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油蚕(2N=58,性别决定为ZW型)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控制黄色,a控制白色,当B存在时会抑制A的作用,从而使蚕表现为白色,b无此作用。油蚕上有无斑点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将一雌性油蚕与白色雄性油蚕杂交,F1为白色无斑点雄性和白色有斑点雌性,F1自由交配得到F2,F2雌雄性个体中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色无斑点:黄色有斑点:白色无斑点:白色有斑点=3:3:13:13。
(1)若要对油蚕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_____条染色体DNA序列。A/a、B/b、D/d三对等位基因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亲代雌性油蚕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从F2中随机选择两只白色异性油蚕杂交,有一种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比例为白色无斑点雄性:黄色无斑点雄性:白色无斑点雌性:白色有斑点雌性:黄色无斑点雌性:黄色有斑点雌性=26:6:13:13:3:3,这样的杂交组合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用雌性有斑点油蚕与某纯合无斑点但经过诱变的雄性油蚕杂交,F1出现了雄性有斑点油蚕,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判断该雄性有斑点油蚕的出现是由雄性亲本的精子基因突变还是相应基因缺失(染色体依然存在)导致的(已知D、d基因同时缺失会使受精卵致死)。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
Ⅰ.若子代雄性无斑点油蚕:雌性有斑点油蚕=1:1,则是亲本雄性精子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亲本雄性精子发生基因缺失导致的。
2 . 某种植物的白花和红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取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白花∶红花=1∶1,重复多次均为上述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花色的显性性状为_____;能否判断为AA纯合致死并解释原因。_____
(2)取白花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发现所得植株均开红花,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
(3)显微镜观察发现,白花植株体细胞中基因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部分片段缺失,缺失片段上_____(填“是”或“否”)含有等位基因A/a,原因是_____
(4)请设计实验对第(3)题中的分析进行验证,并预测结果_____
3 . 某植物的叶片性状有长形叶和锯齿形叶两种表现,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显稳性未知;取长形叶植株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长形叶植株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均会出现50%的长形叶植株和50%的锯齿形叶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植物的叶片性状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F1中长形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已知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D和d)所在常染色体其中一条发生了部分缺失所致,且缺失染色体仅导致某种性别配子致死,理论上来说,可对F1长形叶植株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缺失染色体仅导致哪种性别配子致死做出多种假设,例如其中一种假设是;D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上,d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缺失染色体仅导致雄配子致死,现取实验中的F1中长形叶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植株表现为50%的长形叶植株和50%的锯齿形叶植株,则综合上述所有实验可说明F1中长形叶植株D基因位于____________上,d基因位于___________上,缺失染色体仅导致___________配子致死。
2020-03-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家蚕中,基因S(黑缟斑)、s(无斑)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Y(黄血)和y(白血)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假定两对等位基因间完全连锁无互换。用X射线处理蚕卵后,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具有该类型变异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缟斑白血:无斑白血为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相同
B.具有乙图基因的家蚕表现为黑缟斑、白血
C.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
D.X射线照射后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缺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①~④表小二倍体生物出现的不同类型变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交叉互换
B.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③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D.变异后的④个体为三倍体
6 . 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1)该黄色籽粒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实验结果为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以植株A为父本(T在异常染色体上),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父本,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
7 . 袁隆平院士曾研发两个水稻新品种:一是把吸镉的基因敲除的“低镉稻”,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有关遗传分析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稻品种

表现型

相关基因

基因所在位置

普通水稻

高镉不耐盐

海水稻

高镉耐盐

A

未知

低镉水稻

低镉不耐盐

B

2号

说明:A表示转入的耐盐基因,A对A完全显性。B表示吸镉基因被敲除,BB为高镉水稻,BB为中镉水稻,BB为低镉水稻。纯合海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1)普通水稻不含耐盐基因但含有吸镉基因,则普通水稻基因型是____
(2)欲探究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现有普通水稻、低镉水稻和纯合海水稻若干,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
(3)一株杂合中镉耐盐稻自交,子代的表型有____种。
(4)在研发过程中,对某中镉水稻镜检时发现其一条2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请在下图中2号染色体上标出吸镉基因位置____

8 . 1960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病理系科学家发现很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第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的要短一小段,而9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的要长一小段。实验证明这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肿瘤细胞确实是从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单个细胞生长而来。1973年,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发生了片段断裂和重接,如下图。

(1)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该变异若发生在______________细胞中,则更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2)9号染色体在ABL基因处断裂,22号染色体在BCR基因处断裂。重接之后,22号染色体上形成了一个融合基因BCR­ABL, BCR­ABL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BCR­ABL基因转录形成mRNA,BCR­ABL基因的mRNA在____________翻译形成一个蛋白质P210,蛋白质P210能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引起细胞的不受抑制的生长,最终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3)科学家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找到了2­苯胺基嘧啶(药品名格列卫)。它可以与蛋白质P210上的活性位置结合,____________其活性,从而治疗BCR­ABL基因所引起的癌症,这也开创了靶向治疗癌症的先河。
(4)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可对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的家族中的胎儿进行__________检测,以确认体内是否有BCR­ABL基因。
(5)我国约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9 . 早期有关研究表明,人类的ABL基因所在染色体若发生如图1所示的变异会导致白血病。然而最近一项研究又表明,ABL基因本身突变又会导致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D、d表示),其临床表现为先天性心脏功能障碍或骨骼发育异常等。图2表示该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判断,导致该类白血病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该类型变异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显微镜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2判断,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5号和6号再生育一个男孩,其患病概率为_______,因此,为了降低出生患甲种遗传病孩子的概率,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遗传咨询 B.染色体分析 C.B超检查 D.基因检测
(4)为了筛查致病基因,对图2中所有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测序,则一定会出现两种不同碱基序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号个体出现一种碱基序列的概率是___________
(5)据最新报道,ABL基因某条链的序列由TAC(编码酪氨酸)突变为TGC,导致甲种遗传病。推测病变基因在这一位点的氨基酸应该是______________
[氨基酸和对应的密码子:苏氨酸(ACG)、精氨酸(CGU)、丙氨酸(GCA)、酪氨酸(UAC)、甲硫氨酸(AUG)、组氨酸(CAU)、缬氨酸(GUA)、半胱氨酸(UGC)]
10 . 将基因a中插入基因b时,可造成插入的基因a不能表达,从而起到消除原有基因a的作用。图1、图2为来自不同细菌的DNA片段,图3为一小段核苷酸片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基因对应的两条链,在细胞分裂时各自移向细胞两极
B.图2中的基因3插入图1的②位置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图3片段插入图1的位置①后,基因1变成了它的等位基因,这属于基因突变
D.图3片段插入图1的位置②,可引起DNA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