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0 道试题
1 . 下图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B.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并分化形成的子细胞群都具有对应于这种抗原的受体
C.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毒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并非是细胞凋亡
2 . 下列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神经系统调节生物节律的中枢位于脊髓
②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可完成缩手反射
③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④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⑤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⑥当血糖浓度降低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调节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
⑧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
2019-10-13更新 | 331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 T/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的全过程。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最重要特征是免疫反应的效力随着反复接触抗原而显著增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可使机体获得和维持保护机体所需的高抗体浓度
B.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被新冠病毒侵染的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C.与第一次免疫应答反应相比,机体第二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相同抗体的量所需要的时间更短
D.当同种抗原进入已免疫的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
4 .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骨髓中大量T细胞成熟的结果
2023-10-30更新 | 619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研究发现,一些感染柯萨奇B型病毒的患者会诱发糖尿病,柯萨奇病毒能使机体产生与靶细胞结合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能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诱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柯萨奇B型病毒的表面可能具有与胰岛B细胞结构十分相似的物质
D.柯萨奇B型病毒在胰岛B细胞内增殖,导致其裂解而不能合成胰岛素,从而诱发糖尿病
6 . 如图表示病毒入侵后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I~V代表相关细胞,a代表相关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I能够识别、加工处理并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B.细胞Ⅱ可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
C.物质a能加速细胞Ⅱ增殖、分化形成细胞IV和细胞V
D.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作用
7 .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杀死特定肿瘤细胞的一种疗法。
(1)CAR-T细胞通过____肿瘤细胞的抗原,从而清除肿瘤细胞。CAR-T疗法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B细胞成熟抗原(BCMA)选择性表达于包括MM肿瘤细胞在内的浆细胞表面,在人体主要器官的细胞上基本不表达。科研人员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T细胞进行转化,构建新型针对BCMA的CAR-T细胞,对照组T细胞不做处理。选人骨髓瘤B细胞为靶细胞,进行CAR-T细胞杀伤实验,结果如表: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比较(注:效靶比指的是T细胞与靶细胞的浓度比值)。

组别

效靶比

靶细胞凋亡率(%)

实验组

1:4

16.67

1:1

41.90

4:1

65.05

对照组

1:4

2.53

1:1

6.50

4:1

17.21

①根据以上结果,说明已经成功构建出靶向BCMA的CAR-T细胞,理由是____
②T细胞与肿瘤细胞发生反应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的释放,让CAR-T细胞杀伤相同数量的靶细胞后检测IFN-γ的含量,若____,则进一步表明已经成功构建出相应的CAR-T细胞。
(3)CAR-T细胞无法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对实体瘤治疗效果不佳。实体瘤组织的核心区缺氧,某种厌氧型细菌可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研究人员对该细菌进行改造获得工程菌,用于提高CAR-T的靶向性。

   

①由图1可知,工程菌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并释放靶标分子,该分子可以____,将CAR-T细胞招募到肿瘤周围,使其发挥免疫功能。
②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叠加时显示为黄色荧光。科研人员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CAR-T细胞,再将其与肿瘤细胞、靶标分子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分布情况。结果显示____,说明靶标分子发挥功能。
③为进一步验证工程菌能否提高CAR-T的靶向性,研究人员向图2所示小鼠静脉注射CAR-T细胞,并在左侧肿瘤内单次注射工程菌。两周后发现双侧肿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但左侧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请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解释____
2024-03-11更新 | 6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新冠病毒对小鼠的感染率极低。为了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研究人员将人的ACF2基因转入小鼠体内,再用病毒感染小鼠,结果小鼠的感染率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后的老年小鼠比感染后的年轻小鼠淋巴结中的树突状细胞(DC)少,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老年小鼠淋巴结中的DC增殖能力弱于年轻小鼠的。假设二:老年小鼠血浆中的DC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的。研究者用荧光分子CFSE标记细胞DC细胞膜后,将其分别注射到年轻和老年小鼠静脉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F2基因表达的产物最可能是新冠病毒表面蛋白识别的受体
B.老年小鼠体细胞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均不同于年轻小鼠的
C.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呈递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上述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二,不支持假设一
2022-10-29更新 | 143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变式题11-15
10-1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2019-01-30更新 | 3634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一6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10 .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2019-01-30更新 | 435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