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细胞裂解性杀伤(如图 1)和诱导细胞凋亡(如图 2)两 种途径。前者指效应 T 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蛋白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 T 细胞通过表 面的 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 Fas(死亡因子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 T 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B.癌变的细胞 Fas 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较高,所以容易逃避 T 细胞攻击
C.控制合成 Fas 和 FasL 的基因一般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D.穿孔素蛋白分子与某种链球菌表面抗原非常相似,这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2021-01-13更新 | 154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十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细胞毒性 T 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
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
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022-02-26更新 | 1300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9 免疫调节-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山东省新高考真题和省统考分类汇编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3 . 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程序死亡蛋白-1)结合,抑制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急性肺损伤在临床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其实质是机体对新冠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产生的肺部炎症。下图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在肺泡腔局部诱导肺部炎症的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感染的AMs通过细胞膜表面分子的变化被CTL识别
B.图中的CTL在内环境中识别并杀伤被病毒感染的AMs
C.被感染的AMs被CTL特异性识别并杀伤后发生细胞凋亡
D.机体对侵入新冠病毒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2013·福建·一模
名校
5 .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2020-09-11更新 | 224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山东文登市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生物卷
6 . 树突状细胞(简称DC)属于识别病原体侵入的第二道防线,未成熟的DC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DC开始由非淋巴器官到二级淋巴器官的移位,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请结合下面的免疫调节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E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的两个信号,一个信号来自抗原的直接刺激,另外一个信号来自_____________细胞表面特定分子的变化。
(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C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___病。
(5)G细胞的数量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会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7 . 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的识别与呈递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
C.记忆T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裂解靶细胞并消灭病原体
8 . NK细胞又称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负责杀伤体内的老化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具有启动时间快、杀敌种类多等特点。NK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表达肿瘤抗原激活B细胞,促进NK细胞发挥作用
B.NK细胞释放的穿孔素和粒酶能杀死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凋亡
C.NK细胞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D.免疫抑制剂服用者、免疫缺陷病患者体内NK细胞活性较高
2022-03-02更新 | 68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A.AB.BC.CD.D
2017-08-08更新 | 4555次组卷 | 7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乙肝病毒(HBV)感染迄今仍然是全球范围内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HBV感染肝细胞后无明显的干扰素应答,被普遍认为是“隐匿病毒”,因此适时的接种疫苗是目前抵抗乙肝病毒侵染的最好办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干扰素是浆细胞产生的一种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被分解,不能重复利用
B.干扰素是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信号之一,可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
C.若两次注射疫苗的时间间隔过近,二次注射的疫苗则能引起更强的免疫反应
D.被HBV侵染的肝细胞的裂解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有关,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