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07 道试题
1 . 菠萝、仙人掌以及其他一些多肉植物通过CAM代谢途径(气孔夜间开启,白天关闭)来适应干旱环境。如图为菠萝叶肉细胞的CAM代谢途径示意图,图中苹果酸是一种酸性较强的有机酸。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上,提取光合色素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菠萝叶肉细胞中参与固定CO2的物质有___________。夜晚,菠萝细胞内消耗NADH的场所可能有___________
(3)中午12点,若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在短时间内菠萝细胞内C3合成速率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图中苹果酸通过过程a运输到液泡内,也会通过过程b运出液泡进入细胞质。推测过程b发生在__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过程a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写一点)。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谷氨酸能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信号传递机制,它涉及多种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及谷氨酸转运体,可调节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进入突触间隙的量,调节机理如图所示(图中VGLUT为神经元内的囊泡谷氨酸转运体,Cs为降解VGLUT的酶,EAAT、SN和SAT为细胞膜上Glu、Gln的转运体)。回答下列问题:

(1)星形胶质细胞(一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辅助作用,具有______等多种功能。
(2)突触前神经元释放Glu的方式是_____,该过程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u作用于NMDA后,导致______(填“Na+”“K+”或“Cl-”)大量内流,完成兴奋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______
(3)若细胞内Cs的活性受到抑制,会导致突触前神经元内VGLUT的含量______;若突触间隙中Glu的含量升高,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
3 . 富含N、P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某湖泊后,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当地政府部署了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并实施环境整治,成功将该区域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中N、P等营养素富集会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蓝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湖中多种鱼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降低。
(2)生态修复后,湖泊水清鱼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合理地利用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湿地内湖泊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部分营养关系如下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用文字表述,不填数值),图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______,n的数值为______

   

(3)引入对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芦苇等水生植物来修复该湖泊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修复后建立的湿地公园具有很多功能,如游玩观赏、某些植物可入药、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等,以上功能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有_____
(4)水绵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除磷。已知无机氮源能提高水绵的除磷量,且NO3-的作用效果大于NH4+的作用效果。请设计实验对上述观点加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
4 . 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提纯的天然抗癌药物。为快速检测紫杉醇,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紫杉醇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抗紫杉醇单克隆抗体的获得所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
(2)过程①用化学方法诱导融合时可选用_______,能得到______类两两融合的细胞。
(3)为获得杂交瘤细胞,应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细胞甲进行筛选,然后通过专一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获得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若要在体外培养液中培养筛选的杂交瘤细胞,需要将培养液放置在95%空气和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_______
(4)紫杉醇是红豆杉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欲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的紫杉醇,应将红豆杉的外植体培育到愈伤组织阶段,原因是_______。研究人员用少量果胶酶处理红豆杉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由愈伤组织培养阶段转入细胞悬浮培养阶段。悬浮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原因是_______。据下图分析,为使紫杉醇总产量最高,图中最适合的2,4-D浓度应为_______mg/L。

   

5 . 科研人员发现,小鼠Y染色体上与性别决定有关的M基因片段可转接到X染色体上。含M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不含M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雌性,仅含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注:M基因的数量和位置不影响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1)一个基因型为XYM的受精卵中的M基因丢失后,可以发育为能产生可育______(填“雄”或“雌”)配子的小鼠A;现有一只含有两条性染色体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B(含有一个M基因),为探究该雄鼠B的基因型,请你利用上述材料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预期及实验结论。(假设实验过程不发生M基因片段转接和丢失)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实验结论:
①若杂交后代中雌性:雄性=2:1,则该雄鼠B的基因型为_______
②若_______,则该雄鼠B的基因型为XMY;
③若_______,则该雄鼠B的基因型为______
2.(2)该种小鼠的短尾、长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D、d控制。小鼠甲和小鼠乙均是由基因型DdXYM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小鼠甲为该受精卵正常发育而来的雄鼠,小鼠乙为受精卵中M基因丢失发育成的雌性小鼠。小鼠甲和小鼠乙杂交,F1中短尾雄性占______,其Y染色体来自于小鼠______。实际上,小鼠甲和小鼠乙杂交所得F1中短尾个体仅占2/3,科研人员证实是因为含有基因D的部分精子致死,则含基因D的精子的致死率为______
6 . 某种昆虫(XY型)的斑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基因D/d的控制。某实验小组让斑翅雌虫和正常翅雄虫交配得到F1,F1中斑翅:正常翅=1:1。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中杂交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斑翅和正常翅的显隐性关系。
(2)小组成员甲提出建议,通过统计子代斑翅和正常翅在雌、雄虫中的比例来判断斑翅和正常翅的显隐性关系。若统计结果是______,则正常翅对斑翅为显性。
(3)若根据小组成员甲的建议得出的统计结果为雌、雄虫中斑翅与正常翅的比例均是1:1,无性别差异,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小组成员讨论后,认为需要设计杂交实验来进一步探究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实验方案如下:让亲本斑翅雌虫和F1中斑翅雄虫杂交,统计F2雌、雄虫的表型及比例。
①结果显示F2的表型及比例为斑翅:正常翅=3:1,则说明显性性状是______
②为进一步判断基因D/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小组成员统计了该对相对性状在F2雌、雄虫中的比例。若统计结果为______,则说明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统计结果为______,则说明______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7 . I.供体细胞的分化状态和表观遗传修饰模式是影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供体细胞RNAmA修饰(即RNA某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对猪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者进行系列实验。
(1)核移植的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核移植后的重构胚发育至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转移到代孕母体子宫内以获得子代个体,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医学研究。
(2)RNAm6A修饰可通过提高mRNA结构稳定性来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甲组)属于多能干细胞,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乙组)则是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研究者比较了两细胞内RNAm6A修饰水平及其作为核供体时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结果如图1、2。结果表明,核供体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越低。

II.兰花人工种子由人工种皮、原球茎和人工胚乳构成。原球茎是由胚性细胞组成、形态类似球茎的结构,可发育成完整植株,人工胚乳可调控原球茎的休眠,并为原球茎的发育提供营养成分和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3)从盆兰花获取茎尖,对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接种于培养基,茎尖通过_______后生长为原球茎。原球茎在发芽培养基上可很快长出幼叶,然后在生根培养基中形成完整植株。
(4)将原球茎切成小块,转入增殖培养基进行继续培养,可以得到大量原球茎,实现兰花的快速繁殖。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椰子水,原球茎会长得更饱满。不同成熟度椰子的椰子水对原球茎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推测原因是不同成熟度椰子的椰子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存在差异。
(5)某实验研究发现,与添加用过滤除菌法处理的椰子水(A组)相比,人工胚乳中添加用湿热灭菌法处理的椰子水(B组)使原球茎的休眠时间变短。研究人员推测B组原球茎休眠时间短的原因是脱落酸被破坏。作出上述推测的依据是:椰子水中有脱落酸;____________________;脱落酸不耐高温。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武宁尚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注:相对多度指的是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中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该群落演替与在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的演替_____(答出2点区别即可)。
(2)第7年该群落的优势物种是_____,且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_结构,造成该群落中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____,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在于_____
(3)在调查该群落植物丰富度时,根据物种乙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特点,应采用_____的方法来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据图分析,第20年至第6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
(4)退耕还林后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因为其_____而增强。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武宁尚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 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______,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 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__;②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武宁尚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随着酒的消费量增加,解酒药物的需求随之增加。科学家发现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______,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分析: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
Ⅲ.若子代全为“不醉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