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为验证“DNA是半保留复制”,研究者用蚕豆根尖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大约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分别取样,检测细胞染色体DNA的放射性分布情况
步骤②取出根尖,洗净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大约两个细胞期的时间

(1)步骤①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依据“DNA半保留复制”推测,步骤①完成后,细胞中每一个DNA分子的__________都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
(2)若处于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且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则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

(3)蚕豆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蚕豆根尖细胞经上述实验获得的所有子细胞中,带放射性标记的细胞的个数范围是______
2021-10-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对DNA的复制方式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培养方法

细胞分裂次数

操作

实验结果

已知

14N的普通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多次

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第一步

15N标记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多次

第二步

14N的普通培养液培养第一步所得大肠杆菌

一次

第三步

继续用含14N的普通培养液培养

一次

(1)请在表格第二步、第三步实验结果的空白试管上标出条带位置及名称_______
(2)如果在第三步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培养,使大肠杆菌再分裂一次,则实验结果试管上条带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除引物和能量外,还需提供的条件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四种脱氧核苷酸   ②DNA模板   ③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④DNA聚合酶
(4)在细胞分裂间期,线粒体的数目增多,具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I.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II.细胞利用具他生物膜装配形成; Ⅲ.线粒体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实验中采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I、II、皿中选择)。
2021-04-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3 . 请回答有关DNA复制方式探索过程的一些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后,又提出了DNA自我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即复制产生的DNA双链中保留了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对DNA复制方式还有全保留复制等假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米西尔森和斯塔尔试图用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证明,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①他们将大肠杆菌置于含有13C和15N的培养液中生长,这些细菌的DNA中含有大量13C和15N,其中15N出现在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
②之前研究表明,只含有13C和15N的DNA比只含有12C和14N的DNA要重,将全被13C和15N标记的细菌转入只含有12C和14N的培养液中生长繁殖一代,将这一代细菌DNA进密度梯度离心发现,这种DNA的“重量”正好介于只含有13C和15N以及只含有12C和14N的DNA之间,这表明在DNA复制时含13C和15N的链是复制的模板,而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含____________,而另一条链含____________,这一点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为半保留复制的初步证据。
(3)据此推断,若DNA分子的两条链都被15N标记,在不含15N的环境中经过若干次复制形成n个DNA分子,其中含15N的DNA的比例为__________
20-21高二上·江西南昌·期中
4 . 为验证“DNA是半保留复制”,研究者用蚕豆根尖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大约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分别取样,检测细胞染色体DNA的放射性分布情况
步骤②取出根尖,洗净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大约两个细胞期的时间

(1)步骤①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依据“DNA半保留复制”推测,步骤①完成后,细胞中每一个DNA分子的__________都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
(2)若处于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且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则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

(3)蚕豆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蚕豆根尖细胞经上述实验获得的所有子细胞中,带放射性标记的细胞的个数范围是______
(4)DNA分子能精准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南昌新东方】+2020年11月江西南昌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 6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研究人员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研究DNA复制的机制。关于DNA复制,科学家曾提出三种假说,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先用含有15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多代,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__________分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最终得到含15N的大肠杆菌,DNA单链中两个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相连。
(2)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下图离心管A中的条带分布,将F1DNA用解旋酶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离心管B中的条带分布。根据实验结果,某同学排除了“弥散复制”假说,依据是__________。但该同学错误地认为仅根据离心管B中的条带分布就能说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你反驳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说,研究人员将上述F1代大肠杆菌继续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请预测支持“半保留复制”假说的实验结果:离心后DNA分子在离心管中的条带分布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上图表示细胞中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已知该DNA分子含有48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的速度为105个碱基对/min,则此DNA复制约需要30s,而实际时间远远小于30 s,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分析回答:
   
(1)甲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期,乙表示___________过程,丙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过程通过_____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上。
(3)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_次。甲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探究甲过程的方式。
7 .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是常用的细胞增殖标记物,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选择性地结合到细胞DNA分子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只有DNA两条链都含BrdU才被染为浅蓝色,否则为深蓝色。
(1)如果用富含BrdU的完全培养液来连续培养洋葱根尖(其细胞周期为12h),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请简要写出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2)洋葱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观察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被染成深蓝色条数为__________
(3)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观察,细胞内的16条染色体的染色情况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019-12-0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在研究DNA复制机制的过程中,为检验“DNA半保留复制”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者用洋葱根尖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将洋葱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大约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分别取样,检测分裂后期细胞DNA的放射性分布情况
步骤②取出根尖,洗净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大约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1)步骤①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依据“DNA半保留复制”假说推测,步骤①完成后,细胞中一个DNA分子的_________具有放射性。
(2)若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且第三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占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3)若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说不成立,应为全保留复制。
2019-08-22更新 | 57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校生物活动小组要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学习,对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分子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该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 -DNA;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 –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上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位置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
如果DNA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________,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二代(Ⅱ),请分析:
如果DNA1/4在重带位置3/4在轻带位置,则是________
如果DNA1/2在中带位置1/2在轻带位置,则是__________
(2)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 ,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用到的最主要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11-12高三上·江西·期中
10 .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 _____         。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 _____   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 _____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 _____ 等条件。
4.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 _____

5.)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结果C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_____  。
2019-01-30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