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没有共同祖先,但这些物种的形态结构却适应了同种环境,这种现象称为趋同进化。鲨鱼属软骨鱼,其祖先是远古海洋鱼类,鲸鱼是哺乳动物,其祖先是陆生四足走兽。在进化过程中,鲸鱼四肢特化为鳍,身体呈流线型,外在形态演变得与鲨鱼十分相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漫长的趋同进化,鲨鱼和鲸鱼不会变成同一物种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趋同进化是鲨鱼和鲸鱼在同一环境下发生变异后选择的结果
D.趋同进化可使鲨鱼和鲸鱼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加大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浙江金华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随着2024年新年到来,长江“十年禁渔”进入第四年。长江的水质优良率明显改善,鱼类比禁捕之初增加了25种,长江江豚数量首次止跌回升。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纲动物,以小型鱼类为食,曾与东亚江豚共同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2018年被认定为独立物种。在白豚被认定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最后仅剩的鲸豚类动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禁捕三年来,长江江豚数量首次止跌回升,提高了下列哪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类型多样性
2.长江江豚中,编码肾功能(包括运输尿素和调节血液中钠的量)相关蛋白的基因发生变异,使它们更适宜在淡水中生活。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江豚与东亚江豚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淡水生活促使江豚体内编码肾功能相关蛋白的基因发生变异
C.长江江豚种群内所有编码肾功能相关蛋白的基因构成基因库
D.相邻区域的长江江豚相互交配会导致种群内杂合的基因型比例降低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冲刺卷生物(二)试卷
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特定的平板培养基进行了不同种类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结果是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呈现的
B.①处滤纸片浸泡的是无菌水,与②、③和④形成对照
C.②处滤纸片周围抑菌圈最小,最可能是其抑菌效果最好
D.③处抑菌圈边缘的细菌对抗生素甲的抗药性不一定都强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卷
4 . 巴拿马地峡在大约1000万年前开始上升,大约300万年前,大洋被地峡完全分开。科学家对位于两侧大洋不同深度的鼓虾物种对进行研究,发现在人工实验条件下,浅水物种对可以交配但后代不可育,深水物种对无法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A1-B1、A2-B2、……、A15-B15表示地峡两侧大洋中的鼓虾物种对
A.深水物种对之间的某段同源DNA序列的差异比浅水物种对之间的差异大
B.地峡上升过程中喷发的致癌物导致鼓虾产生突变,决定了物种进化的方向
C.地峡两侧的浅水物种对,易受海水流动影响,种群之间基因交流更频繁
D.上述相关信息表明鼓虾生殖隔离的形成过程与地理隔离时间的长短无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通过对一种古人类的指骨碎片线粒体DNA测序发现了EPASI基因,该基因利于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在现代藏族人体内很常见。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古人类变异产生EPASI基因定向适应“高海拔”环境
B.古人类种群与现代人群中EPASI基因型频率不同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C.线粒体基因不发生重组的特点有利于确定不同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D.DNA序列属于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也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6 . 20世纪50年代,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黑色桦尺蠖蛾和浅色桦尺蠖蛾分别标记后放养在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浅色桦尺蠖(蛾)

黑色桦尺蠖(蛾)

地区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200

45(22.5%)

200

138(69%)

非工业区

200

146(73%)

200

12(6%)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出基因突变为桦尺蠖蛾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所在环境的不同导致桦尺蠖的基因突变朝不同方向进行
C.在同一环境中不同颜色桦尺蠖蛾的存活率存在差异
D.该实验说明环境的变化可以使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024-05-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三校联盟(长兴、余杭、缙云)4月高三联考生物试题
7 . 2024年3月北京大学薛进庄教授带领的考察团在醴陵发现距今3.6亿年左右的古植物化石资源,该发现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着重要科研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古植物化石的发现可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古植物进化的实质是古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地球3.6亿年前的特殊环境使得古植物产生更有利于其生存与繁殖的变异
D.将古植物化石中DNA 与现代植物DNA进行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
8 . 稻鱼共养模式中,稻田为鱼类提供庇荫和食物,鱼除草增肥、吞食害虫,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稻田中不同水稻基因型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该模式通过增加食物链长度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若将人的粪尿进行稻田施肥,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D.鱼除草增肥、吞食害虫,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2024-04-1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选择性必修三训练试题
9 . 鸡舌草常生长于山地,品种甲和乙分别生长在底部和顶部区域。在山地的中部坡度缓和区域存在大量甲和乙的杂交种丙,且形成了种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品种甲和乙为适应不同环境而发生了不同的变异
B.品种甲和乙不同特征的出现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
C.品种丙的出现说明品种甲和乙仍属于同一物种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品种甲的表型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10 . 科学家对某小岛上的中地雀种群进行了连续多年观察。调查发现,持续干旱后中地雀的喙平均深度变大,改食更大、更硬的坚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压力加快了中地雀种群喙的进化进程
B.可遗传的变异能够导致喙的深度存在个体间差异
C.干旱前后,每只中地雀的喙大小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在干旱年份,喙深度大的中地雀个体具有更多生存和繁殖机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