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椎间盘是个软骨垫子,在骨头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是由于椎间盘受压后,外围的纤维环破裂,内部髓核溢出,压迫腰部神经根而导致的腰部及下肢麻木、疼痛,下肢行动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髓核突出压迫到了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B.图中纤维环不是由上下纵行的神经纤维构成
C.腰椎间盘突出会减弱大脑皮层对下肢运动的调控
D.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会导致四肢抖动、强哭强笑等异常行为
2024-04-12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但具有肾毒性等副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了“用糖精作为条件刺激,建立CIS(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从而减弱肾毒性”的设想,利用大鼠进行实验,分组和处理如下表:
组别                      训练阶段的处理检测阶段的处理
A饮用自来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饮用自来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B饮用糖精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饮用糖精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C饮用糖精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饮用糖精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D??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组中,进行条件反射训练的是_____组,设置 C 组的作用是_____。D组训练阶段的处理是_____,检测阶段的处理是_____
(2)实验中可利用绵羊血红细胞进行凝集反应,检测大鼠的_____免疫功能,进行这项检测需要利用大鼠的血液分离获得_____
(3)支持设想的实验结果是:
组别免疫抑制作用肾毒性作用
A _____
B _____ _____
C
D 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CIS 的机制,对实验组大鼠进行_____(A.切除脾脏;B.切除交感神经;C.切断交感神经与脾脏的联系)处理,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的CIS无法建立。说明脾脏是CIS的_____
2024-04-09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3 . 睡眠是一种减少运动和感觉反应的体内平衡调节的状态,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自然界相应,白天精力旺盛,夜晚沉睡安眠。失眠患者则出现睡眠时间不足和(或)质量不高、日间疲劳的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感到疲倦时,通过睡眠精力可以得到快速的恢复。但是,有人常常在疲劳状态下看书而睡着,长此以往,并将睡眠与看书两个无关行为反复强化,形成了___________反射,致使后来一看书就容易犯困,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失眠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___________调控轴的调节,这种调节模式称为___________调节。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分析,甲亢患者失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现有一种用于改善失眠症状的中药制剂(M),某小组研究了高、中、低剂量M对睡眠剥夺斑马鱼模型的影响。(说明:睡眠剥夺是一种造成动物失眠的有效方式。)
I.完善实验思路
①睡眠剥夺模型的建立:选择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斑马鱼,以适当浓度的咖啡因处理,观测其静息状态的时长。与未做处理的斑马鱼相比,若___________,则说明模型建成。
②分组与处理:设置甲、乙、丙3组睡眠剥夺模型斑马鱼分别用高、中、低剂量M处理,另外,再设置___________,作对照。
③观察与记录:观察记录各组斑马鱼静息状态的时长。
Ⅱ.预测实验结果:不同剂量的中药制剂M都能改善模型斑马鱼的失眠情况,但仅高剂量组能基本恢复正常状态。请以柱形图表示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_
Ⅲ.实验分析:研究发现,使用上述实验浓度的咖啡因处理后,斑马鱼体内GABA含量减少,5-HT含量增多,M处理后,两者呈现相反变化;据此推测:GABA和5-HT对斑马鱼睡眠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
4 . COVID-19病毒主要侵害患者的呼吸道,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但近日,哈佛大学神经病学权威专家表示,COVID-19病毒不仅会损伤人体的消化和呼吸系统,还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大脑功能损伤,一批研究神经病学专家和神经系统科学家对COVID-19病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综述,将COVID-19病毒导致的脑损伤分为了三个阶段。回答下面问题。
(1)COVID-19病毒I期:病毒损伤局限于舌、鼻上皮组织,由此预测I期主要症状为______,病毒导致这些症状出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病毒导致分散在上皮组织中的嗅觉和味觉感受器受损B.病毒导致嗅觉和味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受损C.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D.传出神经受损)。
(2)COVID -19病毒II期:病毒引发炎症,发展成为细胞因子风暴,从肺部开始,通过血液传送影响全身所有器官,这种影响类似于______调节。细胞因子风暴促使血凝块形成,导致中风,其分子机制是作为______的细胞因子和凝血酶原结合,使其被______(抑制/激活),从而加快血液凝固。
(3)COVID-19病毒III期:爆炸性水平的细胞因子风暴破坏了血脑屏障,由此引发的结果是血液、炎症标志物和 ______ 侵入大脑组织,病人会出现癫痫、神志不清、昏迷或脑病。据此分析,血脑屏障是血浆与______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的功能是阻止某些物质特别是有害的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保持脑组织______的基本稳定。
2023-06-02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真题变式题16-20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 _____________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可通过调控低级中枢进而控制排尿,该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的 _____________ 调节。
(2)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 _____________ 兴奋,神经冲动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并进一步传至_____________产生“尿意”。尿意产生后随着自身调节,尿液排出加速,该过程为____________调节。
(3)尿崩症临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透压尿,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通过测定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和禁水—加压素实验可以进行区分。抽取患者血液检测抗利尿激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在禁水一加压素实验中,患者禁止饮水、注射抗利尿激素后检测尿液情况,若患者的尿液不浓缩,尿液渗透压仍很低,判断该患者为肾性尿崩症,推测其患病原因可能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 ,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有关。
2023-05-21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真题变式题16-20
6 . 某男子在野外活动时,左脚不慎踩到一尖锐的腐烂骨头,痛疼难当。后又因伤口处理不当,周围皮肤出现了红肿、化脓,并伴随全身发热等症状。就医后,血检结果表明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均明显上升。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左脚踩到骨渣时,左腿会迅速发生屈反射而抬起,稍后右腿发生伸肌反射而蹬直以维持身体平衡,右腿蹬直比左腿抬起要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除以上2个反射外,人体能维持平衡而不跌倒还与___________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该男子之后感到痛疼难当是由于伤口处细胞持续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使___________产生兴奋并传到___________
(2)根据红肿、化脓等症状基本可判断伤口处理不当引起了炎症反应,其中伤口处皮肤发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而肿是由于___________使血浆物质进入组织液引起。
(3)血检结果表明该男子的第___________道防线正在发挥作用清除病原体,其中增多的巨噬细胞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
(4)由于伤口较深,医生建议治疗的同时也注射破伤风疫苗,据此可推测破伤风杆菌是一种___________微生物。
7 . _____反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反射产生运动的效应器是_________支配的骨骼肌,这类反射称为______反射。
8 . 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结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灰质中含有很多_______,可以完成某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反射;白质中含有上下纵行的________,能够传导___________的冲动,将躯体各部分_______________的活动联系起来。
2023-04-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神经调节知识点填空 检测—2021-2022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9 . 腿被钉子扎到的疼痛逃避反射中,先是腿部立即缩回,然后____感觉到脚部被钉子扎了。这些说明,脊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传给______,产生感觉。
2023-04-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神经调节知识点填空 检测—2021-2022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10 . 反射活动实现需要____的刺激和____的反射弧,反射弧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