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体内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能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胶质细胞膜上的髓鞘蛋白特异性结合,导致髓鞘脱落从而使兴奋传导受阻,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抗髓鞘蛋白抗体的含量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发性硬化症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理基本相同
B.轴突髓鞘蛋白作为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C.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引起髓鞘脱落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通过药物抑制T淋巴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能缓解病情
2 . 下图为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样品液中是否含有HIV抗体的试纸,具体过程为:将样品液滴加在HIV抗体试纸的样品垫后,会向试纸另一端流动并到达吸收垫,多余的样品最终被吸收垫截留。结合垫中含有用胶体金(红色)标记的HIV抗原,可随样品液移动。测试线固定有HIV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显红色,质控线上的物质与胶体金结合后显红色。HIV抗体能同时结合测试线和标记物上的抗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的样品可以是疑似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清
B.HIV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就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
C.阳性患者样品液中HIV抗体与标记物结合后再与测试线中HIV抗原结合,造成测试线显色,多余的标记物与质控线物质结合显色
D.感染者早期应用该方法检测体液中是否存在抗体
3 . 下图表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被病毒侵染的靶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B.过程②形成的记忆细胞能参与二次免疫应答
C.过程③表示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
D.此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4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也是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请回答问题:

(1)T淋巴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______________产生的,在______________中发育成熟。
(2)CAR是一种人工构建的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的嵌合受体。科研人员将CAR插入到T细胞膜上,获得CAR-T细胞。由图1可知,通过______________的特异性结合,可刺激CAR-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及多种细胞因子,高效杀伤肿瘤细胞。该过程越过了正常细胞免疫过程的______________环节,提高了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效率,避免了肿瘤细胞逃逸。
(3)科研人员研究了“CAR-T对人结肠癌细胞在体外的杀伤作用”,将正常T细胞或CAR-T细胞分别与结肠癌细胞体外混合培养,检测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已知乳酸脱氢酶(LDH)是在所有细胞中稳定存在的酶,当细胞膜损伤时能快速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因此,可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_来反映T细胞或CAR-T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可知,与正常T细胞相比,______________

注:E:T值表示体外培养时添加的T细胞或CAR-T细胞与结肠癌细胞的数量比。
(4)为进一步研究CAR-T免疫疗法对人结肠癌的治疗效果,还需做下列哪些方面的工作?______________。
A.动物体内实验B.副作用检测实验
C.继续增大E:T值的研究工作D.寻找T细胞内特有基因
5 . 免疫调节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有关免疫逃逸机制如图,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后,便提供了抑制性信号,诱导了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实现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D-1和PD-L1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B.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细胞内的HIP1R蛋白结合,借助CMTM6分子帮助,实现免疫逃逸
C.PD一L1表达越低越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D.PD-L1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使T细胞周期变短
6 . 新冠病毒对小鼠的感染率极低。为了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研究人员将人的ACF2基因转入小鼠体内,再用病毒感染小鼠,结果小鼠的感染率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后的老年小鼠比感染后的年轻小鼠淋巴结中的树突状细胞(DC)少,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老年小鼠淋巴结中的DC增殖能力弱于年轻小鼠的。假设二:老年小鼠血浆中的DC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的。研究者用荧光分子CFSE标记细胞DC细胞膜后,将其分别注射到年轻和老年小鼠静脉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F2基因表达的产物最可能是新冠病毒表面蛋白识别的受体
B.老年小鼠体细胞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均不同于年轻小鼠的
C.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呈递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上述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二,不支持假设一
2022-10-29更新 | 143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适应性测试(三)生物试题
7 .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 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针对胞外病原体,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被多种病原体识别
B.针对异体器官移植,只需要事件③中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
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2022-09-08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8 .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分枝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B.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进行免疫防御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结核分枝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2022-06-08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模)生物试题
9 . 关于特异性免疫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APC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有呈递抗原信息的作用
B.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杀死病原体,浆细胞分泌抗体杀死靶细胞
C.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被激活后都能分裂分化。前者分泌细胞因子,分化成记忆T细胞;后者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注射过新冠疫苗获得免疫的人,3个月内再次接触相同的新冠病毒时,记忆T细胞可分裂分化成记忆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10 . 精神应激是人们在遭遇外界压力及不可预知的风险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经历。人在面对压力时,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并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发挥潜力、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强烈且持续的应激会诱发免疫疾病、精神疾病甚至癌症。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皮质醇(GC)参与应激反应。人体受到压力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调控GC的分泌。根据以上信息,补充完整压力刺激引起GC分泌的调节模型:压力刺激→___________→GC。GC通过调节糖代谢升高血糖含量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能量供应,该过程中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长期处于压力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和垂体的___________会导致两者对GC的敏感性降低。
(2)研究发现,GC能影响细胞的生命历程。GC通过促进淋巴细胞的___________和抑制淋巴细胞的___________,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当GC损伤___________等淋巴细胞的功能时,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机体受感染和患癌的风险增大。
(3)免疫系统能调节HPA轴的分泌活动。部分淋巴细胞分泌的促炎症细胞因子能作用于下丘脑的CRH神经元,促进垂体分泌ACTH。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促炎症细胞因子对HPA轴的调节意义是___________
(4)模型建构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模型a→X→Y→b中,X、Y代表结构,a代表物质或刺激信号,b代表Y出现的相应变化或产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若a表示高浓度甲状腺激素信号,则X表示垂体,Y表示下丘脑
B.若a表示低血糖信号,X表示下丘脑,则Y可表示胰岛A细胞
C.若a表示神经递质,X、Y表示神经元,则b表示动作电位
D.若a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信号,则X表示垂体,b表示抗利尿激素
2022-05-29更新 | 4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抚顺市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