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7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B.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I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2 . T 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反应中具有多种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 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带有自身 MHC 标志的正常细胞
B.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发挥免疫作用后脱分化为细胞毒性 T 细胞
C.成熟的辅助性T 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 促进致敏B 淋巴细胞分裂
D.记忆细胞毒性T 细胞可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并攻击靶细胞
2021-03-12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0年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某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与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
B.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C.由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都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D.抗原-抗体被细胞丙吞噬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2021-02-2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巴东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免疫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它是由免疫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抵抗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3)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主要通过浆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起作用,后者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接触,从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暴露后被消灭。
2021-02-23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将抗原降解成肽后,与质膜上的MHC分子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B.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后便将其镶嵌在细胞膜上,用以识别抗原
C.胚胎移植时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发生免疫排斥
D.二次免疫时记忆B淋巴细胞可快速增殖并分泌大量抗体
6 .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可以传染艾滋病
B.艾滋病人经多次注射HIV疫苗,可用来医治艾滋病
C.HIV的逆转录酶和核心蛋白是在宿主细胞外合成的
D.对艾滋病产妇实施剖腹产可有效降低婴儿患病率
2021-02-0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7 .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如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4-7周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目少
B.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少
C.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被迅速清除
D.疫苗会与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结合被裂解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下图是某人感染某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相关叙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 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B.ab段体温调定点上升,cd段该人可能会出现身体出汗等症状
C.bc段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在a~d的调节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也在起作用
9 .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肝病毒(HCV)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输血时可能感染肝炎病毒,在排除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后仍有少数输血者受到感染。1989年科学家霍顿发现引起这种感染的是一种新型病毒,并首次将其命名为丙肝病毒(HCV),不久建立了HCV诊断试剂等快速检测方法,这一发现及快速检测方法应用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V是非逆转录的R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HCV侵染肝细胞后,人体会产生_______免疫予以应对。
(3)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是美国FDA批准的PSI-7977治疗方案,该方案联合干扰素和病毒唑治疗患者,12周后能达到治愈效果。干扰素是一种淋巴因子,干扰素在体液免疫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病毒唑是一类叫做玛赛特的小分子有机物,在病毒RNA复制时能取代___________(填RNA的单体)而干扰病毒RNA的复制过程,进而达到抑制病毒增殖的目的。
(4)HCV、HIV和流感病毒三类病毒的疫苗研制至今尚未取得理想效果,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10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的发现,这与2011年“利用树突状细胞开发疫苗治疗癌症”获同样奖项的发现,均是基于人类对免疫功能和肿瘤相关机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突破。下面是两项成果部分研究内容。

(1)根据图1分析,树突状细胞将肿瘤特异性抗原信息________给T细胞后,激活T细胞的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细胞会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为了使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肿瘤抗原,研究者的具体做法是:将________注入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树突状细胞内,再将成熟表达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输入到__________,实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作用。

(3)根据图2分析,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2推测两种药物的抗肿瘤机理________
2021-01-20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