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4 道试题
1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探究了DNA复制的方式,下图的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注:培养方法为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再转至含14N的培养液中繁殖两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离心后会出现试管①结果
B.若为全保留复制,试管②是复制一代的结果
C.若为半保留复制,试管④是复制两代的结果
D.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离心技术等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将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全部DNA用14C标记后置于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8个精原细胞或8个精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该精原细胞可能只进行了1次有丝分裂
B.该过程中,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均有14C标记
C.该过程中,处于减数分裂Ⅰ的细胞均有14C标记
D.8个子细胞中,含有14C标记的细胞至少有2个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32P标记的一个DNA在不含32P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中有32P标记的DNA分子占1/(2n-1
B.含有m个鸟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n×m个
C.在一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D.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后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32P标记
4 . 放射自显影技术可用于区分DNA复制的方向,复制开始时,首先用低放射性的³H脱氧胸苷作原料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原料中进行培养,在放射自显影图像上观察比较放射性标记的强度,结果如图甲和图乙。图丙和图丁分别表示不同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图乙分别对应图丙、图丁代表的DNA复制方式
B.若解旋酶移动速率恒定,图丙表示的复制方式比图丁表示的复制方式效率高
C.⑤⑥复制完成后,两条完整子链中G与C含量之和相等
D.②③⑤是不连续复制,其模板链的3’端都指向解旋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滚环扩增技术(RCA)是借鉴自然界中病原生物体环状DNA分子滚环式复制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扩增方法,在致病菌、核酸肿瘤标记物、蛋白质、生物小分子和病毒检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图1为RCA原理示意图。具核梭杆菌为一种强粘附性消化道细菌,侵入肠黏膜后可诱导局部炎症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导致结直肠肿瘤的形成。科研人员采用基于RCA的荧光标记滚环扩增检测方法,实现了在微量样品及复杂环境下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图2为荧光标记滚环扩增检测过程示意图,过程②是使锁式探针环化的过程。其中nusG基因为具核梭杆菌的特异性基因,锁式探针为依据nusG基因序列设计出来的单链DNA分子,由两端的检测臂和无关序列组成。只有当环境中存在靶核酸序列时,锁式探针才能完成成环连接反应。检测探针中的荧光基团(FAM)距离淬灭基团(BHQ-1)比较近时,荧光会被淬灭。

   

(1)由图1推测,Phi29DNA聚合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与常规PCR相比,RCA缺乏___________环节,因此可推测RCA扩增过程中使用的Phi29DNA聚合酶不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
(2)过程②锁式探针完成成环连接反应需要___________的催化。肠道中含有多种微生物,为保证检测的特异性,在设计锁式探针时需保证____________,同时还需注意无关序列中不含____________
(3)若检测样品存在具核梭杆菌,检测探针中荧光基团发出荧光的原理是___________。该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 . 某精原细胞中的1个DNA有a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m个。将该DNA的双链都用15N标记,然后将细胞置于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无论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细胞在每次分裂之前都要进行DNA的复制
B.该DNA分子第n次复制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a-m)(2n-1)个
C.该精原细胞经过两次分裂结束后,含有15N标记的子细胞可能有2个
D.若该精原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个DNA都含有15N
7日内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研究表明,G-四链体是由G-四分体(由氢键连接4个G形成的环状平面)堆叠组成的核酸结构,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以及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或者RNA中。如图表示两种不同形式的由3个G—四分体形成的G3-四链体结构。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序列主要聚集在关键的基因组区域,如端粒、基因启动位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G3-四链体彻底水解形成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
B.富含G的基因组中的G-四链体不会影响原核生物DNA分子的复制
C.G-四链体复制、转录时氢键断裂分别需解旋酶、RNA聚合酶的参与
D.稳定端粒区域内的G-四链体结构可抑制癌细胞的持续增殖
8 . 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放射性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不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2024-06-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研究人员拟培育转fat1基因和fat2基因的转双基因猪,为避免fat1蛋白和fat2蛋白相互融合影响功能,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在fat1基因和fat2基因之间插入具有自剪切功能的2A连接肽基因,构建fatl-2A-fat2融合基因。2A基因的转录产物可通过“核糖体跳跃”断开位于2A肽尾端甘氨酸(G)和脯氨酸(P)之间的肽键,将2A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割成2个独立蛋白。图甲表示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成功构建融合基因的过程。图乙表示构建成功的包含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的部分片段,F1~F4、R1~R4表示引物。

   

(1)利用PCR技术可实现在体外快速大量扩增DNA,其与细胞内DNA复制的共同点是____(答出2点)。若图乙中融合基因的b链为模板链,则图甲PCR1中的引物甲与图乙中的引物____的绝大部分序列相同。
(2)PCR1和PCR2需要分开单独进行,原因是____。PCR3不需要引物,高温加热后fat1—2A和2A—fat2的双链解开,其中能正常延伸形成融合基因的是____(填序号)形成的杂交链。
(3)图乙构建的重组质粒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___。为确定fat1基因连接到重组质粒中且插入2A序列的上游,需进行PCR检测,若仅用一对引物,应选择图乙中的引物____。所融合基因经下图中的过程表达产生fat1和fat2两种蛋白,经检测发现通过该技术表达的fat1蛋白较正常fat1蛋白的分子量大,据该融合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原理推测,原因是____

   

2024-06-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招远市高考三模生物试题
10 . DNA的复制方式存在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子代—DNA—由亲本链和新合成的片段随机拼接而成)三种假说。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置于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多代,再转入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并提取不同世代大肠杆菌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0世代时DNA条带的平均密度为1.724,4.1世代时图示离心管最左侧DNA条带的平均密度为1.7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图可推知离心管管底位于图示左侧
B.1.0世代时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均会出现图示结果
C.3.0世代时图示右侧DNA条带的平均密度小于1.717
D.4.1世代时两个DNA条带含量比约为3: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