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0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频率指的是某个基因占种群基因库中全部基因数的比值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人群中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频率和男性群体中的该病患病率相等
D.自然选择、突变和随机交配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023-07-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 . 如图1所示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过程______;b过程是______
(2)图2中在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
(3)图2中Q~R段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4)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______的过程。
3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但没有实现生物的进化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4 .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长时间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长期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种间互助有利于共同进化,种间斗争不利于共同进化
D.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2023-07-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B.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C.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具有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适应环境并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
2023-07-2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某种蛾类昆虫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该兰花的花距中吸到花蜜(如图),且能帮助兰花完成传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
A.兰花和蛾类昆虫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蛾类昆虫口器细长是兰花和昆虫相互选择的结果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共同影响只有利于捕食者种群
7 . 如图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会形成新物种
B.①是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②是地理隔离,③是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D.一个种群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无影响可能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8 .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数万年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另外这部分蛾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使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数万年后,蛾复杂的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能够杂交,说明两种蛾无生殖隔离
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D.蛾与蝙蝠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9 .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__(填“食物”或“天敌”或“温度”)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
(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6)某岛上的地雀种群中基因型的个体占,基因型的个体占。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10 . 红珠凤尾蝶有无毒和有毒两类。无毒的红珠凤尾蝶会模仿有毒红珠凤尾蝶翅膀上醒目的警示颜色,这种拟态现象是一种获得生存优势的进化策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拟态是无毒红珠凤尾蝶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有利变异
B.拟态是无毒红珠凤尾蝶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C.有毒红珠凤尾蝶和无毒红珠凤尾蝶是通过协同进化形成的
D.拟态使无毒红珠凤尾蝶不易被天敌发现而具有生存优势
2023-07-2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