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现有基因型为MmRr的二倍体生物,甲图细胞表示其体内同一性原细胞的两个子细胞分裂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生物某器官的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丙图表示该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Ⅰ两条子染色体分别为M和m基因,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过程分析是因为发生了_____,图甲中细胞Ⅰ的名称是_____。如果将细胞中染色体全部计算在内,图甲细胞Ⅰ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条。
(2)甲图Ⅱ中发生的变异称为_____,该性原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如果正常完成受精作用,未发生变异的后代占_____
(3)图乙中出现de段的原因是_____,该生物若进行有丝分裂,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期。
(4)图丙中,处于A状态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_____,在图丙的细胞中,处于图乙中cd段的有_____
(5)用32P标记该动物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上述减数分裂。用32P标记该动物另一性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B.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6)观察金丝猴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时,常选雄性金丝猴睾丸为实验材料,而不选雌性金丝猴卵巢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一点)。
2023-07-31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果蝇(2n=8)的精原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在此过程中依次截取不同时期的1个细胞观察,其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时期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有5种,每条染色体均发出明亮荧光
B.Ⅲ时期时,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情况
C.Ⅳ时期时,细胞中含有1条Y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有一条单体荧光被抑制
D.V时期时,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可能观察到3条染色体发出明亮荧光
3 . 将某二倍体动物(2n=6)的一个精原细胞全部核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用32P标记,然后放在31P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两次连续的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后的每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2P标记
B.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条
C.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
4 . 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2n=4)连续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及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乙、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图丙所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__。图甲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是______,该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最多为______个。
(2)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丁中______段,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丁中______段。
(3)若图乙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卵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
(4)若一个未被标记的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情况是______
(5)已知该动物还存在另外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经基因检测该动物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共有Yr和yR两种,且数量比例接近1∶1.由此推断出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请将其画在下图的方框中。
5 . 下列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个
②在一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后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中有标记的DNA单链占1/2n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 . DNA测序时,将适量待测单链DNA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DNA聚合酶分为四组,每组分别加入适量ddGTP、ddATP、ddCTP、ddTTP。在子链合成中如果利用的是dNTP则延伸继续,如果利用的是ddNTP则终止延伸。分离4支试管中所有子链片段,分泳道进行电泳(其分离原理仅依据分子量大小),用放射自显影法显示后结果如图,则此片段序列如_____所示(       
   
A.3'-GATCCGAAT-5'B.3'-TAAGCCTAG-5′
C.3'-GGAAACCTT-5'D.3'-TTCCAAAGG-5′
7 . 下图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基本流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RCR”技术,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都需要加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B.若样本被污染,RNA酶将病毒RNA降解,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
C.若只考虑一个DNA,其复制了n次,则整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到2n+1-2个荧光信号
D.若样本RNA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通过①产生的DNA中T占碱基总数的20%
8 . 将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的核DNA用15N标记,已知核DNA共含有a个碱基,胞嘧啶的数量为b,将该精原细胞置于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下列关于该精原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进行n次有丝分裂,则第n次需要消耗的腺嘌呤数为(a-b/2)×2n-1
B.若该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三次分裂中期时细胞中含0~8条被15N标记的染色体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被15N标记的DNA和染色体均为8条
D.若依次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分裂后产生了8个细胞,则其中只有4个细胞中含15N
9 .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DNA分子含有m对碱基,其中G含有n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其需要消耗的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m-n)个
B.洋葱根尖细胞(2n=32)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染色体数2N)置于不含32P培养液中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中含有32P标记的子细胞有2个、3个或4个
C.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基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D.某基因的一条链被15N标记在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n次后,含15N标记的DNA∶不含15N标记的DNA=1∶(2n-1)
10 . 某二倍体动物(2n=8)的基因型是AaXBY,其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将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再转入到普通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图中只对A/a基因位置进行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不能直接参与受精作用
C.该细胞中带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为3或4
D.与该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分裂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XBY和aXBY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