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44 道试题
1 . 沙门氏菌是影响畜产品品质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若使用庆大霉素(GM)等抗生素治疗,会有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残留等问题。如使用植物乳杆菌等益生菌(可分泌抗菌物质)替代治疗,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已知MRS培养基常用于培养植物乳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LPC(用MRS培养植物乳杆菌后获得的上清液)对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不同处理下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需选用物理状态为______(填“液体”或“固体”)的培养基,才能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沙门氏菌的种群数量。据图1分析,该实验结论为______。若不改变现有条件,沙门氏菌组继续培养72h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限制其种群增长的生物因素是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LPC对沙门氏菌的作用机制,对实验组的LPC进行了如下处理:NaOH-LPC(加入NaOH调节pH值至近中性)、Heat-LPC(用100℃处理15min),再采用______(方法)接种沙门氏菌进行抑菌圈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设置MRS组的目的是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LPC的热稳定性______(填“强”或“弱”),LPC对沙门氏菌发挥作用的机制是______
2 .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虫是一种体型微小的腔肠动物,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钙质“骨骼”能形成珊瑚礁,因体内有共生的虫黄藻而色彩斑斓。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一种珊瑚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对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可初步确定是该群落的_____。大多数珊瑚礁生长的水深范围是0~50米,影响造礁珊瑚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2)不同含碳物质的碳元素中同位素13C含量不同,13C值是追踪生物食源的常用指标。下图1表示珊瑚虫食源相关物质的13C的来源及13C含量相对值。(虫黄藻和珊瑚虫的13C值分别用13CZ13CH表示)

①珊瑚虫的13C含量会因其营养来源发生变化,珊瑚虫从海水中浮游生物获取的能量比例越大,13CH值就_________
②分别从珊瑚礁区1和礁区2随机采集珊瑚,检测虫黄藻密度、13CZ值和13CH值,结果如图2、图3 所示 (△13C值=13CH值-13CZ值)。

已知珊瑚礁区1水体更清澈,虫黄藻光合作用强度更高,但研究显示两个礁区的珊瑚共生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并无明显差别,结合图1图2和图3分析,礁区1的珊瑚维持体内有机物供应的策略是_________。礁区2的珊瑚维持体内有机物供应的策略是_________
(3)珊瑚对环境变化及为敏感,若长时间高温胁迫会导致珊瑚虫体内虫黄藻减少或虫黄藻失去颜色,出现白化现象,珊瑚虫死亡。针对已经发生大面积不可逆白化的退化珊瑚礁,修复该生态系统时,选择适量的珊瑚等多种生物,既适应环境,又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遵循了_________原理。目前比较成熟的修复技术有两种。一种是人工移植:采摘供体珊瑚移植到退化区域,主要利用珊瑚旺盛的无性繁殖能力;一种是人工培植:供体珊瑚排卵时,收集受精卵,在养殖场内人工养殖后投放到退化区域。据此分析人工培植的生态学优势是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4年高三五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一模)生物试题
3 . 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能力有限,大量线粒体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定向转运到线粒体。如图表示线粒体蛋白的转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受损会引起肝细胞死亡和肝衰竭,主要与缺乏能量供应有关。科研人员将线粒体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A混合形成复合物,将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射,靶向递送至活体大鼠的肝脏。关于上述研究,下列推测合理的有_______。
A.蛋白质A可能与肝细胞特异性识别有关
B.该复合物可提高肝细胞内丙酮酸有氧分解的速率
C.口服该复合物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D.该复合物进入肝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图中过程①主要发生在_________期,此过程需要________(答出3种)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3)若图中M蛋白催化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则M蛋白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有关(填具体生理过程)。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最可能抑制了过程__________(填编号)。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4 . 单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其来源及后续分化过程如图1所示。跨膜的B7蛋白质家族分子主要包括B7-1、B7-2,常表达于单核细胞等细胞的表面,能提供T细胞免疫效应所需的协同刺激信号,同时也参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移植排异等病理过程。

(1)图1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可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炎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可转化为M1型或M2型,两者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不同作用。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有治疗效果,为探究大黄酸治疗NASH与巨噬细胞转化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实验研究,分组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处理实验结果
健康小鼠+生理盐水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甲组<丙组<乙
组;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甲组≥丙组>乙组。
NASH模型小鼠+生理盐水
__________
①丙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
②请结合实验结果分析,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对NASH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大黄酸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
(2)RT-PCR可用于B7-2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细胞的建立,采用RT-PCR方法,可从单核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编码人B7-2全长的cDNA片段,过程如图2所示。RT-PCR体系需要的酶为__________,若加入的mRNA为a个,则得到图示B7-2全长的cDNA片段的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______个引物A。
(3)为制备鼠抗人B7-2单克隆抗体,以B7-2为抗原进行免疫后,将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特定的___________进行第一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进___________行克隆化培养后用____的方法进行检测,经多次筛选和培养,能得到分泌抗人B7-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5 . 众所周知,大熊猫除了耳朵、眼圈、四肢是黑色,其余的地方均为白色。迄今为止,有实体或照片的棕白相间大熊猫仅有七例。陕西大熊猫“七仔”是我国极其罕见的棕白色大熊猫。它的父母及后代均为黑白毛色。2024年3月4日,中国科学家揭开秦岭棕白色大熊猫之谜——色素沉着相关基因突变,最可能是导致棕白色大熊猫的遗传基础。
【资料一】研究人员通过透射电镜分析高度着色毛发部位,发现黑色毛发中的黑素体着色均匀,而棕色毛发的黑素体结构散乱,存在缺陷。
【资料二】研究人员从35只大熊猫新鲜粪便或血液样本中提取DN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显示,棕白色大熊猫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BACE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与黑白色大熊猫相比,棕白色大熊猫的BACE基因发生了25个碱基对的缺失。
【资料三】研究发现棕白色大熊猫为突变纯合子,四只秦岭黑白色大熊猫和一只圈养黑白色大熊猫为杂合子,而其它黑白色大熊猫均为野生型纯合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棕白色与黑白色是一对___________。其中棕白色是_____________(“显”或“隐”)性性状。
(2)在对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收集到55份粪便,经检测来自45只个体,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到60份粪便,经检测其中21份来自与第一次相同的15只个体,其余39份来自其他25只个体,据此估算该大熊猫种群数量为_________只。
(3)秦岭地区以外的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特殊毛色的大熊猫,请结合文中信息,推测“七仔”等棕白色大熊猫只出现在秦岭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要继续深入研究棕白色大熊猫遗传之迷,研究课题可以是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6 . 鱼梁洲环岛景观带是襄阳市汉江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发展规划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生物炭改良沙洲土壤,并栽种多种植物,将其打造为“城市绿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景区步道两侧绿地郁郁葱葱,沿河芦苇随风摇曳,湖心浮萍身姿绰约,体现出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鱼梁洲已建设成为集固碳供氧、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憩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芯”,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2)生物炭是科研人员利用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高温处理制成,生物炭可以稳定地储存碳元素长达数百年。生物炭的制备过程类似于碳循环中______的形成过程。
(3)为探究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处理条件对观赏植物菊苣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处理

株高(cm)

株重(g)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

率(μmolm-2·s-1

组1

不施肥

7.0

1.1

19

3.4

组2

常规施肥

10.4

2.5

22

3.7

组3

常规施肥+生物炭

13.0

4.9

28

4.0

①常规施肥能为菊苣提供更多的___________等大量矿质元素(写出2种),因此,组2叶绿素含量比组1高,也有利于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____
②生物炭一方面可促进极细的土粒凝聚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另一方面具有较丰富空隙结构,使土壤通气状况得以改善。据此结合上表数据,推测组3的株高和株重均比组2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7 . 紫杉醇是红豆杉产生的一种高效抗癌药物,但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匮乏,且红豆杉植株紫杉醇含量极低,导致了紫杉醇的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研究人员尝试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材料可选自柴胡的不同部位,则下列不适合选用的细胞___(填字母)
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
C.成熟筛管细胞D.茎尖分生区细胞

(2)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___代谢物。据图分析培养液中2,4-D对细胞生长、紫杉醇合成的作用分别是___,为获得最大紫杉醇总产量,最适合的培养液中2,4-D浓度应为___(填“0.5”“1.0”或“2.0”)mg·L-1

(注:细胞生长速率指每天每升培养基中增加的细胞干重数。)
(3)将红豆杉与柴胡组织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经诱导后获得愈伤组织,显微观察发现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所减少,但来自柴胡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融合过程中,生长缓慢的亲本染色体往往被选择性地排斥掉,因此在分裂过程中___(红豆杉/柴胡)的细胞周期较短,使得两者的染色体不能同步分离。
(4)“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法”可以将一个亲本的部分染色体或染色体上的某些片段转移到另一个亲本内,获得不对称杂种植株。大剂量X射线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从而导致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IOA)可以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染色体数目、形态正常),抑制细胞分裂。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融合前要用X射线照射___(红豆杉/柴胡)的原生质体,用IOA处理另一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后只有杂种细胞能持续分裂,直接原因是___
(5)科研人员对获得的部分植株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计数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如下:
后代植株类型染色体数目、形态DNA分子标记鉴定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无红豆杉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和新的DNA片段
由表可知,后代植株中______类型一定不是所需植株。科研人员推测杂种植株的染色体主要来源柴胡的染色体,另一方亲本的遗传物质可能不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杂种植株细胞中,而是以DNA片段的方式整合进柴胡的基因组,作出以上推测的依据是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8 . 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包括“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A、B、C组成生物群落,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

(1)上图碳循环模型图中,④为___途径。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___(填图中序号)。
(2)“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若要达到此目标,上图要满足___(填图中序号)关系。“碳封存”就是把大气中的CO2存储在自然界的一些碳储库(如土壤碳库)中,湿地泥炭地是重要的“碳储库”,其单位面积有机碳密度是土壤的6倍~15倍。若泥炭地被排干,则会大量释放二氧化碳,据此分析泥炭地储碳能力强的原因是___
(3)下图是森林土壤部分生物微食物网,其中有碎屑食物链(以有机碎屑为第一营养级)和捕食食物链,请写出捕食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___。短时间内若食菌线虫大量减少,根食性线虫数量会___

(4)经调查该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营养级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单位:107kJ·a-1
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同化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

142.071.5
7.0
45.5
22.5

10.01.0
4.5
4.03.51.02.5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107kJ·a-1。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9 . 茶园中常见昆虫主要由体积较小的小绿叶蝉、飞虱等害虫和体积较大的草蛉、寄生蜂等天敌型益虫组成。粘虫黄板由塑料板和厚黄胶组成,黄胶主要利用趋色原理诱粘茶园昆虫。科研人员利用粘虫黄板诱粘茶园昆虫,调查其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昆虫种类数量
小绿叶蝉268
飞虱46
草蛉2
寄生蜂158
(1)小绿叶蝉是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治小绿叶蝉,从环境容纳量(K值)的角度,应将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控制在___水平。
(2)粘虫黄板主要利用信息传递类型中的___信息诱粘茶园昆虫。研究表明,害虫与天敌的数量在茶园中呈现周期性波动,天敌型益虫的高峰期通常会___(填“早于”或“晚于”或“同步”)害虫的高峰期。
(3)与农药防治相比,黄板防治的优点是___。根据表1结果,科研人员认为使用黄板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对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理由是___
(4)实践证明,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可取得板栗、茶树两旺,提高经济效益。表2是栗-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群落结构的部分数据。
表2
平均树高(m)根系的分布情况
栗-茶间作板栗4.24主要分布在地下20~40cm
茶树1.07主要分布在地下0~20cm
①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结合表2数据,从群落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栗-茶间作模式下可取得板栗、茶树两旺的原因是___(答出一点即可)。
②与单一茶园相比,栗-茶间作模式下,害虫数量减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10 . 香蕉枯萎病菌对香蕉种植业极具破坏性,由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感染香蕉植株所致,为防治香蕉枯萎病,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勺拮抗菌株,筛选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要得到10-1的土壤稀释液,应取5g土壤加入___mL无菌水中充分震荡。步骤Ⅰ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__法,步骤Ⅱ的主要目的是___
(2)筛选拮抗菌时,在PDA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含有___的菌液,在A、B、C、D处放置含有待选拮抗菌的滤纸,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___来比较拮抗能力的强弱。
(3)已知菌株S可抑制尖孢镰刀菌,将菌株S施于香蕉种植园的土壤中,并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若要筛选出与菌株S存在协同作用的有益菌,应选择施加菌株S后数量变化趋势是___(下降/上升/不变)的有益菌。
(4)若筛选到与菌株S存在协同作用的有益菌P,为验证菌株P与S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下表中所列方案:
培养基预先涂布菌株点接菌液
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
固体培养基菌株X接种菌株S

各实验组点接的菌液中应含有的菌株分别是:实验组2___,实验组3___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