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材料模拟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请分析:
   
(1)根据图示,实验的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第二步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让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具有很低的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3)上述实验主要研究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该方法在DNA的复制机理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让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代的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已知DNA含氮碱基全为15N,则为重带,离心时位于试管下部;DNA含氮碱基一半为15N,一半为14N,则为中带,离心时位于试管中部;DNA含氮碱基全为14N,则为轻带,离心时位于试管上部。)
问题探讨: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
实验验证结果及结论:
若试管中DNA的分布为____________,为全保留复制;
若试管中DNA的分布为____________,为半保留复制。
若为半保留复制,子五代的DNA在试管中的分布为____________
2023-07-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2 . 图甲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2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现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大肠杆菌DNA的含氨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将其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图乙中①~⑤为可能的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人体细胞中①发生的场所有______ 。一个细胞周期中,图甲的①过程的起始点起始____(填“一次”或“多次”)。图甲中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和ATP。
(2)已知图甲过程②的α链中腺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6%,与α链对应的DNA片段中胞嘧啶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
(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分子进行图甲中过程②时起始点的位置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同一个DNA分子上的不同基因进行图甲中过程②时的模板链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4)图乙实验过程中⑤为亲代,子三代的DNA离心分离后得到的结果是图乙中的_____。本实验说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_____。如果把所有实验得到的DNA分子加热破坏氢键,然后再离心分离,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
3 . 回答下列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模型是___________结构。在这种结构模型中,若将两条链拉直后从左到右排列,一条链的方向可表示为,另一条链的方向从左到右表示为___________
(2)DNA的复制是指___________的过程。
(3)关于DNA的复制方式,科学家曾推测有“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三种(如图)。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轻密度带14N /14N -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重密度带15N/15N-DNA(亲代)。研究人员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培养液中,连续繁殖两代(子代I和子代II)。每繁殖一代后,将得到的子代DNA经过密度梯度离心处理,查看在离心管中出现的DNA条带的位置。
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若子I代DNA在离心管中出现了两个条带:一条轻密度带和一条重密度(15N/15N-DNA)带,则可以肯定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复制。
②若子I代DNA只有中密度带(14N/15N-DNA),则可以排除___________复制方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并对子II代DNA的密度进行鉴定,若分出一条中密度(15N/14N-DNA)带和一条轻密度(14N/14N-DNA)带,且两条密度带的DNA数的比为,则可以排除___________复制,理由是___________
(4)已知DNA按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复制,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到子三代,最终得到的DNA条带中,轻密度带与中密度带的比是___________
4 . 下图表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的体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转录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3中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携带氨基酸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上参与该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三个碱基称为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某兴趣小组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然后再将其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大肠杆菌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某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预测画出了如图4①~⑤所示的结果。
①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DNA离心分离的结果应是5个试管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将该种DNA在含⁴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DNA离心分离的结果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题干中的操作,不可能出现图中____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的结果,在含14N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繁殖代数最多的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的结果。
5 .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_____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_____
(3)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_____
(4)如果结果C、D、E都与结果G相同,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____(填“是”或“不是”)半保留复制。
(5)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等条件。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DNA复制的场所有_____。DNA复制的意义是_____
2023-06-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关于DNA复制方式,人们曾提出了“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等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I代

B的子II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


(1)研究过程中分离DNA分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组结果对于否定“全保留复制”的假说起到了关键作用,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填“变多”或“变少”或“没有变化”)
(4)假定该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__
2023-05-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弥散)复制三种。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下面通过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a.在氮源为 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 14N-DNA(对照)。
b.在氮源为 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c.将亲代 15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分子量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中的不同位置上。
实验预测:
(1)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Ⅰ代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________带和一条________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Ⅱ代DNA密度鉴定:若子Ⅱ代可以分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为半保留复制;如果子Ⅱ代不能分出______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__________,同时确定为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DNA复制的过程也是染色体形成染色单体的过程,研究者用植物根尖分生组织做实验,通过对色差染色体的观察,又一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能够取代后者与腺嘌呤配对。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对根尖染色,DNA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均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浅蓝,若DNA两条链中,_________,染色单体着色也为深蓝。如图1。
(2)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个、第二个细胞周期取样,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的颜色并绘图,结果见图1
①有研究者认为,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颜色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假说,理由是:DNA若是“全保留复制”,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_
②研究者一致认为,第二次分裂中期出现色差染色体的原因只可能是“DNA半保留复制”。请结合图2进行分析:若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其他复制方式均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9 . 人类对遗传规律及遗传分子学基础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选择____________进行杂交实验,并运用,____________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从细菌到人类,性状都受基因控制,所有生物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都”或“不都”或“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继孟德尔之后,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有关基因的位置问题,萨顿提出基因与____________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后来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
(3)有关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基础上,艾弗里及其同事采用____________(填“加法”或“减法”)原理,证明了,___________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
(4)在分析富兰克林提供DNA的X衍射图谱数据基础上,依据查哥夫对DNA分子中“腺嘌吟的量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吟的量等于胞嘧啶的量”的发现,沃森与克里克提出了DNA的____________模型。
(5)在对DNA复制方式的探究过程中,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2022-07-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细胞核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分析回答:

(1)甲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甲过程每个起点起始________次,该过程从多个起点开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过程中两个酶的移动方向是否相同?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
(3)在研究DNA复制机制的过程中,为检验“DNA半保留复制”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者用蚕豆根尖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①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大约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
步骤②取出根尖,洗净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大约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请回答问题:

若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是每个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都具有放射性,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上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且第三个细胞周期的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则假说成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