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花青素苷是天然的水溶性色素,种类及含量与植物器官的红、紫、蓝等颜色密切相关,利用其水溶性提取后可用作食品着色剂。研究发现:ATP存在时,质子泵将运输到液泡中,液泡膜上的MATE转运蛋白利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作为推动力,可将花青素苷转运到液泡内储存;高浓度的NAA可抑制愈伤组织中花青素苷的合成,乙烯处理会使与花青素苷合成相关的负调控基因表达增强;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影响花青素苷的合成、积累量和稳定性。下列有关花青素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苷的转运不需要线粒体的参与
B.环境因子可决定细胞内花青素苷的种类
C.植物激素调节可维持花青素苷含量相对稳定
D.可用同一种试剂提取花青素苷与光合色素
2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育好种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基础。科研工作者在对某种作物进行种质资源调查时,发现了这种作物的两个不同品种——高秆抗虫和极矮秆不抗虫,由于高秆易倒伏,研究人员希望以上述两个品种为基础,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抗虫的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首先将两个不同品种的植株杂交得到表型全为高秆抗虫,让自交得到,统计每对性状的表型及比例发现:中抗虫个体占3/4,株高有高秆、矮秆和极矮秆三种表型,比例接近9:6:1。科研人员对抗虫性状作出的解释如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分离定律,含有抗虫基因即表现为抗虫。请对控制株高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题述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是否独立遗传,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若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可作为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际种植时发现,矮秆植株与极矮秆植株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但矮秆植株获取光照的能力较强。综合考虑两对性状,研究人员把最佳育种目标确定为培育______________的新类型,具有这种表型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______________
3 . 图1是某地的一种植食性保护动物及其特有食用植物的种群分布情况,图2为该地最初设计的两条高速路及路面两侧的4个区域。虽然修路本身不会直接改变生境及相关种群的数量,但在环境评估专家的建议下,将最初设计的以贴地为主的高速路改为了建设成本更高的以桥隧为主(高架桥和隧道为主)的高速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设计的高速路会将原来的种群分隔成多个小的种群,可能会降低种群密度
B.修建以桥隧为主的高速路,可避免将区域内的生物分隔成小种群,有利于基因交流
C.以贴地为主的高速路会破坏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影响大于对间接价值的影响
D.以桥隧为主的高速路为野生动物预留了足够的迁移通道,可减弱生境碎片化,有利于生物保护
4 . 为探究远红光强度对黄瓜幼苗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黄瓜幼苗为材料,在固定红蓝光强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的基础上,添加3种不同强度的远红光,使得各处理组的红光/远红光的值分别为10(L-FR)、1.2(M-FR)和0.8(H-FR),比较不同处理对于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株高(cm)鲜重(g)干重(g)总叶面积(cm2
L-FR23.9519.7961.829605.963
M-FR72.0031.6822.079573.087
H-FR82.9731.0002.037567.203

(1)实验中,各组红蓝光强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固定的目的是____。黄瓜幼苗的光合色素中,可吸收蓝紫光的色素有____
(2)根据表中信息分析,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株高明显增加,但干重的增加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这会影响光反应产物____的生成,进而影响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
(3)气孔导度可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由图可知,与L-FR处理组相比,H-FR处理组的气孔导度明显增大。据此推测,H-FR处理组幼苗鲜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气孔导度增大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叶绿体基质中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从“增多”“减少”中选择)。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易发于育龄期女性,且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发病率还是在临床表现上,SLE都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即性别二态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SLE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该类疾病发生的原因是____
(2)已知X染色体上携带着高密度的免疫相关基因,为平衡两性中X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女性会随机失活其中一条X染色体,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即失活X染色体上的一些基因处于表达状态。据此推测,SLE具性别二态性的原因是____。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中的逃逸基因较异卵双胞胎中的多,则与异卵双胞胎相比,SLE在同卵双胞胎中的发病率____(填“较高”“相等”或“较低”)。
(3)失活X染色体上的逃逸基因TLR7可在B细胞中表达,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使免疫活性物质____的产生量增多,在正常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盐生植物是指长期生长在具有一定盐浓度的土壤中,已适应高盐环境的植物。不同盐生植物适应高盐环境的机制不同,有的可通过某些方式将细胞内的盐浓度控制在伤害阈值之下,有的可通过其生理的或代谢的适应,忍受已进入细胞的盐分。下列有关盐生植物适应高盐环境机制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依靠细胞膜上ATP供能的离子泵,主动分泌盐分
B.通过增加水分吸收降低细胞内的盐浓度,使其处于伤害阈值之下
C.将吸收的盐离子储存于液泡中,降低细胞液的浓度
D.银细胞对某些盐离子的通透性降低,阻止过量盐分进入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7 . 研究表明,许多慢性炎症由宿主一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平衡引起。口腔共生菌可维持正常的口腔生理环境,同时在口腔疾病,如牙周病和牙齿脱落等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牙菌斑中的细菌,在牙周病、急性坏死性牙龈炎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中起着核心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口腔共生菌会使人患严重的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有害无益
B.具核梭杆菌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囊泡的运输与细胞骨架有关
C.具核梭杆菌拟核区域的DNA呈环状,其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由具核梭杆菌引起的感染可能导致宿主细胞中的DNA碱基序列改变
7日内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研究发现,赤霉素3β羟化酶(GA3ox)是多种活性GA合成的关键酶,野生型水稻中有两种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即OsGA3oxl基因和OsGA3ox2基因,二者分别位于5号和1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分别在OsGA3oxl基因和OsGA3ox2基因中增加和减少一个碱基,获得突变体ga3ox1和ga3ox2。为探究野生型水稻(WT)及突变体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3ox1突变体和ga3ox2突变体合成的GA3ox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分别增多和减少
B.根据图示分析,水稻体内的OsGA3ox1基因同时具有维持花粉可育和结实的作用
C.若突变体ga3ox2植株矮小,则OsGA3ox2基因可能是促进茎秆细胞伸长生长的关键基因
D.水稻体内的两种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当免疫系统出现失调时,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的组织,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请根据所学内容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花粉过敏是由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过强而导致的。在过敏反应中,__________细胞会产生抗体并吸附在特定细胞上,当__________(填“初次”或“再次”)接触到致敏花粉后特定细胞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等。
(2)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感染和毒素会增加细胞的死亡,死亡碎片激活了一系列免疫反应,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生。SLE的部分免疫学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BAFF表示B细胞激活因子,BAFF-R表示BAFF受体,Fc表示抗体片段,FcR表示Fc(抗体片段)受体,IL-6、IL-8、IL-17表示不同的淋巴因子。请据图回答:

   

病毒或细菌突破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__________后,可被吞噬细胞等摄取和处理,最终由髓样树突状细胞将抗原信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由髓样树突状细胞分泌的BAFF能激活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填两种细胞名称)。细胞死亡后释放的核酸等物质可与自身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__________(填“增高”或“降低”)体液免疫强度。
(3)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SLE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病。近年来科学家利用能与BAFF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贝利木单克隆抗体来治疗SLE,试阐述该方法治疗SLE的机理: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10 . 科研人员通过诱变得到一株类病变皱叶(以下简称皱叶)大豆突变体,推测可能是幼叶发育过程中叶脉发育滞后,叶肉组织扩展所致。为了进一步探究皱叶形成的机制,研究人员将其与纯合正常叶大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全为正常叶,将F1自交得到F2,F2中正常叶:皱叶=15:1。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结果可知,皱叶与正常叶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正常叶:皱叶=15: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以下实验。由于大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为简化操作过程,科研人员将F2中的显性植株176株自交进行单株收获并分别种植,得到相应的176个株系,观察株系中是否既有正常叶也有皱叶,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若分离株系:不分离株系=______,则得以证明。
(3)研究人员以亲本中的纯合正常叶大豆为实验材料,经过系列操作获得了大豆8号染色体缺失了一条的单体植株Q(2n-1),不考虑其他变异。为探究其中一对控制皱叶的基因是否位于8号染色体上,请你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已知8号染色体成对缺失的个体无法存活)。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则其中一对控制皱叶的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则控制皱叶的基因不在8号染色体上。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