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B.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C.TAM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D.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
2023-07-09更新 | 570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2019-06-21更新 | 529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
3 .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2019-01-30更新 | 3632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08年海南高考生物卷
4 .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2019-01-30更新 | 3360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料1:给动物刺激A,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B,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A和刺激B,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A,只给刺激B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A称为非条件刺激,刺激B称为条件刺激。
资料2:给大鼠服用药物C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
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
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
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l)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非条件刺激是_____,条件刺激是_____
(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3)资料_____(填“1”,“2”,“3”或“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
2016-11-26更新 | 188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6 . 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2019-01-30更新 | 8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