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动物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在进入胃前,食物的形状和气味对视、嗅觉等感受器的刺激,动物对食物的咀嚼和吞咽,均可引起胰液的分泌,肠道中的酸性食物糜团也可刺激胰液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看见喜爱的食物,动物会反射性地分泌胰液,迷走神经属于该反射弧的____。若长期不食用该食物,该反射可能会消退,此过程中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化为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____的参与。
(2)胃泌素和乙酰胆碱(ACh)均可刺激胰液分泌,据图分析,二者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特点有____(列举两点)。
(3)当食物糜团从胃排入十二指肠后,酸性物质刺激肠黏膜细胞释放促胰液素,从而促进胰液大量分泌(主要成分是水和HCO3-),胰液又会间接____(填“促进”或“抑制”)促胰液素的进一步分泌。该调节过程的生理意义是____
(4)某同学推测:酸性物质对肠黏膜的刺激能通过相关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经迷走神经调节胰液分泌,并提出以下实验探究思路:手术切断某只狗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经,比较在饲喂等量食物的条件下,手术前后狗的胰液分泌量。据图评价,该思路无法达成目的可能原因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2 . 下图表示人体的排尿反射相关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大脑的调控,成年人的膀胱未充盈也可排尿
B.控制膀胱的相关神经③和④分别属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图中对下丘脑的刺激可来自人体细胞外液中渗透压的变化
D.激素⑤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3 .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的影响。
(2)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1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因此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3)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
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数量(只)实验开始时(mmol/L)4周后(mmol/L)
103.85±1.283.94±2.20
1019.46±3.9819.00±2.70
1018.62±3.0810.12±2.65
④实验结论:_______
4 .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感受器,刺激③⑤处,②处会产生反应
B.刺激①处后,图乙中兴奋传导方向为a←b→c
C.图甲⑥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
D.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分布在神经元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2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1中各突触的生理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入较高浓度NaCl溶液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将会上移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2023-10-26更新 | 718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图为血糖调节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参与,图中的_______(填甲、乙、丙、丁)细胞为胰岛B细胞,其既可作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作为反射弧中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2)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结合图尝试解析患糖尿病的机理:一是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表面的_______,导致胰岛B细胞无法接受胰高血糖素信号,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导致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对胰岛素的敏感性_____________
(3)中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下图是胰岛素维持血糖平衡的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蛋白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导,引起_____________和细胞膜融合,从而促进葡萄糖以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组织细胞(静息状态下,储存GLUT4的囊泡(GSV)分布在细胞内部)。
②图2中蛋白M是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受体。
2023-12-3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7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研究发现,AD患者学习和记忆功能下降,是由于脑中Aβ淀粉样物质沉积引起周围的神经元细胞膜和线粒体膜损伤,最终导致患者大脑内某些神经元大量死亡。图甲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涉及学习及记忆的部分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乙酰胆碱在学习和记忆中起重要作用,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为________,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某种药物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效果是_____
(2)图丙中若①代表皮肤上的触觉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肌肉,若刺激图丙中e点,图中除e点外______(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3)AD患者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导致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率减慢,患者记忆力下降。请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导致AD患者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8 . 1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图2表示人的激素分泌调节的3种途径;图3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MND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完成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填标号)。④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有关。
(2)处在紧急状态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会上升,它的分泌量是通过图2中分泌激素_____ (填“甲”、“乙”或“丙”)途径调节的;机体还会出现战栗,该反射中的效应器是______
(3)图3是突触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MNDA的功能有______。目前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由图3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导致突触间隙中过多的多巴胺刺激突触后膜细胞,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
9 . 第14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行,中国举重队斩获14枚金牌。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基本过程:肌肉被杠铃牵拉引起肌梭兴奋,通过α神经纤维和γ神经纤维导致梭外、梭内肌纤维收缩。α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纤维收缩以对抗牵张,γ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纤维收缩以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从而举起杠铃。下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
   
(1)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
(2)大脑皮层产生冲动引起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推断A神经元释放的是______递质(填“兴奋性”或“抑制性”)。
(3)科研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的关系展开实验研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提出了两种假设并分别根据假设预期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期结果1的假设是_______
预期结果2的假设是_______
10 . 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下图是关于瘦素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瘦素是在___________细胞中合成的,瘦素作用于靶细胞需要通过___________运输才能完成,瘦素能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中与图1中a激素呈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据图1可得,瘦素作用的靶器官是②下丘脑,其接受瘦素的信号后,经过反应和处理形成一定的刺激传至结构④大脑皮层,令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图2是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调节其摄食行为,图2中共有_______条反射弧,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内膜电位是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
(4)某些肥胖患者是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细胞上的瘦素受体造成的,这类肥胖病人能否通过注射瘦素治疗该病?_______(填“能”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