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2018-04-13更新 | 7185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8年4月浙江省高三选考生物试卷
2 .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其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标明。图中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4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B.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C.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
D.乙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Ab和aBb
2018-02-04更新 | 565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转基因育种方法可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培育出作物新类型,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2018-01-22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段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黄病。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A 为矮秆基因,B 为抗矮黄病基因(B 位于Ⅰ或Ⅱ染色体上)。乙品系Ⅰ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与小麦的Ⅰ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
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可能产生4 种基因型的配子
B.若丙Ⅰ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B 位于Ⅰ染色体上
C.若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与乙杂交,F2 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
D.若基因型为AaBb的品系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B 基因一定位于Ⅰ染色体上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某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下列各种变异不可能是该对染色体发生的是()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6 . 某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如下表。D、d与B、b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中的基因是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片段。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个植株杂交,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
现将右上图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片段交换)
①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______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植株自交产生子代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________
7 . 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产生的4个精细胞如图所示,则可推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8 . 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SRY,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如图为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丙和丁的行为通常都趋向于男性
B.丙的形成最有可能是甲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甲在产生配子时减I异常导致的
D.理论上丁可产生的正常配子约占1/2
9 . 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植物出现窄叶是宽叶基因突变导致的,M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

图中所示的M基因片段在转录时,________链作为模板链;转录时________酶与DNA分子的_______结合;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
(2)现有一个宽叶红花变异个体,基因型为MR,请你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该植株的体细胞中的基因M、R与染色体关系示意图为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该植株与基因型为mmrr的个体杂交获得F1,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_____。(说明:①各种配子的活力相同;②不要求写出配子;③只要求写出一种情况。)
(3)用某植株(MmHh)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填“幼苗”“休眠的种子”“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或萌发的种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育纯合子。
2016-12-12更新 | 5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高考模拟(一)生物试卷
10 . 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l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十表示,缺失用一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
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B - =2: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