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2 道试题
1 .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杀死特定肿瘤细胞的一种疗法。
(1)CAR-T细胞通过____肿瘤细胞的抗原,从而清除肿瘤细胞。CAR-T疗法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B细胞成熟抗原(BCMA)选择性表达于包括MM肿瘤细胞在内的浆细胞表面,在人体主要器官的细胞上基本不表达。科研人员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T细胞进行转化,构建新型针对BCMA的CAR-T细胞,对照组T细胞不做处理。选人骨髓瘤B细胞为靶细胞,进行CAR-T细胞杀伤实验,结果如表: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比较(注:效靶比指的是T细胞与靶细胞的浓度比值)。

组别

效靶比

靶细胞凋亡率(%)

实验组

1:4

16.67

1:1

41.90

4:1

65.05

对照组

1:4

2.53

1:1

6.50

4:1

17.21

①根据以上结果,说明已经成功构建出靶向BCMA的CAR-T细胞,理由是____
②T细胞与肿瘤细胞发生反应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的释放,让CAR-T细胞杀伤相同数量的靶细胞后检测IFN-γ的含量,若____,则进一步表明已经成功构建出相应的CAR-T细胞。
(3)CAR-T细胞无法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对实体瘤治疗效果不佳。实体瘤组织的核心区缺氧,某种厌氧型细菌可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研究人员对该细菌进行改造获得工程菌,用于提高CAR-T的靶向性。

   

①由图1可知,工程菌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并释放靶标分子,该分子可以____,将CAR-T细胞招募到肿瘤周围,使其发挥免疫功能。
②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叠加时显示为黄色荧光。科研人员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CAR-T细胞,再将其与肿瘤细胞、靶标分子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分布情况。结果显示____,说明靶标分子发挥功能。
③为进一步验证工程菌能否提高CAR-T的靶向性,研究人员向图2所示小鼠静脉注射CAR-T细胞,并在左侧肿瘤内单次注射工程菌。两周后发现双侧肿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但左侧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请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解释____
2024-03-11更新 | 6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人体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嗓子痛等症状。机体疼痛和发热现象与前列腺素E(简称PGE)密切相关,部分机理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侵入人体时,__________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其在体内扩撤;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由__________识别并裂解。
(2)人体感染病毒后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的致痛物质可刺激痛感受器,引起细胞膜上__________,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至__________产生痛觉。
(3)布洛芬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为了缓解疼痛,常使用布洛芬。请据图分析布洛芬镇痛的机理:__________
(4)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将不能维持稳定。为探究药物M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并且和布洛芬具有相同的退热效果,科研人员将布洛芬、药物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热家兔+生理盐水

发热

发热家兔+布洛芬溶液

退热

发热家兔+M溶液

退热


发热

丁组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_
本实验结论为________
3 . 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患子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9~14岁是接种HPV疫苗的黄金年龄,“尽早、尽小”接种HPV疫苗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目前投入使用的疫苗有国产二价HPV疫苗,14周岁及以下对象需接种2剂次,可预防高危型HPV16和HPV18两个亚型的感染。HPV所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子宫颈癌。回答下列问题:
(1)HPV可感染宿主黏膜和皮肤上皮细胞。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____道防线,此防线连同人体的第二道防线____(填组成成分)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且可针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2)HPV感染机体会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中,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
(3)HPV二价疫苗主要成分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不包含病毒核酸,既安全又有效,原因是____。被HPV侵染的细胞能逃避免疫监视,可能原因是____
2024-02-2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4 .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为一种RNA病毒,其蛋白质外壳外面还有一层包膜,包膜表面主要有两种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前者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后者促进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融合后释放子代病毒。HA共有18个亚型(H1~H18),NA有11个亚型(NA1~NA11),根据HA和NA的组合情况,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如H1N1是其中的一种。回答下列问题:
(1)甲流病毒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据甲流病毒具有包膜推测,该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方式类似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的______
(2)甲流病毒首次进入人体时,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是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信号是______。此外还需要______的作用,B细胞活化后就开始增殖、分化,随后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相应抗体。
(3)甲流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将会引发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临床上治疗由甲流病毒所致的呼吸道感染以抗病毒为主,奥司他韦是选择性神经氨酸酶竞争型抑制剂,据此推测奥司他韦治疗甲流的机理是______
(4)预防甲流H1N1可通过注射甲流H1N1疫苗的方式,但是注射疫苗后还可能患流感,这是因为______
2024-02-23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5 . 人类耳蜗中的听毛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与正常听力的维持关系密切。
听毛细胞数量有限,受药物、长时间噪音等因素影响会死亡。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位于蜗管的内淋巴液中,其余部分位于外淋巴液中,当声音传到耳蜗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纤毛顶端的K通道开启,K内流,听毛细胞兴奋,并传递给听神经细胞,过程如图1所示。

(1)声波振动引起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弯曲,使______,K通过______的方式由内淋巴液进入听毛细胞,发生的信号转换情况为______,产生的兴奋经传导进一步触发听毛细胞底部的______
(2)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K状态的意义是______
(3)临床治疗发现,博来霉素、甲氨蝶呤氮芥等耳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耳蜗中毒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试分析耳蜗中毒导致机体出现该现象的机理是______。个别学会语言前就发生SNHL的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仍然出现了理解障碍(只能听到声音,而不能听懂语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患者的______未正常发育导致不能听懂语言。
(4)目前,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兴方法,可通过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杀灭肿瘤细胞,但对内淋巴囊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癌细胞生活的微环境中存在高浓度乳酸,为研究乳酸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注:Treg细胞能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抑制机体免疫)

结合上述信息,试分析免疫治疗对内淋巴囊肿廇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8更新 | 4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6 . 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重要参与者。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增强自身的杀伤力,促进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可导致许多疾病,如过敏、哮喘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下图:

(1)ATP的分子结构可以简写成_________,不仅可以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炎症状态下还发挥_________的作用。
(2)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推测靶细胞很可能是T细胞,其成熟场所为_________
(3)抗体分泌的方式为_________,机体清除损伤或濒死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功能
(4)当病原体进入机体细胞内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细胞免疫过程中____________(填两个)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病原体被彻底清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功能受到____________,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2024-01-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二中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7 . 为了研究人体对病毒X的免疫作用,先用病毒X感染小鼠甲,小鼠甲患病一段时间后恢复。随后再用病毒X感染小鼠乙,并注射小鼠甲恢复后的血清,小鼠乙未患病。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甲感染病毒X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方式有__________,此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小鼠乙未患病是因为小鼠甲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病毒X表面抗原结合的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研制的灭活病毒X疫苗免疫效果,给小鼠丙注入该疫苗,一段时间后,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
(3)与注射单克隆抗体相比,接种疫苗的优点是_____
8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一类死亡率较高的卵巢癌。现有治疗手段仅对部分HGSOC患者有效,且易产生耐药。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
(1)由于HGSOC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表面_______减少,导致其极易在体内扩散,晚期常伴有腹膜转移。抑制晚期转移进展是HGSOC患者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
(2)IFNe是一种干扰素,具有抗微生物感染作用,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研究人员推测IFNe可能存在抗肿瘤活性,作出此推测可基于下列哪些事实____
a、IFNe仅在女性输卵管上皮细胞(HGSOC的起源细胞)中表达
b、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IFNe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
c、在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未检测到其他类型的干扰素
d、绝经后的妇女是卵巢癌的高风险人群,IFNe表达水平很低
e、敲除IFNe基因的小鼠肿瘤数量和转移发生率较高
(3)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ID8肿瘤细胞(卵巢癌细胞系),采用图1方式建立三种不同阶段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1分析,研究人员建立的“发展中(未形成)”“已形成”和“晚期具有腹膜转移”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模型。图2结果显示_________。研究结果表明IFNe具有治疗HGSOC的潜力。
(4)研究人员制备敲除IFNe受体基因的小鼠X,对X和野生型均注射未敲除IFNe受体基因的ID8肿瘤细胞建立模型,对部分小鼠注射IFNe进行治疗。治疗组的小鼠X肿瘤数量、肿瘤转移率均低于不治疗组的小鼠X,但显著高于治疗组的野生型小鼠。检测发现野生型小鼠接受IFNe治疗后,活化的免疫细胞增加,将其与ID8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会导致ID8肿瘤细胞裂解。据此推测IFNe抗HGSOC的机制_____
2024-01-21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 .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杀死特定肿瘤细胞的一种疗法。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一种选择性表达于包括MM肿瘤细胞在内的浆细胞表面,在人体主要器官的细胞上基本不表达。研究人员构建新型针对BCMA的CAR-T细胞,并观察其对MM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人体内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当B细胞接受抗原与__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的刺激而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
(2)CAR分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胞外域、跨膜域和胞内域(如图)。

①抗体的功能区由VH肽链和VL肽链组成。制备治疗MM的CAR-T细胞的CAR分子胞外域作用是与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②跨膜域主要功能为将CAR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胞内域包括共刺激结构域和信号传导结构域,当信号由胞外传导至胞内时,使T细胞的完全活化,促使T细胞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T细胞进行转化,对照组T细胞不做处理。选人骨髓瘤B细胞为靶细胞,进行CAR-T细胞杀伤实验,结果如表:
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比较

组别

效靶比

靶细胞凋亡率(%)

实验组

1:4

16.67

1:1

41.90

4:1

65.05

对照组

1:4

2.53

1:1

6.50

4:1

17.21

(注:效靶比指的是T细胞与靶细胞的浓度比值)
①根据以上结果,说明已经成功构建出靶向BCMA的CAR-T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
②T细胞与肿瘤细胞发生反应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的释放,让CAR-T细胞杀伤相同数量的靶细胞后检测IFN-γ的含量,若_____________,则表明已经成功构建出相应的CAR-T细胞。
10 . 每年的11月12日为世界肺炎日,根据致病的病原体种类可将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黏膜抵御病原体入侵属于______免疫。临床上用头孢菌素类治疗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在注射制剂之前,需要进行皮试以确定病人是否会发生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属于病毒性肺炎,为建立社会群体免疫国家大力推行疫苗注射。注射疫苗后,该疫苗作为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当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中后,______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种死亡属于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3)非病毒肺炎治疗常用以下两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作用于原核细胞核糖体,阻碍蛋白质合成,起到抑菌作用),头孢菌素类(可以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其中______类药物对支原体引发的肺炎治疗效果更理想,理由是______
(4)2023年冬天,许多支原体肺炎患者表现为对阿奇霉素耐药,这种耐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支原体发生了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