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我国科研工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首次通过小鼠模型,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I、低强度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Ⅱ、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LPS相当于____________(①抗原/②抗体),巨噬细胞属于____________(①免疫细胞/②淋巴细胞)(填序号,下同)。
(2)针灸或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都能引起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该过程属于_______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3)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其属于____________(①中枢/②外周)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据图1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途径:______________
(4)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请结合图1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甲、乙分别为利用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细针治疗_______________(①引起/②未引起)动作电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解释。
2023-08-19更新 | 363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预测卷(辽宁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生物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2 . 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把内脏活动与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腺活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
(2)若图甲中的“某内分泌腺”代表甲状腺,图中所示的AB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是_____________;通过血液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显示的效应器有_____________。d与f以某种结构相连接,该结构在图示神经元c和皮肤之间_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
(4)下丘脑和垂体可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若其它条件不变,给小鼠饲喂含促甲状腺激素的食物,则甲状腺激素的量将_____________(增多、不变、减少),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2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