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09 道试题
1 . 平衡致死遗传现象首先在果蝇中被发现,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带有两个非等位的致死基因(不存在染色体互换),任意一个致死基因纯合即致死,成活的个体均为杂合子。平衡致死品系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可以将杂合状态永久保存,省去了后期选育的繁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批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经诱变处理后得到裂翅突变体品系。已知裂翅和直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裂翅突变体与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杂交,后代既有裂性状翅又有直翅,则裂翅对直翅为_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该裂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该裂翅基因纯合致死。将A/a控制的存活与致死看作一对相对性状,则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填“存活”或“致死”)。
(3)将裂翅突变体进行自由交配,发现后代只有裂翅,推测裂翅品系中存在平衡致死现象,若另一种致死基因为B,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

   

(4)现已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现提供表格所示的三种纯合品系,确定裂翅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
品系名称基因位置品系特征
黑檀体3号染色体红眼、黑檀体、直翅
紫眼2号染色体紫眼、灰体、直翅
野生型
红眼、灰体、直翅
杂交方案:
第一步:将裂翅突变体与上表纯合品系中的_________(填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1
第二步:选择F1中表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与上表纯合品系中的_________(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F2_________,则裂翅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2 . LNS综合征是先天性代谢病,患者表现为智力低下,手和脚不自主动作等。已知LNS是由次黄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缺失引起的,男性患者多幼年夭折。目前LNS致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因此构建LNS动物模型在疾病致病机理研究和治疗方式探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经观察发现,患者均为男性,且其双亲均表现正常,据此可以判断LNS的遗传方式为_____,患者均为男性的原因是:_____
(2)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新西兰兔早期胚胎的HPRT基因3号外显子进行定点敲除,经胚胎移植后得到患病仔兔R1,R2,该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
现准备提取仔兔耳组织细胞进行表型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请完善实验步骤:①_____清洗;②_______处理(3-5h)。

(3)研究发现对动物早期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可能会因为不同细胞突变程度不同从而出现嵌合状态,称为嵌合体,因此需对仔兔R1,R2进行进一步鉴定。经研究发现表达HPRT蛋白的细胞暴露于6-TG时,细胞生长会受到抑制,不表达该蛋白的细胞则能够正常生长。现采用细胞计数的方式评估6-TG对仔兔R1,R2的耳组织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与此同时,科研人员提取两只仔兔的耳组织基因组,对HPRT基因3号外显子附近序列进行PCR,产物经测序结果如图3所示。

结合题干信息和图3,试分析图2的实验现象及原因。实验现象_____。原因_____
3 . 铁对心脏功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心肌细胞中SLC40A1过度表达会导致心肌细胞中明显铁缺乏,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进而导致心脏衰竭的发生,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心肌细胞中Fe2+缺乏会导致心脏衰竭,可见无机盐具有_________的重要作用。
(2)铁缺乏,会导致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从而影响_________,导致能量供应异常。
(3)SLC40A1是一种Fe2+载体蛋白,SLC40A1在发挥作用时,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特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据图可知铁缺乏导致心脏衰竭的原因是:①铁缺乏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心肌细胞凋亡;②______。并且两者会相互促进心脏衰竭。
4 .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微小攻击者”的世界上,人体的免疫系统时刻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当机体的“抵抗力”不足时,病原体可能会趁虚而入,导致机体感染。
(1)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皮肤提供了第一道防线,阻挡了多数病原体的侵袭。当皮肤出现伤口时,病原体会侵入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会参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此外,感染区的细胞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抵御感染。据图1分析,组胺的作用是______

(2)当病毒突破前两道防线后,机体会启动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的细胞是______细胞。
(3)当某些人受到病原体的严重感染后,会引发自身免疫病。研究发现,宿主细胞自身含有与病原体抗原相似的蛋白质分子,但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对这些类似抗原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免疫应答,只有当该病原体感染机体时,机体才会引发特异性免疫,攻击病原体和宿主细胞。为了证实这一发现,科学家利用了某L病毒进行了实验,实验流程如图。已知L病毒感染会引发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糖尿病。图2中步骤①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备_________、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组成成分。步骤③为_______

5 . 第6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6.81%。治理荒漠化,关键是进行“锁边”,防止沙漠蔓延。当地牧民用废弃的麦草等材料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1/3自然竖立在四边,形成一定大小的草方格(如图所示)。风在穿越草方格时分散削弱,沙也不易被吹跑,然后在草方格中种上幼苗期的梭梭树。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土地荒漠化外,还有______(答两点即可)
(2)治沙所选用的梭梭树应具备_______特性。根据当地环境去选择种植有以上特点的梭梭树,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也要遵循________原理,所以,牧民们会种植与梭梭树寄生的沙漠药用植物——肉苁蓉。
(3)随着牧民们的干预,该地区群落的演替方向________(“发生了”或“没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_______。一般来说,草方格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草原生态系统分别是____(“高”或“低”)。
6 . 下图甲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用字母a、b、c表示),其中I~IV代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图乙表示该动物1个原始生殖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经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其中①~⑤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请分析回答: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填“雌性”或“雄性”),判断依据_____
(2)图甲中b代表_____的数量变化,与图甲中Ⅱ的数量关系相同的是图乙中的_____(填序号)。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_____(填序号)。
(3)图甲I到II时期中,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主要是_____。图乙中①~⑤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
(4)下图A表示该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其染色体数目和类型,可知图B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_____(填序号)所示细胞。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卷
7 . 半乳糖血症和遗传性肾炎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分别受 A/a、B/b控制。下图为某一家族遗传系谱图,检测到I-1,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据题意和相关系谱图问题下列问题:

(1)遗传性肾炎遗传方式为_____,依据是_____
(2)II-5个体基因型_____,该个体产生含两种致病基因的配子概率_____。II-3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_____
(3)若Ⅲ-1与Ⅲ-4 婚配,则所生孩子的患病概率_____,因此禁止近亲婚配可以_____(填“降低”、“杜绝”)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卷
8 . 图甲为某真核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乙是图甲中某一信息传递环节的具体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真菌细胞进行图甲中过程①的方式为_____。现有一个双链DNA 分子,其中含有腺嘌呤50个,将其复制5次,第5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_____个。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过程____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有_____。其中图乙mRNA片段对应DNA 片段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标明5'和3'端)。
(3)用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4)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 miRNA。miRNA 是不编码蛋白质的较短的RNA,它可组装形成沉默复合体,识别某些特定的mRNA 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如图乙)。由图乙推测,miRNA 可能的作用机理是_____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卷
9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科研人员为了“育好中国种”,开展了大量的作物育种解决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品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研究者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选取不同的非落粒品系与落粒品系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下。该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M/m,N/n,呈完全显性)共同控制,M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无红色素的花为白色,N基因抑制M基因的表达,n基因无该作用。依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一:非落粒品系1×落粒品系→F1⊗⇒F2中落粒:非落粒=45:35
杂交组合二:非落粒品系2×落粒品系→F1>F2中落粒:非落粒=91:29
杂交组合三:非落粒品系3×落粒品系→F1₇F2中落粒:非落粒=27:37
(1)落粒与非落粒性状至少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在遗传上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若用A/a、B/b、C/c......表示落粒与否的控制基因。杂交组合一所得F2中,纯合落粒的基因型为_____。对杂交组合三的F1进行测交,测交子代中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现有一批基因型为 MmNn的植株,为了探究两对等位基因(M/m,N/n)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可能。请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另外两种可能的类型,并标注对应基因_____(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步骤:第一步:_____;第二步:统计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不考虑交叉互换):
a、若子代植株红色:白色=3:13,则符合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全为白花,则符合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_____,则符合第三种类型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卷
10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6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