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用药物“华法林”在某地区灭鼠,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抗药鼠的比例大大增加,但由于抗药个体的维生素K合成能力较弱,其比例又逐渐下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鼠群中存在多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B.灭鼠时,“华法林”使小鼠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基因
C.抗药鼠比例的变化表明抗药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D.“华法林”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2 . 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露出的核糖体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下列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错误的是(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并不都是分泌蛋白
C.用3H标记谷氨酸R基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3 . 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可破坏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易发生变异
C.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盐水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D.戴口罩可以减少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4 .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以卵繁殖,卵孵化为幼虫。品种1家蚕所产卵的颜色均 为白色,受位于第10号常染色体上的d基因控制,其性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如图中①、②所示。科研人员对该品种的性染色体进行改造后(常染色体未发生变化),最终 选育出平衡致死新品种2,其性染色体如图中③、④所示,D基因控制所产卵的颜色为黑色,只含a或b基因的个体在胚胎时期死亡(卵不能孵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家蚕产丝量较高,其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与原品种相比, ③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
(2)从图中①~④选择_______作为亲本杂交, 可达到专养雄蚕的目的。品种 2 的雌雄家蚕交配, 子代中_________色卵均为雄性, 据此可减轻繁杂的人工选择工作。
(3)虽然平衡致死家蚕具有 (2) 中的优良遗传特点, 但经济性状较差;品种 3 家蚕基因 型为 , 经济性状优良。为集合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 科研工作 者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①用品种 2 雌家蚕与品种 3 雄家蚕杂交, 选择子代中经济性状优良的雌性个体连续与 品种 3 雄家蚕回交多代。从染色体来源的角度分析, 连续回交所得雌家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②用(1)中所得雌家蚕与品种 2 的雄家蚕杂交得到 , 从 中随机选取一对雌雄家蚕放 在同一蛾区单独养殖, 根据所产子代雌雄比例可将蛾区分为两类: 类蛾区子代的 雌雄比例为 类蛾区子代的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从 类蛾区中选择䧳家蚕与 类蛾区中雄家蚕杂交产生子代, 若子代孵化率约为________, 且雄性全部为________色, 则从中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即可达到初选目的。
5 . 施一公院士团队因发现“剪接体的结构与分子机理”荣获2020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该团队研究发现真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分三步进行,如图所示。剪接体主要由蛋白质和小分子的核RNA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剪接现象的发现仍然是传统中心法则的内容,剪接体的形成与基因______(填“有关”或“无关”)。剪接体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___
(2)过程①转录时,RNA聚合酶在模板DNA链上的移动方向为______。若某动物基因的非编码区的碱基位点发生甲基化,使过程①无法完成,从而导致的结果是生物的______发生改变。该动物的一条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出的mRNA长度不变,而肽链变长。经测定发现某基因的第985位碱基对由T/A变成了C/G,导致正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发生改变,可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用下表序号和箭头表示)。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

a. AGU(丝氨酸)

b.UGC(甘氨酸)

c.CGU(精氨酸)

d. UGG(色氨酸)

e. UAG(终止密码子)

f. UAA(终止密码子)

(3)过程③中一条mRNA链可结合多个核糖体,意义是______。若最终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改变,不考虑变异,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6 . 如图为某纯合子生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图中所标字母为该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
B.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互换
C.若该生物为二倍体,则该细胞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D.若该生物为单倍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2023-01-3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诊断
2023-01-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腺苷脱氢酶(ADA)基因缺陷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对患者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是:取出患者的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转入正常ADA基因,再将这些细胞注入患者体内,使其免疫功能增强,能正常生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常ADA的基因替换了缺陷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B.转入的ADA基因通过控制ADA的合成来改善免疫功能
C.以上基因治疗疾病的方法属于体内基因治疗
D.为保证体内有足量的携带正常基因的T淋巴细胞,应将其体外培养至无限增殖时再注入患者体内
2023-01-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小鼠先天性肢体畸形是一种遗传病,某研究小组对小鼠甲的家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E基因是肢体发育的关键基因,对甲和健康小鼠的E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鼠先天性肢体畸形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则由图1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2)分析图2,推测甲患病的原因可能是E基因发生了_____,使突变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的_____改变,导致肢体发育异常。
(3)E基因的正常表达依赖其上游的M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M基因突变将导致下游的E基因异常表达而出现先天性肢体畸形。研究人员用表型正常的M基因突变杂合小鼠(EEMm)与表型正常的E基因突变杂合小鼠(EeMM)杂交,则F1肢体畸形小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F1小鼠肢体畸形的原因是_____。在图中画出F1肢体畸形子代小鼠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_____
10 . 肿瘤干细胞(CSCs)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所有突变基因种类的一类癌变细胞研究表明,CSCs来源于成体干细胞,形成过程一般需要漫长的时间,并且CSCs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杀伤肿瘤细胞的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CSCs的DNA修复能力也非常强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SCs可通过免疫系统被清除,该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B.CSCs对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且DNA修复能力非常强可能导致无法通过化疗将其清除
C.CSCs可分化产生不同突变类型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成体干细胞可能在DNA不断复制中累积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的突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