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0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判断题 | 较易(0.85) |
1 .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来源相同。(      )
2022-05-16更新 | 1355次组卷 | 9卷引用:苏教版选必一3.1人体的免疫应答(课前)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细胞裂解性杀伤(如图 1)和诱导细胞凋亡(如图 2)两 种途径。前者指效应 T 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蛋白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 T 细胞通过表 面的 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 Fas(死亡因子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 T 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B.癌变的细胞 Fas 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较高,所以容易逃避 T 细胞攻击
C.控制合成 Fas 和 FasL 的基因一般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D.穿孔素蛋白分子与某种链球菌表面抗原非常相似,这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2021-01-13更新 | 155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表面的HLA不同
B.白细胞可识别“非己”的HLA发起攻击而引发免疫排斥
C.活化的B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裂解来自供体器官的细胞
D.使用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细胞毒性 T 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
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
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022-02-26更新 | 130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卷1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免疫防御能力的基础,可遗传给后代
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一种病原体只能激活一种B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细胞因子两个信号的刺激
D.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从而清除外来病原体
2023-06-07更新 | 8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6 . 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程序死亡蛋白-1)结合,抑制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7 .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免疫介导为主的促炎型肝病,如不进行临床干预,可迅速进展 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目前常采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图 1 是该病部分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患者糖皮质激素部分分泌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 CYP2D6 可能是一种_____,抗原提呈细胞呈递抗原信息给辅助性 T 细胞,体现 了细胞膜的_____功能。图 1 中体现的特异性免疫调节方式有_____
(2)TNFα属于免疫系统中的_____,它可以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_____增多从而导致体内 糖皮质激素上升。长期大剂量应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机体存在_____调节机 制,从而使内源性激素减少,甚至肾上腺皮质萎缩。研究表明,人体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约 90% 以上与内环境中 CBG 结合呈无活性状态,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却在人体内呈高活性状态, 原因可能有:其不与_____结合且与_____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3)为研究地塞米松改善模型鼠(人工诱导肝衰竭)病情的效果,研究人员使用多色流式 细胞术检测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鼠肝脏免疫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如图 2 所示。


①实验结果说明地塞米松在改善模型鼠病情中发挥_____作用。(选填“免疫抑制剂”或“免 疫激活剂”)
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鼠肝衰竭早期施用地塞米松 使肝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由此 推测,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改善实验鼠肝衰竭 中的作用是_____(选填字母)。
A.抑制组织修复   B.促进组织修复   C.诱导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D.抑制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2022·全国·模拟预测
8 . 效应淋巴细胞的活化形成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即双信号模型,信号之一由特定抗原与B细胞接触而成为激活的第一信号。信号之二是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特异性抗原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结合,作为激活的第二信号(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内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2)图中抗原信息的呈递,其实是利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结构)实现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可注射淋巴因子增强效应T细胞的效应.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通过采集患者树突状细胞,体外大量培养,使其获得肿瘤抗原信息后再输回患者体内,可大幅诱导加强细胞免疫,杀灭癌细胞.利用激活的树突状细胞与注射淋巴因子相比,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
(4)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此现象被称为“免疫赦免”.如图是眼睛中房水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研究结果,则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生产房水中的抑制物,可应用于____________(填“预防接种”“器官移植”或“消炎抗菌”)。
2022-05-18更新 | 72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变式题21-24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判断题 | 容易(0.94) |
9 .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
2022-08-17更新 | 1285次组卷 | 8卷引用:苏教版选必一3.1人体的免疫应答(课前)
2013·福建·一模
名校
10 .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2020-09-11更新 | 2254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分析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