过程可通过发酵罐对______(写出两个即可)等发酵条件进行控制。醋酸发酵过程中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其能量的去向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2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7 . 陈日胜团队研发的海稻86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盐害处理,以黄华占(常规水稻)品种为对照, 比较了海稻 86萌发期的某些特性,如图所示。

(1)耐盐性试验使用NaC1配制盐溶液,设置了8个盐浓度(如图),图中CK的数值为____,设置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本实验拟定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见,海稻86与黄华占的发芽率与苗高均表现为随NaCl溶液浓度升高而___________水稻品种表现出对盐更敏感,海稻86的_______特性对盐浓度更敏感。
(4)种子在高盐环境下难以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稻 86发芽率在盐浓度为0.8%时发芽率显著下降,在盐浓度为0.3%时苗高开始显著下降,而正常海水的平均盐浓度为3.5%,远远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若该海稻86耐盐性状已是水稻之最,想培育出更耐盐的水稻,还有哪些育种方法: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021-07-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人们可以根据遗传学原理来指导生产,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倍体育种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发育中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鱼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_______变异。
(4)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产生的原理_______(“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1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牡丹江管理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9 . 人类的短肢畸形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儿的臂和腿部分缺失或肢体缩小成鳍状,在人群中偶有出现。到了20世纪60年代,该病患者人数突然增多,调查结果显示,该现象与孕妇在妊娠早期服用反应停(对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有关,反应停会延缓胎儿四肢的发育,导致短肢畸形发病率提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60年代之前和之后出生的患儿的基因型相同
B.60年代之前,患儿的出生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有关
C.60年代之后,患儿的出生大多数与服用反应停引起的基因突变有关
D.60年代之后出生的患儿,都是孕妇服用反应停导致的
10 . 野生型水稻叶片为绿色,但叶片太绿会阻止光的渗透、促进光饱和进而降低光合效率。科研人员在水稻培育过程中发现了三种浅绿叶突变体甲、乙、丙,对其进行相关研究。
(1)将三种突变体分别与野生型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数量

野生型

浅绿叶

甲 × 野生型

野生型

825

273

乙 × 野生型

野生型

615

192

丙 × 野生型

野生型

449

134


依据实验结果,初步判断三种突变体均是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_______性遗传。
(2)为探究不同突变体控制叶色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系列杂交实验。
①“甲×乙”杂交,F1、F2所有植株均表现为浅绿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②“甲×丙”杂交,F1所有植株均表现为野生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乙的浅绿叶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上,通过上述两组实验______(能/不能)确定丙的浅绿叶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上。如果能,理由是:___________;如果不能,请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请选择能或不能的同学按照题目要求对应作答)
(3)科研人员对野生型叶色基因与突变体甲的浅绿叶基因的模板链进行基因测序,部分碱基序列结果如下:

图中四种不同形状曲线代表四种碱基,峰的顺序表示碱基序列,且一个峰对应一个碱基。依据测序结果,突变体甲浅绿叶基因模板链的碱基在“↓”所指位置处发生了_______的改变,导致氨基酸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部分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精氨酸CGU;丙氨酸GCA;丝氨酸AGU、UCA),进而导致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异常,功能发生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