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能被任何一种胞外毒素致敏
B.针对异体移植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信息
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
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2022-01-14更新 | 790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八十中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程序死亡蛋白-1)信号途径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细胞免疫等功能。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引起的一种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Ll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2021-10-09更新 | 6508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4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生物
3 . 癌症的免疫疗法通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在癌症治疗方法中取得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科研人员在不断研究中发现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
(1)癌细胞由于______突变导致其表面物质发生改变,如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PSMA和PD-L1,如图PD-L1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临床上可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据图1推测,其原因是______。但此种方法对一些肿瘤无效。
(2)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因此,科研人员尝试构建既能结合PSMA,还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癌细胞,如下图2。

制备过程为:先将______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______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种L链和两种H链,由于______而产生多种抗体,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3)科研人员将癌细胞和T细胞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抗体,比较不同抗体对T细胞活化的作用。实验各组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含量如下图3,结果说明______

(4)共同培养癌细胞和T细胞,经处理形成图4所示的细胞结合部位,再均分为两组,A组中加入非阻断性PD-1单抗(与PD-1结合后,PD-1仍可和PD-L1结合),B组加入正常PD-1单抗,两组均加入蓝色荧光标记的CD28单抗,观察荧光分布,结果如下图4。请据此实验解释(3)中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与PD-1单抗联合使用对T细胞激活的影响______

4 . 恶性肿瘤往往先向淋巴结初始转移形成淋巴结转移瘤,再经淋巴结实现远端转移。科学家开展实验探索肿瘤初始转移的机制以及淋巴结转移对远端转移的影响。
(1)正常情况下,原位瘤细胞转移至淋巴结会激活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非特异性杀伤瘤细胞,后者则在辅助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经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瘤细胞。
(2)将原位瘤细胞FO和淋巴结转移的瘤细胞LN6等量接种于同一健康小鼠体内进行研究,过程如图1。

①已知FO和LN6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图1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更强。
②为排除红绿荧光蛋白可能存在的检测差异干扰实验结果,需增设一组实验,大致思路为____________
(3)为探究原位瘤细胞初始转移的机制,科研人员又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将FO中编码MHC-1分子关键蛋白的基因敲除,再将其接种于小鼠体内,发现其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降低,但去除该小鼠的NK细胞后其转移能力恢复。说明NK细胞通过识别_____________(高表达/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
②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其杀伤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原位瘤细胞通过调节MHC-1分子和PD-L1的表达量,抑制NK和T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增强转移能力。请在表格中填写“高”或“低”,将支持上述结论的实验结果补充完整______

肿瘤细胞的类型

MHC-1分子表达量

PD-L1分子表达量

来自于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4)细胞因子TCF-β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从而加强后者对辅助T细胞的抑制作用。科研人员将FO和LN6接种在野生型小鼠体内,检测该小鼠血清中的TGF-β浓度和瘤细胞远端转移率(图2);又将不同类型的瘤细胞混合DT毒素(可清除调节性T细胞)接种于小鼠体内,检测瘤细胞的远端转移率(图3)。

综合上述相关信息和免疫学相关知识可知,淋巴结转移可____________(促进/抑制)远端转移,其可能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2023-03-19更新 | 127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统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6520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自主测试生物试题
6 . 肿瘤患者中有超过1/3的人会遭受疼痛折磨。为了研究肿瘤、癌痛及免疫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
(1)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细胞能识别肿瘤细胞膜表面的一些信号分子后,分裂并分化,一部分新形成的细胞可以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__________所识别的肿瘤细胞。
(2)研究发现,伤害感受神经元与黑色素肿瘤细胞共培养后,神经元中与癌痛相关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研究人员进而检测了培养液中神经元释放神经肽CGRP浓度,结果如下图1。

实验结果说明肿瘤细胞可提高神经元对疼痛的敏感度,并__________,这可能是神经元接受癌痛信号后调节免疫系统的潜在方式。
(3)研究发现,抗原长期刺激促使细胞毒性T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成为耗竭性T细胞,其受体PD-1高表达。科研人员体外培养野生型、Ramp1基因(T细胞表面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细胞毒性 T细胞,用CGRP处理后检测PD-1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百分比,结果如图2。综合以上研究,从T细胞耗竭角度,解释癌症患者免疫衰退的原因: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明癌痛能够抑制细胞免疫促进肿瘤生长,请从a~h中选择合适字母填入下表的标号上,并预期实验结果。
a.与甲组生理状况一致     b.敲除痛觉基因Trpv1     c.注射生理盐水   d.注射抗CD-8(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标志抗原)抗体     e. 注射黑色素瘤细胞     f.肿瘤体积>400mm3 g.200mm3<肿瘤体积<400mm3 h.肿瘤体积<200mm3

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1

处理2

12天后肿瘤体积

甲组

正常小鼠

甲1:注射生理盐水

200mm3<肿瘤体积<400mm3

甲2:②

肿瘤体积>400mm3

乙组

同上

乙1:同甲1组

肿瘤体积<200mm3

乙2:同甲2组


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5)传统上常用抑制细胞分裂的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基于上述研究,请提出肿瘤治疗新思路__________
2023-03-14更新 | 10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APLA),它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缺乏APLA的孕妇常会发生习惯性流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LA由母体浆细胞分泌
B.APLA能够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
C.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APLA
D.可给患者接种适量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治疗
8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存在于各种实体肿瘤中,是肿瘤微环境建立的基础,对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起促进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下图)。科研人员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DC/CAF融合细胞疫苗,用于靶向CAF的肿瘤免疫治疗。

(1)DC将抗原摄取、加工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的_____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在CD80或CD86等分子的共同作用下,激活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参与_____(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分别从肿瘤组织和骨髓中分离出CAF和DC,诱导融合后进行_____得到DC/CAF融合细胞,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并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进而可获得DC/CAF融合细胞疫苗。该融合细胞疫苗的特点不包括_____(填选项字母)
A、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特异性杀伤CAF而发挥作用
B、融合细胞呈递的抗原种类比转特定CAF抗原基因的DC更多
C、DC来自患者自身,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D、只对单一肿瘤的治疗有效
(3)检测DC/CAF融合细胞表面相关分子的表达量发现,未活化的DC与CAF融合后表现出活化DC的特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研究人员将DC/CAF融合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共培养,以_____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写出两项)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融合细胞能更有效地活化辅助性T细胞。进一步将用DC/CAF融合细胞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注射到肿瘤模型小鼠体内,若检测结果为_____,则说明该融合疫苗具有治疗肿瘤的作用。
2022-04-24更新 | 8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A.AB.BC.CD.D
2017-08-08更新 | 4553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第二部分(1)生物试题
10 . 为准确、便捷、安全地检测新冠病毒,科研人员开展下列研究。
(1)新冠病毒是一种 RNA病毒。人体的_______可识别并裂解被病毒侵染的肺部细胞。这些靶细胞裂解后,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_______进而诱导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2)目前广泛应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流程为:咽拭子或鼻拭子取样→提取病毒RNA→_______→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结果。该检测过程虽然精度较高,但需要依赖于仪器进行检测,不够便捷。
(3)为解决上述问题,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过程,研发新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

①据图1可知,该检测技术的特异性主要依赖于体系中的引导RNA识别特定序列,该分子可与特定序列的核酸遵循_____原则结合;这一结合还可以激活Cas 酶的生物活性。
②已知荧光基团和荧光抑制基团为小分子物质,两者之间由某种核酸序列连接。为利用荧光报告实验结果,结合图1所示过程推测,上表所示三种酶中,_____适用于该技术。
③为提高检测的便捷性,科研人员将待测缓冲液滴加到图2-a和图2-b 所示的检测试纸一端。结合图1和图2分析,能发出荧光的位置为_____。(填字母)
A.健康人     B.患者     C.图2-a 的C带     D.图2-a的T带     E.图2-b的C带     F.图2-b的T带
【备选方案二】④为提高检测的便捷性,科研人员将待测缓冲液滴加到图2-a和图2-b所示的检测试纸一端。已知试纸上C和T位置可固定特殊底物,当其与足量的蛋白质结合后会显色。结合图1和图2分析,在图3虚线框中用直线表示显色条带,绘制健康人和患者的检测结果_____

⑤检测上述技术产生的荧光强度如图4中的曲线A.曲线B为常规荧光检测技术获得的结果。科研人员由此确认新技术更灵敏,确定的依据是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上述技术研制了一款新型口罩,非常有市场前景。如果你参与这款新型口罩的研发,请依据口罩的日常使用条件,提出(2)所示流程中一处需调整的地方:_____
(5)综上所述,请谈一谈这款新型口罩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_____。(各答一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