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2 道试题
1 . 光动力疗法(PDT)对肿瘤的免疫疗效受到肿瘤浸润的T细胞(CTLs)功能和状态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蛋白酶(MMP-2)响应的促渗透纳米粒,其包载MMP-2酶敏促渗肽iRGD和胆固醇酯化酶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肽iRGD从纳米粒中响应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在瘤内的深部渗透;阿伐麦布被释放后可以同时抑制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恢复T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处于有效的免疫监视,协同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旺盛会使CD8+T细胞降低免疫杀伤功能
B.促渗透纳米粒可以进入肿瘤内利用携带的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C.机体内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
D.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是全面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2024-06-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第四十七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如图为HIV侵染人体细胞的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IV的包膜蛋白由蛋白gp120与Env组成,感染细胞时蛋白gp120主要识别并结合______细胞表面的CD4受体,导致蛋白gp120的构象改变并与蛋白Env分离,蛋白Env可部分插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在细胞表面辅助受体CCR5等的参与下,完成入侵并对细胞造成伤害。图中CD4和CCR5结构功能不完全相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③需要的酶由______提供,过程④中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一般情况下这种变异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3)HIV进入机体后,HIV表面的抗原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从而使B细胞被激活,并增殖分化为______。研究表明,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的抗原蛋白,对HIV而言,这一现象的主要意义是______,同时只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
(4)暴露后预防(PEP)是使用HIV治疗药物(也称抗病毒治疗药物)对已经发生了HIV高危行为的HIV检测为阴性的人员进行短期治疗,以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在48小时内开始并连续28天服用艾滋阻断药物,且服用得越早,效果越好,分析以上信息,推测图中过程______(填两个序号)的抑制剂可能是PEP使用的药物。
2024-06-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A卷试题
3 . 手术去除支配小鼠脾脏的神经后,给小鼠注射病原体,发现对照组小鼠产生了大量针对该病原体的浆细胞,而实验组小鼠体内的相应浆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B.脾脏能通过清除衰老血细胞参与免疫自稳
C.病原体和辅助性T细胞都参与了B细胞的活化
D.实验表明神经系统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2024-06-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人体内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④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参与了细胞免疫
B.细胞⑥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分泌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物质②
C.细胞⑧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无论机体再次接触何种抗原,细胞⑦、细胞⑨都能迅速增殖和分化
2024-06-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生物试题
5 . 某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外壳上有多种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后病毒侵入细胞,在宿主细胞内病毒RNA通过复制产生子代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的增殖需要宿主细胞核糖体的参与
B.该病毒的增殖过程需要宿主提供DNA模板
C.该病毒侵入后,机体依赖体液免疫即可将其清除
D.刺突蛋白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24-06-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若细胞1为内分泌细胞,其分泌的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C.图中细胞3、细胞2和靶细胞共同参与的调节过程可以是体温调节
D.若血液中血糖含量约为3.3mmol/L时,则靶细胞主要是胰岛A细胞
E.若细胞4能裂解靶细胞,则它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而来
2024-06-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7 . 人体肠道中生活着1000多种微生物,它们参与食物分解,还可通过激素、免疫和神经调节通路——“肠道—脑轴”对人体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有关。下图是部分肠道细菌通过代谢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图中ⅡL-22 表示一种淋巴因子,AST-120 是一种活性炭,“——”表示抑制。依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学习能力下降,由此推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___受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神经元中β-淀粉样蛋白“漏出”导致周围神经细胞膜、线粒体膜受损,使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_________(填结构)明显减少。
(2)人体肠道中的肠道菌群与人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据题可知,肠道菌群不仅影响人体激素、免疫和神经调节通路,而且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引起人体某些疾病,这对你健康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色氨酸属于人体的     ① (填“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IPA 可作为抗氧化剂,色氨酸在产孢梭菌的作用下产生IPA,IPA 进入脑部可延缓神经细胞的衰老,其可能的机制是      ② ;乳杆菌的作用有利于提高IL-22的含量,该物质主要由 ③     产生;硫酸吲哚酚含量升高会引起血管疾病,口服AST-120有一定疗效,治疗机制是
2024-05-3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李兰娟院士团队开发了一个原位肝细胞癌(HCC)模型,并发现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AA)可以显著抑制HCC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调节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B.细胞毒性T细胞被癌细胞表面抗原激活后,能导致癌细胞坏死
C.3-HAA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能直接杀伤肝癌细胞
D.在对照实验中,可通过检测细胞因子水平验证3-HAA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理
9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冠感染的有效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磷脂膜包裹的mRNA疫苗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由图可知,CD4+T细胞为________细胞。根据图示简述mRNA疫苗激活B细胞的两个途径:途径1:________;途径2:________
(3)由图可知,刺激CD8+T细胞活化的物质是_______。CD8+T细胞除可作用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外,还可作用于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细胞因子对CD8+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
(4)mRNA疫苗一般需间隔注射2次,原因是______
2024-05-3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生物学试题
10 . 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我”与“非我”的能力,该能力与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有关。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依赖靶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体来对其进行识别和清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自身细胞表面MHC分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角膜中没有血管与淋巴管,理论上异体间进行角膜移植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D.癌细胞表面的MHC表达水平下降,有利于细胞毒性T细胞快速对其识别和攻击
2024-05-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