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为研究青蒿琥酯对小鼠体内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实验材料:小鼠宫颈癌细胞、生理状况相同的同周龄雌性健康小鼠若干、青蒿琥酯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顺铂溶液(抗癌药物,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电子天平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适量小鼠宫颈癌细胞稀释成单细胞悬液,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生理状况相同的同周龄雌性健康小鼠左后肢背部皮下,适宜条件下饲养,选出已成瘤(瘤直径相同且>5mm)的小鼠240只,随机均分成3组: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作为肿瘤对照组;
乙组:______,作为阳性对照组;
丙组:______
另取______,作为正常对照组,编号丁组。
②连续处理若干天,每隔10天处死各组中20只小鼠,精确称量小鼠移植瘤质量并记录,通过与______比较,计算各组的抑瘤率。
(2)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3)分析与讨论:
①分析结果发现:用顺铂、青蒿琥酯处理的小鼠抑瘤率相近,但顺铂处理后的小鼠生存状态较差,推测顺铂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特异性______
②小鼠依靠体内的______细胞对抗宫颈癌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琥酯可能是通过促进移植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发挥其抗瘤活性。为验证上述作用并确定青蒿琥酯作用的适宜浓度,设计细胞实验:______
2022-10-22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统测生物试题
2 . 研究表明燕窝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压和提高代谢机能多方面功效,其主要功效成分是唾液酸。某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毛燕窝和毛燕窝酶解产物低聚肽中唾液酸的量,结果如下表。
毛燕窝及燕窝低聚肽中唾液酸含量分析结果

样品

检测次数

唾液酸含量(%)

唾液酸含量平均值(%)

毛燕窝

1

11.57

11.6

2

11.62

3

11.61

燕窝低聚肽

1

14.29

14.3

214.32
314.29

欲研究燕窝和燕窝低聚肽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细胞)增殖效果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方面的作用,以佐证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请你利用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呈现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健康小鼠若干、燕窝、燕窝低聚肽、生理盐水等。(注:T细胞从小鼠脾脏中研磨后分离提取;NK细胞活性需通过淋巴瘤YAC细胞来实现,具体检测方法不作要求,若采用分组请用符号A、B……等表示。)
(1)唾液酸是燕窝糖蛋白中的糖基,唾液酸与蛋白质结合需要在细胞中的______中完成,试验中检测3次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思路:
①选取15只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分为A、B、C三组,其中C组为对照组,每组5只小鼠。
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喂养14天后,分别取______,研磨后提取T细胞和NK细胞。
④分别测定各组样品中的______和NK细胞对淋巴瘤YAC细胞活性,取平均值。
⑤统计分析实验所得数据。
(3)实验结果:在抑制NK细胞活性方面,实验组抑制效果强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请设计一个坐标系,并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相应的结果______
(4)分析与讨论
小鼠脾脏细胞中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在______器官中发育成熟的,实验结果表明提高______免疫力的效果更佳。
2022-05-14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板蓝根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中药,患者服用药剂量较大,若能提取其有效成分用于抗病毒治疗,则可以减少服用剂量,为此板蓝根药物不断开发和创新。现欲验证板蓝根酸性提取物可有效提升免疫力对抗流感病毒,其它提取物无此功效。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白细胞总数及脾脏指数为检测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健康小鼠若干,板蓝根中性、酸性及碱性提取物,生理盐水,注射器、解剖刀等。
(要求与说明:感染流感病毒后,小鼠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增加,通过一定药物干预可恢复到正常范围,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脾脏指数与免疫力呈正相关,脾脏指数=脾脏质量/小鼠体重,具体检测方法不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①_______,编号A、B、C……。
②除A组外其他组使用流感病毒滴鼻制成流感病毒模型鼠。
③将各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_______,其余三组小鼠依次分别每天每只等量腹腔注射板蓝根中性、酸性及碱性提取物。
④连续5天给药后,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称量_______,并对白细胞计数。
⑤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2)预测实验结果(以柱形图表示):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本次实验中制备流感病毒模型鼠,需要先将流感病毒置于_______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②实验中,用脾脏指数作为检测指标的理由是_______,因此脾脏指数与免疫力呈正相关。
③彻底清除体内的病毒需要_______免疫。
2022-10-20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国庆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4 . 某研究发现,向尚未完成免疫系统发育的新生白色品系小鼠输入同种黑色品系的脾细胞,受者免疫系统会将该脾细胞表面的非己抗原视为自身。科研人员利用同种黑色、白色和灰色品系小鼠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6周后该白色品系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
B.该白色品系小鼠可特异性识别所有移植的皮肤细胞并产生排斥反应
C.该白色品系小鼠对灰色小鼠皮肤移植物有排斥反应,主要是由细胞免疫起作用
D.非己抗原转化为自身的关键是非己的成分要接触未成熟的免疫系统
5 . 1.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武汉因雨雪湿冷气候,初期患者出现寒湿郁肺之表证。因此,可采用寒湿刺激+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复制出与新型冠状病毒相似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为验证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治疗作用,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与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与试剂:健康小鼠、复方芩兰口服液、HCoV-229E、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批,1批正常饲养,另外1批进行寒湿证造模。
②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别处理方法
A______________
B对寒湿证小鼠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C对正常小鼠以适量的HCoV-229E滴鼻感染,每日1次,连续2d。初次感染当天,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D对寒湿证小鼠    2    ,每日1次,连续2d。初次感染当天,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E对寒湿证小鼠以等量的HCoV-229E滴鼻感染,每日1次,连续2d。初次感染当天,以    3    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③检测小鼠的肺组织细胞因子含量。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论:与A比较,感染对照组、寒湿感染组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含量显著升高:与寒湿感染组比较,复方芩兰口服液组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降低。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分组: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新冠病毒会引起人体发生细胞因子风暴,其过程是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这属于____________调节过程。由于肺部毛细血管丰富,故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肺部____________,严重可危及生命。
(4)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新冠疫苗研制更加重要。病毒载体疫苗比灭活的病毒疫苗能更好的诱导__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原因是:____________。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返校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效应B细胞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2023-01-05更新 | 284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纯种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发现了小鼠的组织相容性及控制这一特性的H-2基因。通常把器官移植中引起急而快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中。目前已经发现了小鼠几十种组织相容性抗原,为免疫系统提供了识别的标志。异体器官移植能否成功,关键是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相似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初次移植后的B品系小鼠对移植的A品系小鼠皮肤细胞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B.实验一和实验二表明初次免疫的B品系小鼠特异性T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C.术前给B品系小鼠注射特异性T细胞使移植皮肤6天后坏死,说明甲组B品系小鼠产生了记忆细胞
D.临床上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H-2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2022-10-17更新 | 354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返校考试生物试题
8 . 狂犬病病毒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后并不进入血液,而在伤口的骨骼肌中少量繁殖,接着侵入神经末梢,到达脊髓后可大量繁殖,24小时将遍布整个神经系统,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狂犬病病毒在体内可通过组织液在细胞间侵染
B.因感染者体内已有狂犬病病毒,故无需注射疫苗
C.被狼狗严重咬伤的人应及时静脉注射抗狂犬病病毒抗体
D.正常人体内没有识别狂犬病病毒的成熟B淋巴细胞
2022-03-28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适应性测试(二模)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其中病毒的攻击依赖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人体细胞不具有ACE2受体,则新冠病毒就无法侵染人体细胞
B.新冠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会被巨噬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进而被吞噬
C.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识别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体细胞并释放杀伤性物质诱导其凋亡
D.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后便被致敏了,准备开始分裂
10 . 多次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通常不会患病,但仍有部分疫苗接种者发生新冠肺炎。血检报告表明,这些肺炎患者血液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和B细胞数量均上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疫苗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仍发病,说明体内没有发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
B.肺部炎症反应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
C.患者血液中T细胞数量上升是因为T细胞受病毒直接刺激后发生了增殖
D.患者血液中B细胞数量上升有利于机体产生更多抗体直接清除细胞内外的病毒
2022-11-25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