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性状
B.染色体上缺失某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仅发生在真核细胞增殖过程中
D.病毒、细菌和动植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B)和蜡质(b)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图1)。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图2所示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籽粒有色与籽粒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该相对性状应满足2个条件:条件1是所选相对性状________,条件2是所选相对性状_________
(2)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_________
(3)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4)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最可能是因为亲代____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重组型配子。
(5)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作为C和b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选取处于________的细胞,观察到_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2020-01-21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3 .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检测对应基因的碱基组成,判断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B.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自然条件下,大肠杆菌只能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突变体
D.染色体结构变异,只会使其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
10-11高三上·宁夏银川·阶段练习
4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A.无子西瓜
B.黄色个体黄色个体、绿色个体
C.猫叫综合征
D.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2019-01-30更新 | 7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5 .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Ⅰ片段中碱基对增添引起基因突变
B.基因a中碱基对缺失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该DNA分子中基因b与c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c缺失,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6 . 科学家利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去分化,获得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技术在研究和治疗中都具有广泛的前景。
(1)从小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去分化后,对iPS细胞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要继续培养,需要重新用_____________等处理
(2)需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因子,可以使其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同时在培养液中需要添加定量的_____________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细胞培养液应定期更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Ps细胞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_____________.
(4)iPS细胞中有一种能够专一分化为心脏组织细胞的干细胞,利用此类干细胞修复心脏病患者受损部位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18-10-07更新 | 48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B.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D.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8 . 科研小组用某种昆虫的野生型雌性(XAXa)和雄性(XAY)个体杂交,子代中偶然出现一只雌性的突变型个体,若该突变个体的出现有三种可能性(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不同变异类型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可能性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__________,且是由于染色体片段__________引起的。
(2)若甲情况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基因突变发生于_________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的减数分裂过程。
(3)若是乙情况,则是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的减数第__________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2018-01-25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理综生物试题
9 . 如下图所示,某二倍体植物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类型,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用A、a,B、b和D、d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基因通过____________,进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2)某红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时,若b基因数多于B,B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其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可能出现下图所示的三种情况:

突变体____________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突变体I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突变体II能形成B、bb两种概率相等的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基因型AaBbbdd的粉花植株与基因型AAbbdd的植株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该粉花植株属于突变体III类型。
2017-03-18更新 | 7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10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茎秆中白色(Y)对紫色(y)为显性,叶片中稀裂叶(R)对分裂叶(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一定的处理让野生型青蒿成为三倍体植株,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填“可育”或“高度不育”),这种三倍体青蒿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
(3)现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染色体变异可导致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体缺失,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可以存活,两条都缺失的植株不能存活.现有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O”代表该染色体缺失,下同)与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y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