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双链DNA分子中,G+C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互补链中G+C占该链碱基比例为a/2
B.某双链DNA中C+G=46%,已知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A占28%,则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6%
C.一个有1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
D.某基因的两条链被15N标记,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复制n次后,含15N标记的DNA:不含15N标记的DNA=1:(2n-1-1)
2 . 某蛔虫(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将该蛔虫放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遗传物质的异常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只进行减数分裂
B.若细胞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至少经过了三次DNA复制
C.若细胞只有①③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D.若只有①②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1次有丝分裂
3 . 斑马鱼幼鱼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引起Piezol离子通道开放,进而诱导表面上皮细胞(SEC)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进行分裂。这种“无复制分裂”能保障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失活会影响SEC的无复制分裂
B.基因突变导致SEC具有了无复制分裂的能力
C.无复制分裂有利于幼鱼的快速生长
D.Piezol离子通道抑制剂可促进无复制分裂的发生
4 . 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2n=12)置于适宜条件(不含放射性元素)下,让该细胞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观察某个处于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A.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6个aB.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6个b
C.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6个a,6个bD.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6个b,6个c
5 . 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坐标图(甲)和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为细胞提供含放射性的原料,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75%
B.图甲中的③阶段包含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C.该动物为雌性,图乙中的细胞g所处的时期可以对应于图甲中的GH段
D.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甲的JKLM段
6 . 重组PCR技术是一项新的PCR技术,通过重组PCR技术能将两个不同的DNA连接成为一个新DNA分子。某科研小组从猪源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LTB和ST1两个基因片段,利用重组PCR技术构建了LTB—ST1融合基因,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物质除了引物和模板链﹐还需要加入________
(2)从P2,P3两种引物的角度分析,LTB和ST1基因能够融合的关键是______。PCR1和PCR2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②过程不需要加入引物,原因是________
(3)科研小组为了检测是否成功构建出融合基因,将反应后体系中的各种DNA分子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则融合基因最可能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7 . 将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8,全部DNA用32P进行标记)放在含有31P的培养液中进行了两次分裂,同时进行荧光标记观察基因分布(A基因红色、a基因绿色、B基因黄色、b基因蓝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观察到细胞的两极红、绿、黄、蓝荧光点各有一个,含有32P的染色体有8条,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
B.如果观察到细胞的两极红、绿、黄、蓝荧光点各有一个,含有32P的染色体有16条,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
C.如果基因A、B在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两个蓝色荧光点,则该染色体中一个单体含有32P,一个单体不含32P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会看到红色、绿色荧光点各一个,黄色荧光点两个
2023-04-06更新 | 4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8 . 果蝇(2n=8)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仅图示部分染色体,此过程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含2套遗传信息和2个染色体组
B.a和e同时进入一个精细胞的概率1/16
C.该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最多有6条核DNA单链含32P
D.所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③和④可能是一对性染色体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曾有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密度梯度离心、DNA紫外光吸收光谱等方法对此进行研究,实验基本操作及结果如图:

(注:大肠杆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即为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峰值越大,表明该位置的DNA数量越多;在培养到6、13、20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大肠杆菌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如图2中b、c、d所示)
1.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液中的氮元素主要是用于合成四种脱氧核苷酸
B.实验过程中需要提取亲代DNA分子,用于对照
C.实验过程中密度梯度离心的速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本实验不可以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来最终确定DNA的复制方式
2.本实验延长至40分钟,预期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A.若为全保留复制,则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位置,另一个出现在Q点位置
B.若为半保留复制,则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位置,另一个出现在Q点上方位置
C.若为分散复制,则峰值多个,均出现在Q点位置上方
D.若将实验产物加热至100℃后再离心,无论是哪种复制方式,每个峰值均等大
2023-03-31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被选择性的添加甲基基团而发生DNA甲基化,甲基化修饰的基因往往不能表达。已知鼠的灰色(A)与褐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图表示部分被甲基化的DNA片段及遗传印记对小鼠等位基因表达和传递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而生物的性状可发生改变
B.甲基化后的DNA在复制时,碱基配对的方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从图中雌配子的形成过程可断定DNA甲基化是不可以遗传的
D.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色∶褐色=1∶1
2023-03-22更新 | 8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