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蚊子叮咬后释放出致痒物质,使痒感受器兴奋并经脊髓传入大脑形成痒的感觉。薄荷醇(薄荷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止痒,近来的研究揭示了薄荷止痒的机理,如图所示。

若某人因外伤导致②处受损,当他被蚊子叮咬时,最可能的表现为(  )
A.不能产生痒的感觉
B.大脑无法支配抓挠的行为
C.无法针对致痒物产生可以传导的兴奋
D.针对蚊子叮咬依然可以完成挠痒反射
2 . 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化学信号和电信号
B.CeA产生的甜觉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
C.GCbt产生的苦觉会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3-09-30更新 | 498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2年新教材北京生物高考真题变式题5-8
3 . 高位截瘫患者一般会出现四肢功能丧失、感觉丧失等症状,2020年,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对一名高位瘫痪患者实施国内首例“脑机接口”手术,术后患者能够通过操控机械手臂完成各种动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机械手臂上的触觉传感器接收刺激后,将信息直接传递到大脑B区域
B.A区域植入的电极可刺激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触觉”,完成反射活动
C.信号输出设备②与动力装置③相当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D.A、B区域间仅通过电信号传递兴奋,相应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4 . 研究人员在皮肤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感受器,称之为疼痛感受施旺细胞。将小鼠基因进行改造,使它们足部皮肤中的疼痛感受施旺细胞可被蓝光激活。当用蓝光照射足部时,小鼠很快把脚缩起来,表现与感觉到疼痛时一样。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发现抑制疼痛感受施旺细胞的小鼠对温度引起的疼痛反应与野生型无差异,但对针刺引发的疼痛反应则明显比野生型更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疼痛感受施旺细胞主要对机械损伤的疼痛敏感
B.蓝光激活该细胞使Na+内流,引起痛觉相关神经元兴奋
C.蓝光刺激小鼠产生痛觉是通过完整反射弧完成
D.这项研究为设计更有效的止痛药提供了机理上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皮肤上的痒觉感受器能将组胺刺激引发的信号经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通过脊髓的整合上传,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并引起抓挠行为。为研究机体内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用组胺分别刺激正常小鼠,PTEN基因敲除小鼠和PTEN+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或推测正确的是(       
A.小鼠产生痒觉需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共同参与
B.组胺刺激导致的小鼠抓挠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C.PTEN蛋白可提高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
D.使用TRPV1蛋白抑制剂可舒缓过敏导致的瘙痒
6 . 动物可通过学习将条件刺激(CS)与非条件刺激(US)有效关联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CS和US间的最长时间间隔称为“一致性时间窗口”,简称“Tm”。研究人员利用果蝇的“气味-电击”学习模型开展研究。
(1)果蝇对气味甲、乙的偏好无差异。利用下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先向训练臂通入气味甲并施加电击,置换新鲜空气之后通入气味乙,训练后将果蝇转移至测试臂进行测试。

①电击会引发果蝇的躲避反应,属于______反射。实验中______作为条件刺激。
②检测并计算左右测试臂果蝇数量差值占果蝇总数的比例(PD,绘制曲线如图2.时间间隔为20s时野生型果蝇在测试臂的分布情况为______,表示所有果蝇的学习均失败。以PI=0.5时的对应时间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Tm,实验结果显示______,说明5-羟色胺(5-HT)水平能够影响Tm。

(2)气味和电击的感受器不同,位于果蝇脑区学习记忆中枢的K细胞可以同时获得这两种信息,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传出神经元。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果蝇K细胞的细胞膜上特异性表达荧光探针,该探针结合Ach可产生荧光,实验证实建立气味一电击条件反射前后,气味信号使K细胞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发生改变。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①______(选填下列序号)。
①气味甲刺激②气味乙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③气味甲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④检测果蝇脑区荧光强度⑤检测果蝇脑区5-HT释放量
(3)果蝇脑区的神经元DPM可以释放5-HT,电镜观察发现K细胞与DPM存在突触。实验研究K细胞与DPM之间的功能关系,结果如下图3。

综合上述信息,用适当的文字和箭头完善果蝇建立气味-电击关联后的反射弧及其调控机制的示意图______

(4)自然界中,CS与US之间的间隔是多变的,受5-HT机制调节的Tm是影响条件反射建立的重要因素,请分析动物Tm过短对其适应环境的影响______
2023-03-31更新 | 98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神经调节-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7 . 五味子作用广泛,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了五味子水煎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中腓神经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用具:浓度为5%、10%、30%、50%的五味子水煎液(任氏液配制),任氏液、清水、20只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壮蟾蜍、蛙类手术器械、生物信号采集仪(可检测并显示动作电位)等。(提示: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的具体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1)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20只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壮蟾蜍,随机均分成_____组,编号为甲、乙、丙……;利用上述各组蟾蜍制备离体腓神经,并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验;
②分别用_____浸润各组腓神经;
③一段时间后,每隔5分钟电刺激各组腓神经,借助生物信号采集仪,测_____
④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五味子水煎液能增大腓神经动作电位幅度,高浓度的五味子水煎液则不能,可能是低剂量的五味子可以使Na内流量_____(填写“增加”“减少”或“不变”),而高剂量的五味子无此作用。
(3)下列关于蟾蜍的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当蟾蜍受到外界伤害时,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
B.寒冷环境下,蟾蜍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
C.大脑损伤后搔扒反射和屈腿反射仍可发生
D.突触后膜上递质受体数量减少,常会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4)刺激蟾蜍的坐骨神经,发现施加电刺激的同时,在生物信号采集仪显示屏上都会出现一次快速的电位变化,称为伪迹,其幅度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不影响动作电位。发现刺激强度达到阈刺激(坐骨神经出现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后,再增加刺激强度,伪迹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均增大,其中动作电位幅度增大的原因是_____。若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则动作电位幅度不再增大,伪迹幅度将_____
(5)在蟾蜍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测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见图)图中出现了负波和正波,负波的幅度明显大于正波,原因是_____,影响这个原因的因素有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3-02-16更新 | 5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15-18
8 . 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咸味食物中Na+浓度比唾液高,Na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促进递质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咸味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Na+内流进入神经细胞需消耗ATP
C.咸味觉形成包含一次完整反射过程D.Na+内流使得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023-01-16更新 | 588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难点08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北京新高考新题型)
9 . 经过铃声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可以建立狗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的参与
B.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C.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做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
D.如果之后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食物,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没有
2023-01-15更新 | 4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6-10
10 . 海马体和前额叶是大脑皮层的两个不同区域。为探究两者如何参与注意力的集中,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图1所示)以判断小鼠注意力是否集中。小鼠面前设置五盏灯,随机亮起一盏,若小鼠在规定时间内触碰该灯对应按钮,可获得食物;若小鼠触碰其他灯的按钮,或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触碰按钮,均不能获得食物。小鼠识别灯光信号并在规定时间内触碰正确按钮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1)小鼠经训练后可熟练使用该装置获取食物,这一学习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构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将微电极分别植入小鼠的前额叶及海马体中检测神经元膜电位变化频率(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鼠反应

是否关注到灯光信号

是否在规定时间触碰按钮

前额叶神经元膜电位

海马体神经元膜电位

正确

膜电位变化频率一致

错误

膜电位变化频率不一致

错误

膜电位变化频率不一致

小鼠在该装置中看到灯光时,前额叶的神经元兴奋,其膜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推测小鼠注意力集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B4是前额叶和海马体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与小鼠注意力集中有关。
①研究者在实验组中将含EB4抑制剂的溶液分别注射到小鼠的海马体及前额叶,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两个脑区神经元膜电位变化频率的一致性,结果如图3和图4。

对照组的处理为在海马体和前额叶分别注射______________。比较图3和图4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②海马体和前额叶的神经元通过中间神经元联系,大脑中神经调节蛋白N1促进神经元发育,其与EB4结合可调控神经元末梢γ-氨基丁酸(GABA,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者在海马体注射EB4抑制剂后,检测GABA作用的中间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5。

据图5可知,注射EB4抑制剂后,GABA作用的神经元兴奋性升高,依据是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N1与EB4结合______________GABA的释放,进而调节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测小鼠注意力集中的制:______________,促进小鼠注意力的集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