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解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蓝粒小麦是小麦(核型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与小麦的染色体差异为细胞中的一对4号染色体被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配对和分离,而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两条4号染色体会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则可诱导这两条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叉互换。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种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蓝粒小麦的染色体组成判断,其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该实验中,亲本选用不育小麦作________,可免去除去未成熟花的特定花蕊的操作,从而节约人力,便于杂交制种。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仅考虑T/t、H/h基因)。
(2)F1中的不育株与蓝粒小麦(HH)杂交得到F2代蓝粒不育株,该蓝粒不育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为________(仅考虑T/t、E基因,若不含上述基因可用“O”表示)。让F2中的蓝粒不育株与小麦(hh)杂交,其目的是________
(3)杂交得到的F3蓝粒不育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核型为________。F3中的蓝粒不育株与小麦(HH)杂交,可在F4中得到符合育种要求的具有正常核型的蓝粒不育株(EHhTt),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蓝粒不育株与小麦(HHtt)的杂交过程________
2023-06-01更新 | 3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突变体是研究功能基因组的前提,转座子是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 DNA 序列。科研人员将玉米转座子进行改造,改造后的 Ac 转座子能够合成转座酶,但是由于缺失两端的转座序列而丧失转移能力。Ds 转座子不能合成转座酶,因此单独存在时也不能发生转移,只有同时存在 Ac 和Ds 时,Ds 才能以一定的频率从原位点切离插入到任意新位点中,同时使功能基因得以破坏或恢复。现将玉米转座子引入到水稻的 DNA 中,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到稳定遗传的矮秆突变株,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将Ac 和 Ds 分别导入水稻细胞,获得 Ac 和Ds 的转化植株,流程如下。
①首先将构建的 Ac 转座载体和Ds 转座载体分别与________混合培养。
②取水稻未成熟种子,消毒后接种于含有_____(答两类物质)以及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因愈伤组织具有_____特点,常作为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
③将完成转化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含有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培养后获得抗性植株,即 F0代。
(2)为了便于对转座突变体的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和定位,筛选 T-DNA   单拷贝插入,但没有表型突变的Ac 和 Ds 转基因植株 F0,杂交获得 F1代。通过 PCR 技术从中筛选出目标 F1植株(转座子插入法构建的突变体库中的植株),理论上目标F1植株占 F1个体总数的______。请从下图中任选一种目标F1______(填A 或B),画出其相应亲本 F0植株的基因组成及在染色体的位置______

(3)目标 F1 代植株自交获得F2代,可在苗期喷洒除草剂筛选转座突变体,理由是___。研究发现有些发生转座的植株并没有表型的变化,请分析原因_____(写出两种)。
(4)科研人员在众多转座突变体中发现一矮秆突变株,让其自交并筛选仅含有 Ds 而无 Ac 的植株,目的是____,并用Ds 做标签在基因组中定位且分离出矮秆基因。
3 .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被称为“红脸人”;有人能喝较多酒,刚开始脸色不变,越喝脸色越白,被称为“白脸人”;还有人酒量又好,喝酒又不脸红,被称为“正常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红脸人”体内会发生下图中代谢过程,产物为乙醛,"“白脸人”体内不能发生下图中的代谢过程,“正常脸人”体内会发生下图中代谢过程,产物为乙酸。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等位基因A和a的本质区别是_____
(2)红绿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红绿色盲相关基因、上述代谢中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两两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
(3)在全部人群中,“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种。
(4)一对“红脸人”夫妇,已育子女中有三种表现型,该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脸人”的概率为_____
(5)一对“红脸人”和“正常脸人”夫妇,已育子女中有“白脸人”和“正常脸人”两种表现型,该对夫妇再生一个“红脸人”女儿的概率为_____
2022-01-08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某动物(2n=4)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分裂的某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的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中发生过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B.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能确定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
C.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形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的四种配子
D.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该细胞存在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发生时期不同
2022-04-26更新 | 67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高三毕业班4月百校联合测评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乙代表马蛔虫(2n=4)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所代表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图示中的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
C.图甲所代表的染色体行为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D.马蛔虫体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
6 . 真核细胞内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基因组外的DNA,DNA的损伤可能会导致eccDNA的形成。下图中途径1、2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两种情况,a、b、a'和b'表示子链的两端,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途径1中酶2为_______,途径2中④过程需要_______酶的作用。
(2)途径2中a、b、a'和b'中为5'端的是_______
(3)观察过程①③可推测DNA复制采用了_______等方式,极大的提升了复制速率。eccDNA能自我复制的原因是_______
(4)下列属于eccDNA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A.DNA发生双链断裂B.染色体片段丢失
C.染色体断裂后重新连接D.DNA中碱基互补配对
(5)eccDNA在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肿瘤细胞分裂时,因eccDNA无_______(填结构),而无法与_______连接,导致不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由此可见,eccDNA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2022-01-27更新 | 937次组卷 | 6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关于性染色体起源,有假说认为“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如下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支持该假说的是(  )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X和Y染色体可以联会
B.部分生物的X染色体上存在重复基因
C.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刚毛的基因
D.控制雄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只有一个
9 . 科研人员研究核质互作的实验过程中,发现T-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可被显性核恢复基因RS(R基因)恢复育性,T-URF13基因(红基因)表示雄性不育基因,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内外均有核糖体分布
B.在减数分裂中R基因和T基因能进行自由组合
C.T基因通常通过卵细胞为载体传递给下一代
D.核(质)基因型为Rr(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雄性不育的概率是1/2
10 . 甲、乙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中有2个染色体组
B.甲图中①②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原因是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C.乙图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两种精子
D.乙图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