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1 道试题
1 . 为探究不同耕作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某研究小组于2019年研究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翻入(TS)、免耕+秸秆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四种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如表1、表2:
表1   不同耕作措施下春小麦灌浆期叶光合特性

处理

叶绿素含量(SPAD值)

RuBP羧化酶活性(μmol•g⁻¹•min⁻¹)

光合速率(μmol•m²•s⁻¹)

蒸腾速率(mmol•m²•s⁻¹)

气孔导度(mmol•m²•s⁻¹)

T

51.0

0.20

14.7

4.9

191.2

NT

50.2

0.22

14.4

5.1

182.1

TS

52.8

0.18

15.5

5.9

196.4

NTS

52.9

0.39

16.9

6.6

223.4

表2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花后光合物质积累量(g•plant⁻¹)

有机物分配到籽粒的比例(%)

穗数(×10⁴•hm⁻²)

产量(kg•hm⁻²)

T

0.95

39.3

390.1

2544.3

NT

1.36

40.0

477.3

2597.4

TS

1.64

41.7

505.5

2849.7

NTS

2.32

42.6

600.4

3020.2

(1)与NT相比,NTS可使小麦叶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这有利于小麦利用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使光反应产生更多的NADPH和ATP;同时,NTS还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灌浆期叶的___________,从而提高了暗反应速率。
(2)小麦籽粒的产量主要来自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及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的再分配,土壤水分对小麦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有显著影响。请分析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有效提高产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氮肥配施对春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实验数据如表3:
表3   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装置中O2的相对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单位:μmolm2·s-1

                            培养时间(d)

实验条件

0

2

4

6

8

10

12

低光强度

高氮肥

22.1

22.2

22.6

22.9

24.5

24.8

26.1

低氮肥

22.1

22.2

22.5

22.7

24.4

24.7

26.0

高光强度

高氮肥

22.1

22.3

24.1

24.4

26.8

27.5

28.3

低氮肥

22.1

22.3

24.0

24.2

24.9

26.2

26.7

①第2~4天,在高氮肥条件下,高光强度组比低光强度组O2的相对浓度上升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②第6天后高氮肥和高光强度组O2的相对浓度上升显著加快,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阐述提高春小麦效益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二项)。
2 . 群落生物多样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维持稳定,是因为群落中的各个物种发生了生态位的分化,最终达到各个物种“各安生态位”的共存状态。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高,资源十分丰富,限制性资源不多,多物种生态位分化不明显。热带雨林中营养物质的循环速度很快,植物生长十分迅速,土壤生物活跃,动植物死后被分解的速度很快,分解后的营养物质又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中的各种生物不能稳定共存
B.热带雨林中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竞争非常激烈
C.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强,恢复力稳定性很弱
D.热带雨林的土壤中积累腐殖质很少,相对较为贫瘠
3 . 为揭示祁连圆柏种群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人员调查了祁连山中段不同海拔高度6个400m2的样地祁连圆柏幼苗的数量与空间分布,幼苗数量如下图所示(幼苗暂无繁殖能力,按高度划分为8个高度级,级别越高树龄越大),在母树周围一定距离内其幼苗分布较为密集,而超出这一距离范围时聚集程度逐渐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幼苗总数除以样方总面积所得估算值即为祁连圆柏的种群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3400m海拔处祁连圆柏的年龄结构一定为增长型
C.海拔2600m处幼苗数量较少可能是因为种子萌发率低或幼苗死亡率高
D.母树周围距离不同时幼苗的聚集程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4 . 医学上将诱导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称为主动免疫,通过外来抗体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称为被动免疫。下列有关免疫学在疾病预防或治疗上的应用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注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属于主动免疫
B.通过注射PD-1单克隆抗体对癌症进行免疫治疗属于被动免疫
C.利用新冠治愈者的血清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属于被动免疫
D.狂犬病毒有较长潜伏期,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抗毒血清治疗即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躯体运动调节示意图,其中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头面部的运动,下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躯干及四肢的运动,控制上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颈髓和腰髓之间,控制下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腰髓之下,四肢高级的有意识精细运动必须有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参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中央前回运动中枢相关部位产生兴奋,其控制的脊髓灰质粗角处一定能检测到兴奋信号
B.若右侧内囊受损,则可能出现躯体右侧偏瘫
C.若脊髓在腰髓某层面发生截断,上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不受影响,下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均受损
D.若某病患的右下肢知觉及低级反射运动均正常,但无法进行有意识精细运动,应重点检查其大脑左半球的中央前回运动中枢
6 . 作为一种光合自养微生物,可沉微藻可以利用碳、氮、磷等物质合成淀粉、蛋白质及油脂等产物,因此可以用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污水。然而,实验室低光照[400μmol/(m2·s)]条件下获得的可沉微藻能否在真实自然光照强度下保持良好性状及性能有待商榷。为此,某污水处理厂设计了如下实验,研究在增加光照强度至接近自然光水平[800μmol/(m2·s)]和及时补充CO2实验条件下,可沉微藻的生长情况。
主要装置及条件:实验包含3个反应器(2L),反应器设置如下表所示。实验初期为低光照[400μmol/(m2·s)]条件,加光后光照条件为[800μmol/(m2·s)]。

反应器

1号

2号

3号

光照时间

24h(全天光照)

24h(全天光照)

10h(模拟实际昼夜交替,光照与黑暗时间比为10h:14h)

供给CO2情况

不通入

间歇通入CO2

间歇通入CO2

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

   

(1)可沉微藻的______(填具体场所)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光合色素是_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色素,因此可用______提取。
(2)结合图1和图2分析,为何加光后,反应器中的生物量下降?______
(3)3号反应器加光后生物量的减少小于1号和2号反应器,试分析原因。______
(4)结合题意分析,为使可沉微藻在自然状态下保持良好性状及性能,针对可沉微藻的生活环境,请为污水处理厂提供具体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炎德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生物试题
7 . 农田灌溉水和生活污水若大量汇入河流容易导致河流发生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某村落为解决生活、生产废水污染问题,同时发展农村综合型生态工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生态沟渠中利用生态浮床可种植多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将生态沟渠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网箱养殖的蟹既能以沟渠中的浮游动植物为食,也能以有机碎屑为食,则蟹在该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成分。
(2)当地农民选择在生态浮床上主要种植可食用的水芹菜和茭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原则;种植的植物既能为水产养殖提供部分食物,又能从水体中大量吸收____,从而防止汇入河流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3)若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未经过曝气池处理直接排入网箱养殖区,会导致鱼虾大量死亡,其原因是____
(4)农民将曝气池的残渣和生态沟渠的底泥返同田间,田间产出的农作物更多地作为饲料投入养殖区,这两种做法分别____(填“增大”或“减小”)该村落的生态足迹。
(5)若用类似的生态沟渠净化工业废水(含多种重金属离子及有毒化合物),在改变生态浮床区种植的植物种类同时也不在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原因是____
8 . 榕树—传粉榕小蜂在繁殖上高度依懒,形成了严密的、颇具代表性的互惠共生系统。在云南省发现榕树隐头花序中共存着传粉榕小蜂和一种尚未被描述的欺骗性榕小蜂,欺骗者由传粉者祖先类群演化而来。比较两种共存榕小蜂的传粉结构和行为,结果显示:传粉榕小蜂具发达的传粉结构,主动传粉的行为能有效为榕树传粉,同时将卵产于部分雌花的子房中,使子房发育停止;而欺骗性榕小蜂传粉结构的花粉刷消失,花粉筐退化,传粉行为缺失,成为仅产卵于雌花子房、不为雌花传粉的欺骗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传粉榕小蜂演化为欺骗者的实例,为探究从互惠到寄生的演化提供了材料
B.榕树与榕小蜂可借助化学信息建立联系,说明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C.欺骗性榕小蜂将卵大量产于雌花子房中,不利于榕树更有效地繁殖
D.探究传粉榕小蜂和欺骗性榕小蜂是否为同一物种,可观察两者是否有交配行为
9 . 巴西的克拉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在每一年6月迎来强降雨后,沙漠上就会出现大大小小数量很多的湖泊,形成“千湖沙漠”的奇观,为甲鲶等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千湖沙漠”从沙丘到湖泊进行的过程是初生演替
B.甲鲶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大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C.每年雨季,千百蔚蓝的湖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甲鲶通过空气湿度判断水源位置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10 . 某北方绿地将建立自然带:原则上只要不暴发病虫害就不打药,野草不拔除,落叶不清理,树木不修剪,由其自然更新,提升区域内的荒野程度,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最终使得在城市空间特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能够达到自我维持和自然演进的状态,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回答下列问题:
(1)若干年后,该地将发生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与另一种演替相比,该演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落叶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与该北方绿地相比,热带雨林不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该地土壤中某种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若调查该正方形绿地某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取样。
(4)该地通过自然更新,最终实现自我维持的状态,这遵循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