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此病很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C.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D.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
2 . 豌豆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豌豆子叶颜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黄色绿色
黄色×绿色409413
黄色×绿色8110
黄色×黄色1230410
(1)根据组合___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黄色________, 绿色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三的F1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植株数目比值约是_________________
(4)组合三F1中,若基因型为BB的植株有410株,则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2021-04-03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3 .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上的动物。由于剧烈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与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相似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用进废退        D.生殖隔离
②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形成是环境对生物种群长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③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_______________变小。
(2)计算Va在A种群中频率________(用百分号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A种群若干年后成为B种群,则B相对A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是/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3)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雌性果蝇中红眼(XBXB):红眼(XBXb):白眼(XbXb)=9:6:1。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020-01-2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4 .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迁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逐渐分布到13个不同的岛屿上。各个岛屿上的地雀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这些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比如在岛的低洼地带,布满棘刺状的灌丛;而大岛才有的高地上则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而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
(1)来自南美洲大陆的地雀祖先,迁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后,由于___隔离,种间没机会发生基因交流,不同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说明生物的变异是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2)不同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同地雀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别。
(3)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填写物种形成的概念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黄如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该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
(2)在对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和2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和5%,其调查的年份应该在下图的___________时间段内,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现代进化理论,____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熊猫和其猎物因捕食关系在进化上密切相关,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之间、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4)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熊猫的祖先也是食肉动物,作为捕食者,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_________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
7 . 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个种群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C湖泊中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C湖泊中的鳉鱼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灾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湖泊的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时,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发现,甲、乙两种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甲、乙两种水草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上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大陆龟进化的原材料来自__________.,进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___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___________,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__
2021-04-2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分别占25%、50%、25%。若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随机交配,则下一代AA、Aa、aa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B.4:4:1C.1:2:0D.1:2:1
2016-11-26更新 | 5066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卷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如该生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个类型个体,并且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