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象牙有助于大象挖掘、防卫,1977年到1992年的莫桑比克内战期间,战争双方为了珍贵的象牙而杀死了当地90%的大象,这场屠戮的结果是大量的母象如今生来就没象牙,这对大象的生存带来重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直接对象都是个体的表现型
B.人类的选择作用导致大象产生无象牙的突变
C.大象的象牙的丢失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D.建立国家公园保护大象是易地保护措施
2024-03-28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高三3月联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 .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气温低,不适宜植物的生长。科研人员对生长在不同海拔高度(3300~5400m)的长鞭红景天相关细胞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长鞭红景天叶片的气孔密度逐渐增大,叶绿体基质含量增加,但叶绿体中类囊体片层数目逐渐减少。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海拔高度的长鞭红景天通过改变形态结构以适应环境,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
(2)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长鞭红景天叶片的气孔密度逐渐增大,叶绿体基质含量增加。推测这种改变对其适应环境的优势是__________
(3)高山地区的强光辐射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长鞭红景天通过__________以有效降低植物捕获光的能力,从而使叶绿体免受过多光能造成的伤害。
(4)结合动物的细胞呼吸生理过程及细胞结构,分析长跑运动员为什么要到高原进行训练? __________(答出2点)
3 . 由于环境变迁,生活在山谷中的一个小鼠种群(甲),被分隔成两个种群乙和丙,且两种群彼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b为决定小鼠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下图为甲种群及分隔多年后乙和丙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调查结果。

(1)与甲种群相比,丙种群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理由是______
(2)不同的小鼠种群都具有能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性形成的必要条件有______,其中决定进化方向的是______
(3)某同学根据图中调查结果认为乙和丙两种群属于不同的物种,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做出评价并说出评价依据:______
4 . 甲、乙两座独立海岛上的生物群落各不相同。甲岛植被多为高大乔木,种子种皮坚硬,生活着大地雀的喙(鸟的嘴部)巨大有力;乙岛植被多为灌木和草本植物,种子细小,生活着小地雀的喙纤细灵活。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由于环境条件不同,两座岛上的地雀朝不同的方向进化
B.由于植被种类不同,两座岛上的地雀产生了不同的变异
C.由于地雀喙型不同,乙岛的地雀迁徙到甲岛将难以生存
D.由于选择方向不同,两座岛上地雀基因库可能存在差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白头叶猴的栖息于广西崇左,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栖息地崇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头叶猴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白头叶猴栖息地遭到破坏后,K值会变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D.对白头叶猴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
2022-05-22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西南宁市三中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