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肿瘤免疫疗法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临床应用中发现,它并不是对每个癌症患者都有效。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
(1)癌细胞代谢旺盛,但肿瘤组织中氧气常供应不足,癌细胞通过______产生大量乳酸,并分泌到肿瘤微环境中。
(2)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______来裂解癌细胞。
(3)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种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的激活和增殖。用含有不同浓度乳酸的培养液分别培养Tc和Treg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下图(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结合上述信息,推测免疫疗法对部分人失效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MCT1基因编码乳酸转运蛋白,该基因在Treg细胞中表达。研究者提出假设:肿瘤与Treg细胞之间通过MCT1基因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为检验假设,研究者给小鼠皮下注射癌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大小。实验组应采用______小鼠。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支持肿瘤和Treg细胞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5)基于以上研究,请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提出一个思路 ___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98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通过将编码病毒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X)导入动物体细胞内,进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该病毒感染机体的目的。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导入的外源基因X可作为抗原,表达的X蛋白就是抗体
B.核酸疫苗发挥作用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C.生产核酸疫苗需要知道病毒核酸四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注射核酸疫苗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细胞免疫
2021-05-07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3 . 以同种小鼠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4个与某种胞内寄生菌有关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注射和未注射抗T细胞抗体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B.给切除胸腺和未切除胸腺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切除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C.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D.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活这些分子不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
B.T细胞起源于胸腺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C.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将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D.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
5 . 神经肽Y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常常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释放,神经肽Y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释放两种神经递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B.神经肽Y的分泌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神经肽Y的分泌可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D.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稳态
2021-04-22更新 | 5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生物试题
6 . 自2020年至今,由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某些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下图所示。

(1)免疫细胞包含多种类型,图中未提到的有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利用____________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抗体可用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
(3)我国医疗工作者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入法对 4 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除有干细胞特点外,还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其表面抗原不明显,不会引起患者免疫排斥。由上述特点分析,在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新冠疫苗研制更加重要,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发的疫苗已经开始接种。请评价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__
(5)为了让类似的疫情不再重演,①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公共卫生治理?_____________
②如何改进个人卫生和其他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05更新 | 9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加工、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吞噬病原体后,需要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才能将其分解
B.MHC-Ⅱ是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经②和①加工形成的
C.抗原呈递细胞将摄取、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
D.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8 . 患有白血病合并艾滋病的一位“柏林病人”,在接受具有CCR5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仅能治愈白血病,同时也治愈了艾滋病。
(1)HIV表面蛋白在与T细胞表面CD4受体结合后,在CCR5受体的帮助下,侵染人体T细胞(图1),导致对_____免疫造成严重影响。

(2)科研人员推测CCR5基因突变能赋予细胞抵抗HIV感染的能力,为此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
①选用能无限增殖且具有CCR5受体的胶质瘤细胞,同时还需要导入_____基因的表达载体以模拟T细胞。
②将上述胶质瘤细胞分成两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将CCR5基因全部突变。获得实验组细胞用到了图2所示的PCR技术,其中A、B、C为CCR5基因的三个片段。

I 设计的引物中,R1的部分序列与B片段的部分序列互补、F2的部分序列与A片段的部分序列互补,利用FI和RI进行多次扩增,得到的产物中有CCR5基因的_____
A.A+C        B.B+C       C.A+部分B        D.B+部分A
II 科研人员用同样方法,利用F2和R2作为引物进行扩增,然后将上述两对引物所得到的扩增产物混合,经变性和退火处理,形成部分碱基互补配对的杂交链,最终以_____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_____片段缺失的CCR5突变基因。
③用HIV攻击上述两组细胞后,收集上清液中HIV的P24抗原,通过检测P24抗原来衡量HIV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量,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_____

(3)已知“柏林病人”所患的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疾病,请解释“柏林病人”被治愈的具体原因是:______
9 .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感染后可引发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检测病毒核酸特异性序列可排查病毒感染者
B.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只有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
C.治愈者体内的记忆细胞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新冠病毒的监控
D.用灭活新冠病毒制备的疫苗安全性高,但需要多次接种加强免疫
10 . PD-1 是表达在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PD-L1 是一种能够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见图1)。PD-1和PD-L1结合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PD-L1,还分泌出大量的PD-L1(见图2)。

(1)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如下图。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免疫细胞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类似PD-L1的膜蛋白一旦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便可避免______
(3)目前已研发出针对PD-L1的抗体(mAb)。结合图1信息,mAb能治疗肿瘤是因为使用mAb时,mAb通过与______结合,阻止了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 ______
(4)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mAb对肿瘤A患者治疗有效,对肿瘤B患者无明显效果。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相同剂量的mAb对肿瘤B患者无明显效果的原因。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