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早期蛋白质,包括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2015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六种
C.RNA多聚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
D.被感染者仅通过细胞免疫就可杀灭寨卡病毒
2 .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___________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_________。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会感知此变化,并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_,作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通过_____________免疫产生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有人提议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3 . 如图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甲、乙和物质M、N与图不符的是
A.效应T细胞、靶细胞、抗原、受体
B.胰岛B细胞、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
C.甲状腺细胞、下丘脑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D.传出神经元、骨骼肌细胞、神经递质、受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③和⑥都有分泌功能,物质I不能直接消灭靶细胞内的抗原
B.A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且仅参与特异性免疫
C.若某小鼠⑦先天性发育不良,则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完全丧失
D.图示细胞⑤只能来自于细胞②或细胞③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斗争中,有科研人员尝试将病毒引诱到人体的“陷阱细胞 " 中。例如:HIV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入侵到T细胞,给艾滋病患者注射适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此细胞中无法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所以红细胞成为 HIV 的“陷阱细胞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IV入侵到T细胞可刺激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促进T细胞分裂
B.红细胞死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是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C.T 细胞被HIV识别、入侵后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D.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被HIV入侵后可使人丧失免疫功能
6 . 2014年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在人体细胞内寄生形成的,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请利用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来划分,结核杆菌应属于_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膜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结构,结核杆菌依靠这些结构抵御人体对其产生的免疫。
(2)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必须依靠____________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消化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要溶酶体参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对婴幼儿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传染的有效措施,卡介苗是由Calmette和Guerin两位生物学家发现的变异结核杆菌培养而成的,结核杆菌的这种变异应该来自于_________,作为注射疫苗,卡介苗应该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卷
2014·河南·一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7 . 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是用50μ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2016-11-26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生物卷
2012·河南郑州·一模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右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A.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两人体内的B细胞需要在病原体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源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活动的结果
D.两人体内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2016-12-12更新 | 681次组卷 | 9卷引用:201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考试生物试卷
2010·河南开封·一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9 . 下列有关免疫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B.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C.T细胞能识别再次进入机体的同种抗原,免疫能力增强
D.当机体胸腺受损,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不受影响
2010-04-23更新 | 7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开封、焦作高三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