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宫颈癌是女性三大常见肿瘤之一,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PV)可能引发宫颈癌。HPV是一类无包膜球形双链环状DNA病毒,至今已分离出多个亚型。感染HPV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IV表示免疫细胞;L1为HPV病毒表面抗原,E6和E7皆为HPV病毒内部蛋白;p53蛋白和pRb蛋白皆为抑癌蛋白。

   

1.下列关于HPV增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HPV的遗传物质无游离的磷酸基团
B.HPV的遗传物质复制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C.转录时,形成的RNA-DNA杂交区域中有A-U和C-G两种碱基配对方式
D.经过翻译形成的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量的3倍
2.人体感染HPV后,下列不属于上图中细胞Ⅱ功能的是(       
A.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B.分泌L1的特异性抗体
C.清除被病毒入侵的上皮细胞
D.识别靶细胞抗原肽-MUHC分子复合体
3.据上图分析,长期感染高危型HPV诱发宫颈癌的原因可能是HPV的(       
A.E7蛋白降解pRb蛋白,促进上皮细胞DNA的复制
B.E7蛋白与pRb蛋白结合,抑制上皮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C.E6蛋白与p53蛋白结合,抑制上皮细胞DNA聚合酶的合成
D.E6蛋白激活p53蛋白,促进上皮细胞纺锤体相关蛋白的合成
2024-06-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试卷
2 . 新冠病毒的流行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影响。图1和图2表示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免疫先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启动晚
B.感染初期,感染者体内能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不到特异性抗体
C.被病毒侵染细胞的死亡是在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下的细胞坏死
D.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细胞毒性T细胞的辅助
2024-06-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邢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外科手术治疗肿瘤时,需切除病变累及的淋巴结,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可用胸腺肽(胸腺分泌的可刺激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多肽)辅助治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手术清除淋巴结会损伤皮肤或者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受损
B.手术清除淋巴结会阻碍局部淋巴回流,进而引发组织水肿
C.淋巴结是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器官,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微生物
D.胸腺肽是免疫活性物质,T细胞被其激活后通过细胞免疫将入侵的病毒清除
4 .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微小隐孢子虫感染鼠肠上皮细胞时,子孢子表面的糖蛋白GP900在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微小隐孢子虫感染鼠肠上皮细胞后,肠上皮细胞会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因子分泌等过程,从而防御微小隐孢子虫的感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宿主细胞时GP900可被抗原呈递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呈递
B.MAPK信号通路等可参与机体内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等过程的调控
C.给小鼠注射GP900使小鼠发生免疫反应后可在其腹腔内获取大量单克隆抗体
D.可利用针对GP900开发的疫苗来治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宿主细胞引发的疾病
2024-06-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5 .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机体的免疫细胞会参与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影响器官的存活。人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TReg)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等,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移植器官的耐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且继续发育成熟
B.对移植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抗体的攻击
C.抑制TReg功能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引发自身免疫病
D.细胞因子IL-10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来提高免疫力
2024-06-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科研人员将控制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蛋白合成的mRNA结合在一起形成组合疫苗,该疫苗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小鼠产生了针对这三种病毒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合疫苗的识别和抗原蛋白的合成发生在内环境
B.组合疫苗激发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不具有特异性
C.新冠病毒再次进入机体会被记忆T细胞迅速裂解
D.组合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体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7 . 吞噬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白介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可以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白介素,如果白介素出现缺陷或不足往往会导致自体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介素、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树突状细胞是吞噬细胞的一种,具有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C.巨噬细胞处理后的抗原可使辅助性T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D.白介素对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8 .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进行攻击,如图表示人体内两种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庚表示细胞,①~④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属于细胞免疫过程,图2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B.图1属于特异性免疫,图2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乙和庚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可分别分裂、分化为丙和戊
D.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为甲、乙、戊、庚和靶细胞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理综试题 -高中生物
9 . TCR-T疗法(T Cell Receptor-Gene Engineered T Cells),是细胞受体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疗法。TCR-T疗法在治疗实体瘤方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前景,因为TCR-T不仅能识别细胞膜抗原,还能识别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MHC)呈递的细胞内肿瘤抗原,不受靶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限制,从而能更广泛地识别靶抗原,诱导更持久的免疫应答。
(1)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肿瘤细胞TCR通过由α和β肽链组成的异二聚体来识别pMHC分子呈递的抗原(图1),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TCR-T识别肿瘤细胞后被激活,其分泌穿孔素等免疫活性物质杀伤肿瘤细胞,此免疫过程需要的免疫活性物质还有_______

(3)癌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作用一样,都具有将胞内“抗原”_______,然后传递给TCR-T细胞,TCR与MHC的高效互作是TCR-T成功靶向细胞的前提。然而TCR-T细胞发育过程中,具有高亲和力TCR的T细胞克隆因为会对自体的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潜能而被体内清除(阴性选择),引起T细胞_____(“凋亡”或“坏死”),故只有低亲和力TCR的T细胞克隆被保留(阳性选择),可避免________病的发生。
(4)研究发现,即使TCR与MHC互作激活了T细胞,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如图2)。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

①研究人员以健康小鼠为实验动物,通过肿瘤细胞移植技术,设计实验验证该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
②请根据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逸”的机制,提出一个治疗肿瘤的新思路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生物试卷
10 . 肿瘤细胞能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T淋巴细胞针对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为细胞a后,细胞a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B.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为细胞a时,还会产生记忆T细胞
C.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D.图中肿瘤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