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7 道试题
1 . 稻田养鱼是一种新的复合型农业生态种养模式,此技术能够将农业生产与渔业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效,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稻田养鱼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主要成分是_____
(2)水稻与田间杂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鱼类的存在可以_____(填“减弱”或“增强”)这种关系,从而使水稻的产量_____
(3)稻田中的杂草,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将其除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
(4)从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稻田养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的复杂性;从生态系统功能分析,稻田养鱼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请说出两点稻田养鱼的优点:
_____
_____
2021-06-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理综生物试题
2 . 资料1:《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资料2: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据资料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数罟不入洿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斧斤以时入山林”是考虑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C.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后,流域内许多种群的K值将提高
D.人类应该按照大自然的生态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3 . 某地拟将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以节约水资源。为了解决再生水中含有的较高浓度的无机盐,研究人员选用四种沉水植物在含有不同浓度的氮(TN)和磷(TP)的再生水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氮(TN)(图1)和磷(TP)(图2)的降解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水体,常引起水体污染,鱼类死亡,腐烂后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调节。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_____调节起主要作用。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用于净化污水的罗氏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属于________。在同一水域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__
(3)检测发现,某再生水体中TN常在6.0~9.0 mg·L1之间波动,TP常在0.5~1.5 mg·L1之间波动,则宜优先种植________________两种沉水植物。若将该再生水引入种植有上述两种沉水植物的景观水体时,需控制好流量与流速,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生态系统修复是否成功,最终主要看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2021-05-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明朝年间,浙江地区的农民已经懂得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栖息特点进行混合放养,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下表为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的对应关系。

鱼的种类

栖息水层

主要食物

鲢鱼

上层

浮游植物

鳙鱼

中上层

浮游动物

草鱼、鳊鱼

中上层

水草、浮萍

鲤鱼、鲫鱼

底层

底栖动物、有机碎屑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鱼类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养殖鱼类对鱼塘水体资源和__________的充分利用。
(2)流经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人工输入和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从太阳能到鳙鱼的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表水层、斜温层、__________和底泥层,水生群落的这种层次性主要由__________、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4)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草鱼、鳊鱼以水草、浮萍为食,养殖这些植食性鱼类有利于降低水体__________污染造成的藻类大量繁殖。
2021-04-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5 . 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化塘净化原理是主要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分解有机污染物
B.图中A、B分别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矿质等
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降低
6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图从左至右分别表示利用人工生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图、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示示意图和污水排放量对人工湿地中各生物的生物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用样方法调查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常用的随机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
(2)图甲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这些植物在图乙中可用_____表示(填字母)。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_____等成分。
(3)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地的能量是_____。碳在图乙的A、B、C之间以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4)图丙表示污水排放量对人工湿地中各生物的生物量的影响。在污水排放量较小时,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稳定性,随着排污量增加,最终生态系统也会崩溃,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
2021-04-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九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包头南海湿地景区是集防洪排、休闲娱乐、旅游商业和景观绿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南海湿地长有芦苇、水毛茛等植物。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力度较大,周边居民增多,部分生活污水流入了湖泊。
(1)南海景区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南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海湿地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风景独秀,素有“塞外西湖”之美誉,令人流连忘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湖中鲤鱼体色有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多样性。
(4)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其中A、B、C、D、E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图中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在自然界中,一般情况下生物B的种群数量比生物E的多,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兴凯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包括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两部分,上游的小兴凯湖可通过两个泄洪闸与大兴凯湖连通。如图1为小兴凯湖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请回答问题。

(1)湖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由图1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鲢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兴凯湖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3)对大、小兴凯湖的浮游植物进行采集和统计,结果如图2。

在不同采集点采集浮游植物,每个采集点收集三次,用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计数,取______,以确定单位体积中浮游植物的______,发现浮游植物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与绿藻相比,蓝藻细胞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从图2中可以看出小兴凯湖的浮游植物的______高于大兴凯湖。
(4)受周边农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湖中N、P污染物超标。大银鱼自2000年引入小兴凯湖养殖后,繁殖迅速,已成为小兴凯湖主要经济鱼类。由于大银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小兴凯湖的水质和大银鱼的捕捞量,有人提出打开与大兴凯湖连通的泄洪闸。请你依据所学生态学知识对这个做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______
(5)湖中N、P污染物超标是当前水环境治理中的重点,请你根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提出具体治理措施。______。(至少答2点)
9 .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农作物是生产者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1-03-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十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10 . 如图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部分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______是研究群落的基础;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
(2)湖泊生态系统中放养了大量能够吞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有明显效果。放养这些鱼类使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变得复杂。
(3)该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①~③表示生理过程)。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数字表示)
(4)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在生态修复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角度来看,这种措施能使图中b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021-03-07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一中高三第十一次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