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1 . 遗传中很多时候有些比值因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请回答
(1)某花的颜色为常染色体遗传,花色有红花和白花,有两白花杂交,F1全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白花=9∶7,该花色受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2)小鼠中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但AA或BB会使个体死亡,请问黄毛短尾鼠的基因型是_____,如果两只黄毛短尾鼠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3)人的ABO血型由3个基因决定,分别为IA、IB、i,但每个人只能有其中的2个基因,IA和IB为共显性(即无显隐性关系),IA和IB都对i为显性。IAIA、IAi为A型,IBIB、IBi为B型,IAIB为AB型,ii为O型。一对基因型为IAi和IBi的夫妇,所生孩子血型有 _____种,比例为______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某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_____定律。
(2)种群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种。
(3)F2中白花和黄花的比例接近_____,F1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F2黄花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某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水稻(2m=24)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花小,为两性花。温敏雄性不育品系(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育)可用于杂交种的制备,但遭遇低温天气时会导致制种失败。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过程中,温敏雄性不育株作为母本时不需要进行人工___________操作,但需控制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该水稻温敏育性与否和T基因、Ub基因有关,不育临界温度为25℃,高温诱导Ub基因过量表达。T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正常的核酸酶(Rnase),t基因的表达产物无活性,UbmRNA可被Rnase分解。当温度高于25℃时,基因型为ttUbUb水稻表现为花粉败育,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将温敏雄性不育品系与抗白枯病水稻A杂交,获得F1,F1自交筛选雄性不育植株,再与__________杂交,多次重复后,筛选获得抗白枯病的温敏雄性不育系品系B.另有水稻品系C高产但不抗白枯病,画出利用上述实验材料繁育不育品系B、以及培育抗白枯病且高产的杂交种的简要流程图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非温敏雄性不育系品系甲,取品系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得F1全为可育,F1自交得F2中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F2可育株中的一些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可育性状,这样的个体在该部分可育株中的比例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4 . 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抗浓核病与不抗浓核病受等位基因D、d控制;体表有斑纹和无斑纹同时受另两对基因控制,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斑纹的有无,等位基因B、b控制斑纹颜色的深浅,A、a和B、b中的一对基因与D、d位于一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科研人员以纯合无斑不抗病品种甲为母本,纯合深斑抗病品种乙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抗浓核病与不抗浓核病的性状中:P_______为显性。斑纹通过色素分子累积产生,等位基因 A 控制无斑纹是因为 A 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_______,而导致无斑纹性状的形成。
(2)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纯合无斑不抗病品种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F2中无斑不抗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3)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基因D与基因_______位于一条同源染色体上,若D基因与另一对基因中的某基因位于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则在F1中会出现_______表型(不考虑性别)。
(4)在(3)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为鉴定一只无斑不抗病雌蚕的基因型,将其与若干只浅斑抗病雄蚕交配,F1中深斑雄蚕与浅斑雌蚕比例为1:1,则该雌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
2024-05-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花、红花、蓝紫花,其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紫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小组以白花(甲)、红花(乙)、蓝紫花(丙)三个品系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白花(甲)与红花(乙)杂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2:1:1.
实验二:蓝紫花(丙)自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白花(甲)、红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分析,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2)若让白花(甲)和蓝紫花(丙)杂交,则子代蓝紫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二中,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位小组成员计划让实验二F1中的某白花植株自交,并根据其后代的表型情况来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但另一位成员认为该方案不可行,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6 .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有关玉米籽粒颜色的问题:
资料1;玉米基因组中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C/c、R/r共同决定玉米种子的颜色,同时含基因A、C、R的玉米种子有色,其他基因型的种子皆无色。某产有色种子的植株X与3个已知基因型的植株杂交,获得如下结果:

杂交亲本1

杂交亲本2的基因型

杂交子代

产有色种子的植株X

aaccRR

50%产有色种子

aaCCrr

25%产有色种子

AAccrr

50%产有色种子

(1)产有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可能。根据杂交结果分析,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某产有色种子植株AaCcRr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若该产有色种子植株自交,后代产无色种子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资料2:研究发现,玉米籽粒的颜色还受其他基因的影响,其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E基因控制色素合成。Ds基因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Ds基因若从原来位置上断裂或脱落,E基因又能重新得以表达。而Ac基因存在时,Ds基因会从染色体上解离;Ac基因不存在时,Ds不解离、染色体不断裂。

(3)不考虑基因A/a、C/c、R/r。据资料2分析,基因型为EEDsDsAcAc的玉米籽粒的颜色为_________;Ds基因从原来位置上断裂或脱落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基因突变,原因是__________
(4)不考虑基因A/a、C/c、R/r。实际上基因型为E_Ds_Ac_的玉米,其自交所结的果穗上有色种子的颜色深浅不一(色素含量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7 .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的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下图。(设相关基因若一对为A/a,若两对为A/a、B/b,若三对为A/a、B/b、Cc,以此类推)

(1)奶油眼色至少受____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理由是____
(2)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F2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
(3)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____
(4)利用题中已有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即可获得奶油眼雌果蝇,写出可能的交配组合____(写出一种即可)。(写表型,注明是亲代还是F1、F2的哪种个体)
8 . 某昆虫的长翅(A)对截翅(a)为显性,体色灰体(B)对黑檀体(b)为显性,眼色(C/c和D/d基因控制)有红眼、朱砂眼、猩红眼。已知与体色及眼色相关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现有长翅灰体红眼雌虫与截翅黑檀体猩红眼雄虫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₁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灰体红眼:截翅黑檀体红眼中雌、雄比例也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只考虑眼色,随机交配,中红眼:朱砂眼:猩红眼=9:6:1,则红眼昆虫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朱砂眼昆虫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若只考虑翅型,亲本中长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利用F₁中翅型相同的昆虫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A、a基因的位置(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应采取的实验方案为:__,若子代昆虫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3)若已确定控制该昆虫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则F₁中长翅灰体红眼昆虫相互交配,只考虑翅型和体色,F₂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该昆虫群体中存在极少数的三体个体,三体个体部分基因拷贝数量多于一般昆虫个体,但基因总的表达量不一定高于一般昆虫。同一基因在不同个体中拷贝数不同,但总的表达量相同,称为剂量补偿效应。研究人员测定了3号染色体三体昆虫部分基因每个拷贝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示基因中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
②除三体昆虫外,雌昆虫X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存在剂量补偿效应,对于剂量补偿效应的实现方式,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雌昆虫两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表达,但表达量较低;
假设2:雌昆虫两条X染色体仅有随机一条上的基因表达。
若该昆虫的长触角与短触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G/g控制,长触角由显性基因控制。为验证上述假设,研究人员用纯合的长触角和短触角昆虫进行实验。让_______进行杂交,统计子代雌虫的表型及比例;若子代雌虫__________,则假设1成立;若子代雌虫____________,则假设2成立。
2024-05-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9 .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直翅红眼)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表中F1为亲本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PF1F2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直翅紫红眼直翅紫红眼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直翅红眼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注: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都相同。亲代中未说明的性状均为野生型。
(1)紫红眼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应对杂交组合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的各代昆虫进行________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的F1表型比例可判断卷翅为显性性状。丁组实验中,F2中卷翅与直翅的比值不是7:9的原因是:F2的卷翅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
(3)研究发现该昆虫的野生型均为Sd+基因纯合子,但极少数雄性T的体内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如图所示)。该Sd基因编码的蛋白质M可作用于R基因,使含有R基因的细胞在减数分裂的某时期发育异常并死亡(蛋白质M对r基因不起作用)。若用射线照射雄性T,可得到染色体片段移接到Y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变异雄性B(如图所示)。已知雄性T和雄性B均能与野生型雌性果蝇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①推测蛋白质M发挥作用使含R基因的细胞死亡发生只在________(填“间期”、“减数I”或“减数Ⅱ”)过程中。
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可将雄性________(填“T”或“B”)与自然界中的野生雌性杂交,若子代表型全为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2024-05-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番茄果肉的颜色由基因A/a与B/b控制。甲、乙两种番茄杂交,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
(2)不同的基因都具有各自稳定的特征性碱基序列,可通过电泳的方式加以区分,不同基因在电泳时显示的条带不同。四种番茄的基因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1~4代表不同的条带,已知丙的基因型是AaBB,则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与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约占图1中F2____

(3)F2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种;理论上,F2红色番茄中自交能产生橙色番茄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